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聆听可见的未来——《声音设计》课教学随笔

声音实验室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2-08-28

2021年秋季我院新开设了一门专业选修课《声音设计》,课程依托同济声音实验室(Tongji Soundlab)的资源,以设计学科为着眼点探讨声音媒介之于当下的意义,并尝试拓展到与未来生活相关的更具前瞻性的课题:通过研究在不同设计场合中对声音的理解与认知,寻求创造合理且丰富的听觉体验方案。

声音设计课授课花絮


与设计领域中对视觉的重视程度相比,听觉媒介以往更多是音乐学科的专长,或是被应用于影视或游戏等细分领域。随着时代变化,设计承担了处理更为复杂和系统化问题的使命,其中声音理应作为系统中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环节展开。


设计学科的综合性与跨媒介特质正在被不断强化,使得以听觉信息为基础的设计行为成为与视觉或其他感官体验同等重要、并能有机融入完整体系中的创作方式。因此,声音设计基础原理与应用实践的教学比以往具备了更丰富的探索土壤。

声音设计课程实况



Experience

听觉体验


声音是如诗一般流淌着的无形而抽象的能量场,又是生活中无所不在且包罗万象的信息载体。声音在不同空间中构筑了沉浸式的氛围,也是我们感知物体与产品材料质感的另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在教学中试图循序渐进地让同学们打破常规认知和学科固有套路,首先努力打开感官细胞、认真聆听感受内心与周围的声音,对其细腻的品质产生综合认知,而后直面不同设计情境中将产生的听感体验,并时刻运用设计思维将这些体验投射到更为广阔的应用场域中。


设计师理应是一群具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和叙事能力、具备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心、对多重感官体验有着细致把控力的人,这门课程也希望通过对声音领域的探究进一步挖掘激发设计的核心价值。

材料工作坊与采集造物之声


去年媒体传达专业设计课与我院材料实验室合作进行了关于“声音之形”的课题探索,同学们在体验和触摸各种材料样品之后进行声音采样实验,探讨不同材质发出声音的音色、音调、音质所带来的感受,最终通过动态影像中材质肌理、色彩、光影、形状等内容的设计,形成视听语言上的关联。

《感官拓扑器》装置照片


部分课程产出构成了新媒体艺术装置《感官拓扑器》,该作品在2021艺术与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Lab上展出。


在声音设计课中,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声音的“品质”进行细致入微的体验与记录,并以“生活中的色香味”为题展开声音采样,将听觉与味觉、嗅觉形成感知上的关联,将诸如冷与暖、亮与暗、工业与自然、忙碌与悠闲、空灵与拥挤、苦与甜、脆与黏等一系列相对的语汇融入感知意图中,在此基础上概括为更抽象且感性的细分词汇,比如:深邃、苦涩、清冷、炽热、艳丽、甜腻、丝滑、蓬松、缥缈等。



随着课题的展开,学生采样的大量声音素材一方面是完成了前阶段的声音体验过程,同时也为后续创作提供了开源的声音库。

通感练习和声音采样


欲将这些源自人类情感的描述匹配声音内容中可量化的细节是一项具有挑战的工作,但这些过程中蕴含着神秘的化学反应,这也是跨媒介感官体验特有的魅力。我们训练对声音的感知能力,目的是让设计师能更好的用声音来激发听者、用户的心理和情感反应



Soundscape

声·景相融


声音体验在场所中的建构来源于环境氛围的感知,即通过人耳感官的开启创造出“听觉空间”。加拿大作曲家、声音生态学家默里·谢弗(R.Murray Schafer)将“sound”和“landscape”结合创造了“声景(soundscape)”一词,指代由声音形成的风景。“声音漫步(soundwalk)”则是声景探索的主要方式,设计者在行走中保持听觉上的观察和感知,记录环境中特殊的声音氛围,并留存成为声音创作的重要素材。

街头声音采集花絮


剥离了视觉之后,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聆听获得每个场所的独特体验,它以新的维度观照了空间的社会和文化要素;声音设计的介入能够成为提升场所体验的重要方式,成为诱发情感知觉的关键,甚至在已有的物质空间上创造出一个新的场域。 


我们在声音设计课中也设置了“声音漫步“专题,研究同济大学周边大连路南北地块的声景环境。学生自行选择时间和线路,从四平社区开始漫步,跨越大连路后进入瑞虹社区。

声音漫步路线的选择


在行进过程中除了感受新老社区明显的视觉差异之外,学生还需基于聆听去体会街道尺度、空间界面、人群行为和事件发生造成的听觉环境变化,并尝试将描述色、香、味等多重感官的语句用于记录漫步中所经过的“声音锚点(soundmark)”,以更文学、更具想象力的方式重现周边环境的声景。 


