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手机社交APP,给孩子设置了3大陷阱!这部网飞良心纪录片,推荐给每个家长看!

橘子 小花生网 2024-04-03


橘子:好久没给大家推荐纪录片了,最近我又挖掘到了一部Netflix出品的好片,名叫 The Social Dilemma。

咱们这边把片名翻译得比较复杂,叫《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但简单来说,纪录片讲的就是社交媒体怎么收集、利用数据,让我们一步步上瘾的。


但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在于,里面的讲述者都是硅谷互联网企业的“内部人士”

比如,谷歌前内部道德设计师,特里斯坦·哈里斯,他是这部纪录片最主要的讲解人……

2018年,他和许多有同样担忧的互联网从业者一起,创建一个名为“人文科技中心”联盟,一同对美国的55,000所公立学校进行反科技成瘾演说和宣传活动。

还有Pinterest的前总经理、Facebook的前盈利总监……


Pinterest可以理解成硅谷“小红书”,但成立时间要早得多,主要概念就是图片社交,现在流行的“瀑布流”的页面就是从它那开始的。


还有,Twitter的高级副总工程师……


这些内部人士的共同点都是,他们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情感到很不安。他们意识到了现在的社交媒体,正在对我们,特别是对我们的孩子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举个例子,现在有很多的孩子对自己容貌产生了焦虑,因为他们已经非常习惯在自拍时加上各种各样的滤镜,而且开始对滤镜里的长相越来越认同。

甚至有的青少年,想要直接把自己整容成照片里的样子,整容界还因此专门有了一个名词:Snapchat dysmorphia——“滤镜畸形审美”。


影片中还加入了一段三胎家庭的故事,形象地展现社交媒体是怎么影响到孩子的生活的。


因此,这部纪录片特别适合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



@椒盐豆豉

可能是今年 Netflix 最好的一部纪录片,无论是 have no clue 的大众还是互联网业内工作人员,都能从中得到新的启迪。

@七姐Claudia

能请到离职的脸书 谷歌 twitter高管或功能创始人来搞一部揭露社交APP之罪的纪录片确实牛!! 我们以为的AI危机(人工智能)是电影中类似机器人入侵的画面,其实,人类早已被AI奴役好几年了,它们以智能手机APP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吃掉我们的时间,夺取我们的注意力,令我轻信、空虚、偏执甚至被利用……就连创造出这些APP的工程师们——这个AI统治者的创造者们都承认有手机上瘾症。


@shininglove 

智能手机进化为人的第三只手,时刻考验人性弱点,谁的注意力不容易被掠夺,谁就更有可能占据主导,掌控人生。坚持阅读,独立思考,冷静判断,守护信仰,警惕信息茧房,避免让技术凌驾于自我之上。



这部纪录片回答了三个大家普遍都很困惑的问题:


  • 为什么我们会对社交软件上瘾?

  • 为什么现在的人戾气越来越重,越来越听不进另一种意见?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容易焦虑、脆弱?


这三个问题,也恰恰是社交软件三大陷阱所在……



不卖关子了,下面咱们通过影片,简单了解一下。十分推荐带娃一起看哦!


陷阱1:
偷走了我们的时间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想拿手机查个天气,但不知道怎么的,就打开了微信、抖音,或者刷起了网页。


然后,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这时候我们甚至都忘记了当初打开手机是为了什么?


那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回想看看。


通常,我们很有可能是看见了微信或者抖音右上角小小的红色数字


这个数字在发出这巨大的诱惑,告诉我们:“快点开!有人在找你!”



而这个小小数字的颜色,大小其实都是被精心设计过,而且经过了无数测试。

一旦我们点开,那么就“上钩”了,这时候我们不仅仅会回信息,还会想要再刷刷朋友圈,看看公众号的文章……(不知道这篇文章你是不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读到的……)

更可怕的是,这些信息是刷不到头的……每一次往下滑就会有新的内容出现。刷过抖音一类软件的的朋友,对这种操作肯定不会陌生。

片中的小女儿就沉迷刷抖音,完全听不到妈妈叫她帮忙摆桌子

而这种不断“刷新”的方式,其实也是精心设计的……他会给人一种预期,只要我下拉,立马就有新内容产生!

