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实录 | 《沉默的大多数》
读书讨论会回顾
沉默的大多数
2020年10月30日晚19时30分,西北政法大学《西部法苑》编辑部读书讨论会于民商法学院资料室如期举行。本次讨论书目为《沉默的大多数》,2019级正式编务在2018级读讨负责人王博文学长的带领下,共同探讨王小波的理性自由主义。
Part 01
学长点拨
Q1:读讨的意义是什么?
读书讨论会为小编们提供了两个阅读后的出口:一个是通过撰写读书笔记锻炼大家的写作技能,一个是通过开展讨读书论会促进大家的交流。
读书讨论会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大家在阅读完一本书后能够拥有思维上的出口,借此机会表达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看法。作为编辑部的读讨负责人,我们从不会认为某个人的观点不够好,或是不正确,我们所希望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且有足够的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如果能产生思维上的交锋,那再好不过了。
Q2:关于本书
回归书籍,大家会发现本书和我们以往阅读的书籍都有所不同。本书列举了大量事例以佐证自己的观点,缺少科学依据或是权威数据的支持,即经验主义。这种论证方式大大增强了读者于作者之间的互动,使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作者的恳切希望——多元的思想,个人的尊严。
希望通过阅读此书,能够促使大家重新思考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以全新的视角去了解那段特殊的历史。
Part 02
讨论环节
Q1:谁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是什么?知识分子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
A1:
知识分子是受过某种程度教育的人。但在现实中知识分子的身份并不纯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学而优则仕”的现象。古代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成为官员,从而具有了双重身份。而现在的知识分子,有的加入党派,有的兼任社会上的其他职务,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知识分子很少。
而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应当先从知识分子的个人事业出发。知识分子是研究学问的人,并且希望将自己的知识传播给社会。因而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应当是研究有益于社会的知识,并运用到社会之中。
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认为知识分子应当具有诚实、自尊、敬业、社会责任感。诚实,要求知识分子追求智慧,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弄虚作假,甚至趁火打劫。在疫情期间,有许多人宣称研究出新冠病毒的来源、特效药等,实际上却只是为了名利,而不顾此时已经慌乱的民众会对此产生误信的后果。自尊与敬业,知识分子在研究学问时,对知识的钻研正是一种敬业,但知识不可避免的会遭受质疑,但知识分子对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因外力而改变自我,这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自尊。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总是奋不顾身, “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知识分子的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因而知识分子在危难之间不退缩,而是更勇敢地前进。
A2:
在《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一章中作者理清了域内外对于知识分子的概念:我国以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为尺度来界定知识分子,但同时我们也没人可以否定只读过小学的沈从文先生的文学造诣;外国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是在大学或研究部门供职,但知识分子这个词语从来不是职务。
目前普罗大众对知识分子的定义褒贬不一,或认为其尖酸刻薄,或将他奉上神坛。我个人是比较赞成王小波的说法的:知识分子是做自己的学问和关注社会的人。
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方面,《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中说是重建精神结构。我个人认为张载先生这句话可以完美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可能就是王小波先生批判的以天下为己任。但我认为知识分子是应该带着烟火气的,然后从思想上的宏观视角去理解世界。
精神方面,我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具备两点最基本的精神:勇气和反思。勇气:敢于打破沉默的大多数,敢于针砭时政,敢于批判国民,敢于说自己所想所感。而不是说一些正确的废话。反思:自古文人多傲骨,我认为大部分的知识分子都带有天然的自负感,因而闭塞试听,只说自己认为的,而很少听他人的,清高孤立。
A3: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想到的是《先生》这部著作中所提及的那些民国时期的先生们。例如蔡元培先生,在他成为北京大学的校长之前,北京大学充满了腐败以及官僚的气息。蔡元培先生担任校长之后,让学术的光芒在这里闪耀。这里充满着对立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做到了真正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除了蔡元培先生,我们还可以看到胡适、梁漱溟、竺可桢等等这些先生们,这些前辈便是知识分子的楷模。什么是知识分子的精神,我认为它是没有上限的,一切正面、积极的精神便是知识分子可以具备的精神。“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们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4:
首先,知识分子的对立面是什么?普通人?文盲?王小波在书中说“人活在世上自会形成信念”,那么知识分子的信念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呢?我想,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更加自由、独立、批判,因此真正的知识分子,始终以人类的理性精神探索者永恒的价值,在理想的指引下,他们不会满足于现实,而是不断追求超越现实,这也决定了知识分子的第二个特点,创造性、超越性。因此,我认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是制定规则,用自己的知识使社会变得更好,这也是当前我国的知识分子最大的弱点,即真正的制定规则的人并不是他们。最后,什么样的人是知识分子?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民国后期的那段岁月,钱钟书、陈寅恪、朱光潜等等,还有书中提到的老舍先生,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他们始终对整个社会保持好奇,他们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做好一门学问,践行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困于“主义”,不屈于“强权”,知识分子大概如此。
Q2:作者对于“灌输式”的教育给予了强烈的批评,但人生的智慧本就来源于实践和已经被证明的真理,灌输善恶和自我的明辨是非是否一定是冲突的呢?你的观点是什么?
