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年级女儿成为班上数学尖子生, 说说怎么让女娃真心爱上数学…

JuliaW 小花生网 2024-04-03



首先介绍下我家的情况,我自己本科读的是经济学专业,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运筹、统计、计量各种数学有关的课程贯穿本科四年,考试成绩一直不错,当时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到达了整个学生时代的顶峰。


但是回顾我的数学学习历程,不是一直都一帆风顺。小学中低年级在班里的成绩靠前;到高年级,成绩开始出现起落;升初中后,数学成绩经历了一段低谷期;直到高二遇到一本书,才逆袭回来。
我家女儿目前在国际学校读四年级,对比语文/英语,孩子对数学更感兴趣。


今天我想通过回顾自己学生时期的数学“逆袭”故事,结合4年来陪娃学数学的经验,和花友们一起交流下辅导孩子数学的一些心得…


本文由花友 @JuliaW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给自己再次提个醒,另一方面也是督促自己多陪娃学习,持续进步~

开门见山,先亮学习观点和经验总结


引导孩子学数学,我最看重以下三点👇


 1. 从 “数学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这个角度去培养数学兴趣;

 2. 培养兴趣和理解概念是最重要的,了解概念的构建过程很有帮助也很有趣;

 3. 尽量减少刷题和分数带来的压力。


我也总结了4年来辅导女儿学数学过程中的三个重点经验👇


1. 自鸡学习,要有一定的规划和持续性,走走停停的效果可能比起步晚还差;
2. 数学学习需要持续的兴趣支持,但不宜把兴趣的门槛抬得太高;
3. 把数学思想作为看待世界的一种视角,让不想当做题家的孩子,一样从数学中获益。


女儿就读的学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期中考试,只有一次 MAP 测试,但无论数学怎么考,成绩永远是99%,没什么参考意义。


MAP®(Measures of Academic Progres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电脑自适应测试,它基于每一名受测者的学业水平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测试体验,准确地评价出每一名受测者当前的学业水平、确定其学习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域;由于MAP®测试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采用的是一套稳定不变的评分体制,该测试可以用分数(RIT值量表)直观地反映出受测者的学习成长轨迹,准确地评价出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学习进展情况。相较于传统测试,MAP®测试能够让测试数据最大化地发挥其效果,让教师、家长和学生真正能基于测试数据帮助学生进步。


我自己觉得平时一些随堂小测更重要一些,特别是重复做错的题,可能是真的没掌握,有时做错,有时做对的题目,很可能是虚假繁荣。所以有些错题,我会让她在计时的情况下重新做。

娃觉得自己有所进步是有一天放学回家,她说老师邀请她跟班上两个同学PK统计题,她赢了。她说这两个同学上了好几年奥数了,但是有一道题没她算得准。
另一道题,她提供了2种解法。还有就是老师觉得她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方面比较准确,所以邀请她去另一个班级给同学“讲课”,小家伙觉得自己一下子牛了。

回顾我的数学“逆袭”之路…


我在数学成绩和兴趣起伏,正好呈相反的趋势 —— 兴趣最高涨的时候,成绩恰恰在最低谷。但反而是这样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在早期提升兴趣是很重要的。


小学中低年级我运算强,爱刷题,成绩好…


我上小学是上世纪80年代,学校课后有兴趣班,学校后身有少年宫,各种舞蹈、画画、数学、讲故事班都是免费的,主要是延长放学时间,方便双职工家长接孩子。


我一年级每周课后就在这些班里打发时间,无意间上了几次史丰收速算法,很快就提高了计算速度,并且提前学了二三年级的运算。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很厉害,极大的激励我学数学的热情。于是每次去少儿书店,我都主动买练习册回家做,小学低年级一直靠这个维持在班里数学成绩的优势,觉得自己非常喜欢数学。


小学高年级老师挑我去参加数学竞赛班,一下子遇到很多数学高手,成绩不上不下,我记得当时的一些数论题目,排列组合、几何题,我完全不得要领,基本靠猜,怎么也学不会。参加几次校际和区里的比赛,成绩忽高忽低,报名全市竞赛的时候,成绩毫无悬念得很差,这对我打击还是很大的。


那时我开始明白其实我对数学并没有真正的兴趣,我只是被分数激励了而已。


进入中学后,数学成绩开始掉队…


小升初那年要进重点中学还需要考试选拔,我的数学成绩也没有支撑我进全市前五的学校,只进了本区的重点校而已。


上了初中之后,我的数学遇到了两个极大的挑战:


一个是不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个是不太能接受用字母来表示一切数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具体到抽象,从数字到图形切换为何这么困难。