时间一久这就会产生习惯,哪怕我们自己并不想看什么新东西,但手指已经形成习惯了,自动就把新的内容刷了出来。

我们就这样不自觉地一直看了下去……


这些小套路,在社交软件的设计中数不胜数……

因为在手机屏幕的那一头,有成千上万的心理学专家和工程师们研究的工作就是这个。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意识地沉迷在他们的产品中。

Facebook早期高管,后来转战风险投资成为亿万富翁的查马斯·帕利哈皮蒂亚也就说到,Facebook的增长秘诀,就是利用心理学快速地操控人的心智。


而这门学问还真的有人专门研究、专门教,这就是斯坦福知名的“劝服技术实验室”

它研究的就是怎么利用人类心理学所有的知识,来改变、影响人的行为,然后运用到信息技术当中。

不少硅谷的行业大佬,都曾经认真地修过这门课程。


但有意思的是,很多从业者自己哪怕知道其中的原理,也会对自己设计的产品上瘾。

比如,哈里斯自己,作为谷歌邮箱的设计参与者,就对邮箱深度上瘾。


而前火狐的工程师,也不得不给自己写个软件来防止沉迷。


Pinterest的前总经理,甚至一度躲在自家食物储藏室里偷偷刷手机。所以现在他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接触这些东西……


我们难免会问,这些软件就非得这样设计吗?就不能设计得不让人沉迷吗?

这时候,我们就得跳出来想想到底为什么了。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这些App那么好用,但为啥都不要钱呢?

影片中提到一个观点:如果你没有花钱买产品,那说明你就是产品本身。


意思就是,社交媒体并不从我们身上赚钱,而是利用我们赚钱。

赚谁的钱?广告商。

所以这类社交软件,会尽可能地追求用户的增长,追求用户每天打开媒体的时间……

因为只有软件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广告商才愿意在这里花钱。那么这些软件必须设计得让用户沉迷,才有可能持续地获得收益。


对了,User “用户”这个词,也有些说法。

影片中提到,这世界上只有两个产业称自己的顾客为“用户”,一个是毒品行业,一个就是软件行业……

不知道这是否是巧合,但这个巧合也的确令人深思。


陷阱2:
渐渐地,我们只能接受一种声音


大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刚刚用百度搜索了一下脱发,过了一会打开淘宝,里面就会开始推荐治疗脱发的产品……


现在大家对这个场景可能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我们在网上的行为数据被收集、监控了。


这种越来越精准的“广告推送”,可以让软件获得更多的收益,因为越精准,意味着转化会越有效。



但这种越来越精准的推送,其实是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的。


现在打开淘宝、抖音、微博……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页面都是不一样,这样看起来确实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但这里面也潜藏着风险。


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面对的“世界”也就不一样。


比如,当我们用维基百科搜索“气候变化”时,我们每个人得到的页面是一样的。


这个页面上陈列着一些基本的信息和事实,而且相对客观和全面:



如果想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也可以根据目录继续探索。



因此,哪怕我们是不同的人,我们从这个页面得到的信息是一样的。但如果我们在谷歌上搜“气候变化”,不同人得到的信息却是不一样的……



有的会看到:气候变化是骗局……


而有的会看到:气候变化是因为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也就是说,谷歌没有提供跟事实相关的信息,而是提供它觉得我们想要看的信息,不管那些信息是不是真的。