探索如何以声音为材料塑造周遭环境,该方法即使在环境设计学科中也较为冷门。我们不妨在建筑和展示设计的历史上寻找到一些响亮的先例并以此为线索:


建筑师出身的先锋派作曲家泽纳基斯(Iannis Xenakis)在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飞利浦馆中策划了著名的“电子诗Poeme Electronique”前卫声音展,以四百多个音箱播放的电子音乐结合投影和灯光,在巨大的双曲线抛物面空间中制造出宏伟的声音体验。

Iannis Xenakis,“电子诗Poeme Electronique”声音展 in Philips Pavilion,布鲁塞尔,1958(图片源自网络)


苏格兰声音艺术家苏珊·菲利普斯 (Susan Philipsz)于2010年获Turner奖的作品《低地lowlands》是在苏格兰克莱德河(Clyde) 桥底的声音装置,不间断播放着吟唱的哀歌,人声像星星一般在桥洞中来回游荡,唤起驻足人群的记忆和情感以回应这个开放的城市空间。

Susan Philipsz,“低地lowlands"声音装置,格拉斯哥,2010(图片源自网络)


声音设计也同样可为工业设计领域带来诸多启迪,日常用品如何通过声音来增值向来是设计师发挥天赋的环节,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为阿莱西(Alessi)品牌设计的会鸣唱的“小鸟”水壶便是极好的例证。

阿莱西水壶 (图片来源网络)


2018年夏我院组织了一队本科生赴意大利海外校区进行暑期学校实践项目,期间有幸赴阿莱西品牌工厂进行参观学习;在那里大家亲耳聆听到许多精美桌上器皿的“歌唱”:八音盒般的声音艺术品,还有不少餐具在打开盒盖、翻转抽拉或相互碰撞后会产生极为愉悦的听感体验。

2018年我院师生赴意大利阿莱西工厂交流参观花絮



To Future

聆听未来


同济声音实验室曾组织了一系列“声音与未来”相关的学术活动和展演。实验室成立之初与跨界艺术家朱哲琴和玻璃艺术家郑闻卿合作了《琉音海上》装置艺术表演,数以万计的玻璃丝在装置上振动,营造出海浪般的声效,伴随着朱哲琴女士的歌声。同时我院同学们收录的来自上海街头的声效体验与装置表演相结合,使观众沉浸在自然、电子与市井之声交织的世界中。

街头声音采集花絮


实验室与阿斯顿·马丁汽车品牌探讨基于跑车引擎声的可视化体验与创新设计,在同济-阿斯顿马丁实验室成立仪式上带来了一场以“过去与未来对话”为主题的声学表演,并送上了独有的马达引擎声所转化的艺术装置;与阿斯顿·马丁合作的《声之翼》声音可视化艺术展则是同济师生从不同的思考角度,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所呈现的对声音的通感演绎。


第六届上海科博会上,实验室携手杨明洁老师的羊舍团队联合创作了声音造物展“留声机”,将声音转化为图像的同时,经由工业制造技术进一步呈现为可触碰的三维物体。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我院师生团队以声音为主题展现了来自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意之声以及由算法将“耳闻”变为“可见”的过程。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现场


在未来的声音设计课题中,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学院内的跨学科联动,比如与学院载运工具及系统创新实验室合作,探索未来交通工具及行进过程中的声音体验设计。而与交互设计学科的联动能让声音体验在数码产品或赛博世界中同样大放光彩,如探讨各种电子产品的操作音与提示音、智能语音系统的交互设计、虚拟体验中氛围声场的营造等。我们也计划与心理学相关学术团队建立跨界合作,以获得更扎实的理论支撑。


我们除了能通过设计“预见”未来之外,是否还能去努力“聆听”未来的声音?这一愿景并非指向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用设计的力量驱动创新,以解决未来生活方式将面临的种种问题,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来尝试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体验,并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






阅读更多:


通知丨2022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优秀学生暑期学校活动

通知丨2022年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优秀学生暑期学校活动

预告丨「设计江湖」丨 许东亮 : 光的解读与表达

王小慧艺术馆×D&I 丨“10000个笑脸”万人共创艺术行动

祝贺!同济与东伦敦大学联合赛队成功入选奥兰治县可持续发展十项全能竞赛(OCSD23

娄永琪:教育可能是最需要注入设计思维的,因为它关乎未来!

大奖花落谁家?“中国元未来低碳民宿设计大赛”获奖结果出炉!

2022QS排名升至12,D&I连续五年领跑亚洲!





供稿 / 张屹南,陶思旻、刘曌

编辑 / 榴莲

责编 / 伊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