苦熬了一个学期,数学成绩大幅下降,基本上只能靠刷题维持一定的成绩。对于我自己而言,这是很渣的很渣了。由于数学的退步,我在年级的成绩从前3降到前30名,差一点就保不住第一考场的座位了。之后一直到高二,我数学都是不平稳的,排列组合好些,三角函数很差,集合论好些,立体几何很差,到解析几何又好些…


那些年,除了刷题我觉得我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


高二遇到的这本书,是我数学逆袭的里程碑…


对比数学,我的文史哲一路精进,有名师指点方法,自己思考得也比较深入。高二出于对哲学的兴趣,我从地摊上买回了几本介绍国外哲学思潮的书,其中一本是关于悖论的 —— 《奇异的循环 —— 逻辑悖论探析》👇



看了之后才发现主要是数学和逻辑学方面的内容。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关于解题的学科,初等数学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但也反应人类探究世界本源和运行规则的各种思考。我个人把这个事情定义我学数学的里程碑事件。


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找各种数学史,数学思想史方面的资料,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能得到的内容还是很有限的。我发现纵向整合知识结构,了解一个定理的最初来源和构建过程,是帮助我真正学好数学和爱上数学的关键。


最终,我的高考数学成绩竟然超过了历史!

大学数学成绩不错,学习兴趣达到顶峰…


到了大学,我选择了经济学相关专业,高数、线代、概率、运筹、统计、计量各种数学有关的课程贯穿本科四年,老师在数学考试方面并不为难大家,这个阶段我的数学考试成绩一直不错,兴趣也到达了整个学生时代的顶峰。


我不是数学学霸,但考试时帮班里学渣补习到及格水平是没问题的。班里的数学大神是那种可以去参加全国建模竞赛的水平,中学时代就参加全国IMO,我毕生都肯定是望尘莫及了。但我对于数学的喜爱逐渐取代了我对于文史的偏好。


特别是当我没有刷题的压力,可以专心的穿越时空,想象古希腊的先贤宣讲万物皆数,或者巧妙的逆证绝对静止,我觉得自己对于解题能力、分数成绩等等执念和挫败全部都消解了,曾经的开卷恍惚终于变成了适意逍遥。


这几年辅导孩子,

我希望娃在数学方面绕开我早年的那些坑…


所以我从来不考虑让孩子把学奥数作为升学的路径。我尽我所能从 “数学怎样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来培养孩子的兴趣。


由于担心她遗传我当年不明白坐标系,除了演示讲解,我也会借助故事帮孩子具象化坐标系的由来(当然故事不一定真实)。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经常说找出一个数,给它起个名字叫A吧,或者B,或者N,或者Q,或者干脆就叫“小问号”吧。去年孩子遇到一个题目大约是 Mary 和 Tim 一共有10块糖,Mary 比 Tim 多2块,问各有几块糖这样的。娃不知道怎样解,但她列出M+T=10,M-T=2这样的算式,我觉得也算是有些收获。


接下来我帮她完成了计算,但我并不是想教她解方程,而是让她体会一下四则运算的操作不仅可于具体数字,而且可以用于一切代表数字的符号。不知道娃是否真的理解了,但貌似当时并不困惑。


最近大半年,我又重新捡起当年囫囵吞枣的数学思想史,准备把一些简单有趣的内容拿出来给娃当故事讲。无论孩子是否受教,对我自己来说都是非常愉快的体验。


总结一下4年来娃学数学的教训和好资源…


第一个教训:没有规划没有次序的学习进程,效率实在太低了。
我家娃在国际学校,一直以来,我们对奥数和择校升学都没有需求,所以我在孩子的数学教育方面,主要是想补足学校短板,保持学习兴趣。一年级的时候,娃校内数学在计算练习上是明显不足的。当时我在科研机构工作,相对清闲,第一学期我安排她练口算,第二学期安排了巧算的专题练习。当时我的规划很明确,强度不大,但进度连续,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到暑假中间,基本上把各种凑整、添去括号、数字规律、简单数列等题目都练过了。平时有空了,我会给她讲点数学家的故事,学界的八卦轶事。对孩子来说,听着故事顺带做几道题,还挺有意思。
二年级一开学,我离开科研组去了商业公司,开启996模式。娃的日常阅读和数学练习,从我陪着做,变成了我提醒着做。我让她做《举一反三》和新加坡数学  Math Olympiad,她基本上只挑自己看着顺眼的做,计算练习就完全丢掉了。
到二年级期末,应用题没什么进步,计算又变得生疏了,甚至某一类巧算练习,到了三年级开学又不得不重新学一遍,重头开始练。这就是欠缺规划,学习没有持续性的直接后果。