A1:
在我看来,二者一定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因为灌输一定伴随着某种强制式的手段、必然的替代倾向以及预设的立场,灌输式教育和教育是不同的,在它面前,人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的。而自我的思辨则是人主动的思考,主动与被动之间,是难以避免冲突的。
A2:
灌输式教育与自我明辨是非不一定冲突。灌输式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自我明辨是非的前提。只有知道了知识,才会有自我明辨是非的批判能力。不能得到结果之后,否定产生这个结果的前提。
A3:
两者不一定冲突,灌输善恶和自我明辨是非体现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最初,对善恶标准一片空白时,来源于外界的灌输善恶,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人生的经验稍微增加之后,才会形成自己对善恶的评价标准,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来自后天的培养,灌输善恶是自我明辨是非的基础和前提。
Q3:在人性的逆转一章中,作者提到中国人的“苦”与“甜”。那么反观中国文化,我们总会被灌输“先苦后甜”的人生理念,现在重新看这个观点,实际上时漏洞百出的,这样的观念使我们将奋斗理解为“苦”,而坚持下去全是为了可能根本不会存在的“甜”。而实际上,生活的苦和甜本就是一直交杂着的,你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如何呢?
A1:
在看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吃苦耐劳是褒义词,体现出生命的坚韧。读完之后,有了一些感悟。
(1)人生三境界:生存、生活、生命。中国人是偏重于“生存”文化的,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就好,不管生存状态的质量。
(2)“苦”也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分析。有的苦是成功路上必然经历的坎坷,给予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训。有些吃苦是毫无意义的,例如书中提到的“忆苦饭”还有在农村插队。有些吃苦是思维的惰性和人性的脆弱,生活在无法改变的痛苦中,又没有机会打破桎梏,就会美其名曰“吃苦耐劳”,把痛苦视为快乐,来麻痹自己的痛苦。
引伸思考:
Q
如何看待社会上互相攀比谁更能吃苦的现象?
学长: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多,但是物质资源相对来说并不充分的国家,资源分配也不够公平,因此,只有通往更高的阶层才能够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这里还牵扯到学术上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即一个人的社会化特质被过多的强调,其个性化特质便会被严重的压抑。许多同学也许会说辛苦备考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取得良好的成绩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使自己获得别人无法得到的东西,即使自己并不需要,从而产生一种地位上和心理上的优越感。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乐”。
Q4:小说承载了哪些使命?
A1:
我认为我们没必要过于吹捧小说的价值,小说的价值只是我们创造一个纯粹的世界,读者作为一个游客,去作者所创造的世界里去看一看就够了。
在爱情小说,例如《挪威的森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我们看到许多真实世界不会被允许的禁忌之恋和爱的力量;在以血著书的小说,例如《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实的黑暗世界的痛;在科幻小说,例如《北京折叠》《三体》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未来的无限畅想。
小说区别于其他文体在于,小说真假交融,文章甚至从背景开始的一切前提都可以虚构,但是正是在这个作者虚构的世界里,充满迷人的,我们从未见过的景色。而作为读者,能去这些世界里看一看,多幸福啊。
A2:
“文学并不承担让人归顺于社会规范的教化功能,相反,它时刻都在彰显人性的自由。”不管是从作者视角还是读者视角,都在自我探索。小说家写小说、我们读小说都不是为了塑造一个生活模范,而是为了在虚构的世界里去探索世界的广阔、人性的复杂。比如说幼年初读红楼,读到的是声口毕现的人物情节;青年再读红楼,读到的是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中年重读红楼,读到的是满纸荒唐的荣辱兴衰。
Q5:你认为人的尊严是来自内在自发的,还是需要外在的动力来刺激它的产生?