更可怕的是,从传播上来讲,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是真实的六倍。


因为虚假信息噱头更足、更猎奇,实情往往比较无聊。


比如,关于“地球是平的”这个听起来有些可笑的阴谋论,就在YouTube上被推荐了上亿次。


类似这样的虚假信息,每天都被大量地推荐,哪怕今天你没有相信地球是平的,那明天也不一定逃得过其他的……



现在“推荐”、“猜你喜欢”都成了每个社交软件的标配了,而且越来越精准。


因为这些软件收集了我们大量的数据,已经足以对我们的行为,做出精准的预判了。



换句话说,这些软件比我们自己更清楚我们喜欢什么,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不断的推荐,让我们加深自己的喜好、偏见和错误观点。


在这种算法之下,我们只会看见我们认同的内容,认识和我们相似的人。


长此以往,我们就会丧失思辨能力,而且拒绝接受不一样的声音。


而到了这时候,我们也就很容易被操控了。



FaceBook曾做过一个“海量规模蔓延实验”,测试能不能在不让用户意识到的情况下,操控他们参与选举投票。实验结果是:能。


而且他们用的是一种潜意识影响,这意味着用户根本不会察觉到自己被操控了。


陷阱3:
孩子更容易焦虑、脆弱了

我们的孩子,几乎都属于“数字原住民”,也就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他们一出生,就处在一个有“点赞、收藏、评论”的世界里,这跟咱们那时候的生长环境是完全不同的。


影片中有这么一段,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孩,把自己的自拍原图发到社交软件上。但刷新了半天,也只有两个人点赞。



于是,女孩删除了这个照片,换了一张套了厚厚的美妆滤镜的新照片。


发布之后,评论果然多了起来,而且大都是表扬,女孩立马开心了起来。


但没开心到两分钟,女孩就看到了一条“恶评”,有网友嘲笑她的耳朵大,她立马感觉十分失落,一边照镜子一边流眼泪。

就这么短短的几分钟,孩子的情绪就经历了这么多起伏变化。


这个场景,相信咱们很多成年人都似曾相识:在朋友圈发了自拍,总是忍不住看看有什么反馈。如果半天没人点赞、评论就感觉非常尴尬,甚至会直接删掉。


人都需要社交认可,因为我们是群居动物,这是千万年来我们进化出的天性。


但我们真的需要被数以万计的人审视嘛?需要每隔五分钟就得到正向反馈吗?


而且,这种短期的反馈让人获得的满足感,也是短暂而虚假的,所以人们会很快感到空虚。然后就会不断重复,陷入恶性循环。



但我们的孩子,几乎是一出生,就处在这样一个鼓励“及时反馈”的环境里,因此他们当然会更容易敏感和焦虑了……


而且他们这一整代人,也更难处理自己的正常负面情绪。


因为每当感觉不自在、孤独或无聊的时候,孩子们都可以拿起手机,马上转移注意力、找到安慰。


有数据表明,2011-2013美国青少年抑郁焦虑的程度直线上升,自残或自杀的人数也激增。


这个时间点跟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时间是一致的……




说了那么多,我们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呢?


这些站出来发声的互联网从业者们,给出了11条建议:



1、首先要意识到这件事2、卸载软件3、关闭通知4、减少点击5、不点击软件推荐的内容,永远自己做选择6、选择不记录浏览数据的搜索引擎7、分享信息之前,先做简单的事实核查8、如果一个信息最触动你做分享的是情绪而非信息,请谨慎!9、增加自己的信息源,特别是与自己想法相悖和不认同的,永远不要让自己处在只有一种观点的环境里10、记住,许多设计者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使用社交软件。11、和孩子商量一条可以执行的手机家规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出生在数字的环境中。这个世界是天堂,世界是敞开的,信息唾手可得,还可以展示个性化的自己,衣食住行几乎靠手机就能全部解决。


这几乎就是我们小时候写的科幻作文里的世界。


但这一代的孩子们也必定会有他们的“时代病”。比如身体上,由于使用屏幕的场景越来越多,更多的孩子早早地戴了眼镜;而精神上,或许就像影片说的,可能会更加敏感焦虑。


最近,不妨和孩子一起看看这部电影,和孩子一起讨论,以面对未来的可能的困境。


最后,观看链接在此:https://www.acfun.cn/v/ac17846815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