三年级一开学,学校进行了一次糟糕的数学改革。尽管学校没指望了,我也不太想选择机构补课,一来是进度和语言跟主流机构不太匹配,二来是我平时工作中,会接触有各种学习问题或者厌学情绪的学生和家长,有些孩子是被拔苗助长式的课外班害惨了。我也没有能力去筛选合适的机构和老师,干脆就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了。
最后,我重新启用了闲置很久的 Beast Academy 账号,让孩子在家做练习,偶尔我会给她讲讲 Big Fat Notebook 里的知识点(据娃这本书在他们班里挺流行)

使用Beast Academy,原则上也应该有一定规划的。我记得我最早开通BA的时候,网站还不提供overview文档。一个朋友跟我说,让我画个BA的知识图谱,卖给BA换钱。讲真,我当时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很可能会把BA的使用效率提高一倍,但实际情况是,我仍然让孩子自己做题去了,没有规划,也没有监控。结果跟她随意的做workbook一样,挑挑拣拣,喜欢logic,就把三四年级的题都做完,不喜欢除法,干脆就一个都不做。有时,为了得一个全对,她反复刷同一个topic,效率非常低。BA的难度高于同年级的Math in Focus,但低于国内的同年级奥数,我们这种没有规划的用法,相当于只是熟悉了math words,以及维持了所谓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教训:选了一个不错的工具,却把维持兴趣的门槛大大抬高了


我的工作内容,包括研究情绪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我很自然地把兴趣当作学习的先导。我娃自小也是对不感兴趣的东西,连看一眼都嫌多。不断地激发和维持兴趣,也成了我陪娃的一项任务。
激发兴趣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采取有趣好玩儿的形式,兴趣也不能只靠感官刺激来维持。当她还小的时候,我尽量把动手和数学思维结合在一起,稍微大一点了,给她讲数学家和数学史的故事,培养孩子对学科的欣赏和崇拜。这种慢性情绪的积累,需要家长投入时间和耐心,当工作一忙起来,我就坚持不下去了。
没时间管孩子,我就把她扔给了BA,学习网站的内容很精彩,激励系统也相当给力。但是孩子似乎并没有因此爱上数学,她更像是爱上了这个学数学的网站。三年级,孩子沉浸在彩色漫画的课本里,习惯于各种电子工具,关注积分和trophy。那些黑白单色、没有怪兽、也没有小星星的习题册就被彻底抛弃了。等我意识到她拿着“普通”练习册,却无法像BA一样专注时,我才意识到她的兴趣门槛被多媒体形式拉高了太多。
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进度低于计划,教纲内容都没有完成。暑假里,我下了决心,减少工作时间,多陪娃学习,先把自家的荒地耕一耕😂
我重新安排了计算练习,把之前松懈下来的巧算练习再拾起来了,BA按照topics的关联度把三年级需要必练的内容补齐。跟娃一起复习课内知识的时候,我发现她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扎实,于是,我打算尝试让她试试课外的奥数,练练《导引》

孩子对《导引》抱怨颇多,太难,没意思……现在四年级了,但三年级《导引》的题目,对她而言,仍然是挺难的。但我恰恰是希望她攻克难题之后,能更有信心,有胜任感。这才是维持兴趣的关键。
事实上,一个专题在练习过二十道之后,她就发现自己做题有时比我更快更准。打败老母亲的欣喜,也是个挺好的激励✌️


第三点提醒:我并不追求孩子在解题能力上必须精进,我更希望她通过学数学,来升级思维方式


可能是因为目前还没有考杯赛和小升初择校的需求,所以我对她刷多少题,能学到什么水平,并不是特别关注。我更关心的是:

1. 做题时,思路是什么;

2.这种思路是否可以改进或者拓展;

3. 题目反映出什么数学思想。


虽然不是做每一道题都能顾及到这几点,但我尽量在每个专题中,都安排一些讨论,看看能想到什么。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有时会发散到不着边际的地方,但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思维训练。


有时,娃说到一个话题,我也会借机编个题目。比如,她看了一篇讲无穷大的文章,跟我说起了无穷旅馆。我问她:

“假如有个人经营了两家无穷旅馆A和B,A旅馆的房间号都是偶数,B旅馆的房间号都是自然数,哪个旅馆的房间更多呢?“


像这样的题,并不需要她给什么答案。我们会继续探讨,为什么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答案跟凭感觉来的结果不一样,数学为什么有时很讲理,有时很捣蛋。甚至我们会聊从脑成像的结果看,数学家认为公式很美是有道理的。

有时,我们还会拿应用题里的人名或者事件编故事,最后题没做出来,光傻笑了。但我也没有想过要培养数学家,希望这样有点难度,也有点愉快的学习过程能坚持下去~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