A1:
在书的209页中,王小波先生提到了尊严的价值,“所谓尊严,是指某人受到尊敬,同时也是个人的价值所在”。其实尊严来自于对于自身价值的定义与维护。例如,以为企业投资者在谈论过程中用了某位法学研究者的观点,在遇到他人随意地否定该观点时,企业投资者可能以一笑了之回应。但如果是法学研究者本身,遇到他人随意地否定,大抵会觉得尊严受损,想要维护自己的学说、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时候,维护尊严的行为是因为对于自身价值本有的定义,想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尊严来自于内心的自我价值定义,而非外在刺激。
A2:
在书中作者将人的尊严以扩大化的视角来描写—公众的尊严。作者描写了这样的现象,公共楼道无人清理,不管是居住者还是物业,人们出了门就失去了一种责任感,所以到处都乱糟糟。只有当临近一些大型赛事或“外地来京人员”到了这里,我们为了让别人体会到清洁有序和人对人的关怀,再来对我们好一些。
这里作者描述之下民众的逻辑是别人对自己的好比自己直接对自己好来得多。在我看来,人的尊严首先是自己给自己的,如果我们自己对自己好一些,把自己的尊严当一回事,那么我们无须他人对我们好,我们从自身就能体会到清洁有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而且自己保有一种尊严才是能够长久和持续的,外在的刺激只是一段时间的。
其次,我不否认外在动力对我们自身尊严的刺激,这样有了外在的刺激,就有了一个对比,能发现我们平时自己未能发现毛病,给予改正是对我们自身有益的。但是这种改正应该得到保持,而不只是做做表面功夫。
Q6:怎么看待王小波所言的“话语的捐税”?
A1:
王小波将话语的捐税分为了捐和税两个方面。捐是圣贤的自愿的话,税是被强迫的话,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外观——对当权者的奉献,对有话语权优势的谄媚。实际上,这就是权力即话语,它要求我们要有质疑的能力。话语本身是中立的,但它是服务于权力的,而权力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话语总是服务于某种利益。正如我们所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的真相已经消失而不会再现,留给我们的历史只是无数档案记载、书籍资料等“史料”的集合体。而这些所谓的“史料”,不过是不同权力话语斗争的结果。对此我们必须保有质疑。
Q7: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的存在利弊该如何比较?
A1:
我认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沉默”绝不是因为性格内向或者其他原因,不想说。而是想说但是话在嘴边时,有很多手把人的嘴巴捂上,让人说不出来。我认为这不说话的原因,大概分为三种。
首先是“没能力说”。我认为这一点与之前所讨论的“权力即话语”有很深的联系,例如“愤青”这个褒义词,说明青年应当是愤怒的,应当像一些历史前辈一样,对这个世界的阴暗面有不满,光明面有批判。但事实是,青年逐渐变得不愤怒了,逐渐不愤青了。
第二种是“不方便说”。我认为这一点意味着,在人群对立与撕裂很严重的现在,对于处在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来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事由于身份限制不方便说,只能选择沉默,说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成为守法的既得利益者。
第三种是“厌恶说”。我认为这一点正如王小波本人一样,由于一些特殊的遭遇,使他对话语圈失去了信任,进而对说话也产生了厌恶。
在分析完三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原因之后,我想就沉默的作用提出一个观点:沉默的大多数是一面镜子,而沉默正是这些人用以保全自己,以期未来说话的武器。
在看各种书时,我会发现,一些正在说话的人,不是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说的,而是在人到中年,拥有一定社会地位,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后,选择冒着“不方便说”的风险,站出来说话。比如白岩松,陈虹,柴静,王小波等等。这种年轻时的“不说”正是保护自己的武器,正如书中王小波所说,当话语与人性相悖时,选择沉默是要在沉默中学习。
而正是这种之前的沉默,让这些人能站在社会的阴面,不断学习,当他们有能力改变世界时,站出来,将之前在沉默中所积攒的东西,化作一面映射阳面的镜子,让沉默的大多数成为巨大的力量。
A2:
在我看来,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的第一个原因是外在的压力。当限制较少时,人们感受到的外在压力较小,社会思维活跃,百花齐放;而当人们处于文化高压之下,外界已天然的有着种种的限制,留给人们活动的范围是极小的,而就在这极小的范围内,人们也无法自由,只能带着枷锁起舞——面对这重重困难,何不沉默呢?
社会大环境的压力,是沉默的外因所在;而究其内因,则是人的自利性。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如果话语带来的不是积极的回应与某种好处,甚至连不功不过的平常都无法达到,只能带来某种难以承受的罪名,在自我保护机制的作用下,沉默会逐渐蔓延,由一向多,由浅至深,直至大多数的沉默。
外在的压力与内在的自利,二者相互作用,导致了最终沉默的结果。其他的影响因素,诸如难以适应某个话语圈子、出于性格或仅由于懒惰而选择沉默等等,也都难以逃脱这两大原因之外。
A3:
沉默的原因整体来看分为两种——我不想说话和我不能说话。前者反映出福柯先生所说“话语即权力”,人们选择沉默,主动自愿放弃了说话的权力。而后者则是与王小波先生所说的“权力即话语”相对应了,权力是最有分量的语言,位高权重之人掌握了话语权,弱势群体出于说了也没用的考虑,因此选择沉默。在这个原因之下,又可细化为几个方面:有能力但信不过话语圈、没能力、没有机会说话、有些隐情不愿说话等。所谓“沉默者”,其实是被排除在“话语圈即权力圈”之外的人。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个永远存在的群体,与之对应的是“发言的少数派”。利弊分析需要分类,具体看和谁比。如果和敢为正义发声、维护权益的人相比,沉默的人就显得明哲保身而怯懦。但如果和说假大空的话的人相比,还不如保持沉默。
Q8:通过阅读沉默的大多数,能否概括总结王小波的思想?
A1:
我们看到过鲁迅先生笔下的沉默,它是人们对于勇士罹难的无动于衷,是随着时间消逝,同血迹淡去的人们的记忆,是人心在反动派高压政策下的麻痹,是悲凉的沉默,但我认为王小波的沉默反应的是对于当下世界的不屑一顾,暂时收起了自己的表达欲望,但依旧思考的沉默,等到有合适的时机才会表达出来。我认为王小波先生还是渴望这世界存在自由的氛围,渴望自由的表达。因此,他沉默的态度,并不是甘于噤声,而是保有冷静的思考且终将表达。现今随着信息手段的发达,好似大家在网络上愿意表达,舆论的力量也有所增长。但我认为如此的表达并为跳出沉默,因为还是存在人云亦云,他们依旧是沉默的大多数。
学长总结:
首先从文章的内容来说,作者一直在使用经验主义的方式试图启发读者,即以经验为依据、以逻辑为工具,通过某个事例推导出结论的认知世界的方法。作者希望通过列举这些事实,能够促使读者更多的思考身边的事物,从而培养每一个个体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其次,书中无时无刻不在表达作者所追求的是自由。但是,作者所追求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即用科学的方法看待世界。作为一个作家,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最后,作者一直在强调多元化的观念,即通过多元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拒绝“话语捐税”,拒绝虚伪的崇高,或是说“假正经”,通过多元化的道德实现(不仅仅使用一种道德规框公民),帮助整个社会形成良性的道德循环。
读书讨论会步入尾声,在王博文学长的带领下,小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碰撞出关于理性自由主义的火花。虽然本次读讨暂时告一段落,但是王小波的乐观理想主义精神在小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期待与你再次相会!
以思想之自由
求学术之创新
我们期待听见您的声音
如有不同意见
欢迎您来稿、写留言
或直接参加我们的读书讨论会
往期精彩回顾
扫码关注我们
西部法苑
以思想之自由 求学术之创新
编辑:李欣茹
责编:肖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