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灭商的证据——利簋(下)
历史没有真相,
可是在国宝文物上,记录着真实的历史;
历史无法穿越,
可是在国宝单位中,遗存着鲜活的历史参观名胜古迹;
凭吊怀古,即为巡礼
发现文化艺术价值,悟道人生哲理,就是寻理……
感谢您阅读“博物馆看展览”和“历史讲坛”联合推出的顶级国宝系列文章——《国宝寻理》
利簋 (下)
周末休息,不想看文章?点击下方音频,听白老师为你亲情讲述:
1977年我国考古权威杂志《文物》发表了唐兰的《西周时代最早的一件铜器利簋铭文解释》,于省吾的“利簋铭文考释”等文章,初步对铭文进行了辨识考究。自此以后,不断有学者对其研究,发表新的研究成果,一直到今天白天。我们群里还有朋友在探讨这个事。
这段铭文是怎么写的呢?
共4行32字:“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我念完以后,您要是能听懂,赶紧跟我联系,我得拜您为师。说实话,周代的行文,跟现在的普通白话文相比变化太大,加上我们已经60年没有系统的深入的教育繁体字和古文了,这32个字,我是真看不明白。那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听专家得了。
经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考释,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唐兰、于无省,翻译成现代文的大致意思就是:武王伐商,在甲子这天早晨,岁星当头。打到傍晚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攻下了商都。辛未这一天(计算下来是甲子日后第八日,也就是过了一个礼拜),武王驻扎阑这个地方,论功行赏,赏给有事,其中就给了利这个人一批铜,利就用这些铜铸造了这个簋来纪念自己的先祖檀公,所以这个簋也叫作“檀公簋”。
那么通过甲子日早晨,木星在当头,就能判断武王伐纣这场战争发生的时间的吗?当然,在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还不知道这一条证据。
还有一条在另外的资料里,说武王客商这一天,有天再旦的天象。天再旦,被理解为,清晨的日食。说武王灭商这一天,早上攻打牧野,天亮了,太阳出来了,结果过了一会,天黑又了,然后又亮了,这叫做天再旦。
好了,有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开始推测时间。那么天黑天又亮这种现象就是日食,日食就是太阳运行到地球跟月亮的延长线上,由月球挡住了一部分阳光,在地球上的月球阴影里的人,看的就是日食。
古代也叫天狗吃太阳。这是有非常准确的规律的,只要知道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参数,就完全可以得到日食出现的时间。当然了,这个星球运行的轨道计算,是需要大量数据的计算的,过去没有计算机时,用手工的计算,算这么一个时间,要累死人。
1996年,计算机已经很发达了,天文学的软件也推出不少,完全可以实用天文学的软件,精确的推算古代每一次日食的时间。而,那么多次日食,怎么确定武王伐纣的这次,是哪天呢?就要利用利簋里的岁鼎这句话了。
有专家认为,鼎指的是在天空的正中间,也就是岁星,即木星在这天早上处于天空的中间位置。好了,木星也不是总在这个位置的,日食的时间,再对应木星的位置出现的时间,两个条件一交叉,最后得出,武王灭商是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因为武王伐纣时间是一个极重要的时间点,就像是坐标的原点,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元年的确立,从而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2000年9月15日“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国家验收,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那武王伐纣真的是在甲子日吗?正好古籍《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古文史书的资料,跟实物又对应上了。
而《逸周书》等古籍中记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也跟“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这句话对应上了。专家一致认为,武王伐纣,就是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早上打过去,晚上,商纣王就自焚了。
以上,就是我们国家目前学界公认的利簋的价值。以及对利簋铭文的权威解释。
然而,从76年唐兰、于省吾开始、到后来的张政琅、徐中舒等金石学家,都对利簋铭文作过考释,对利簋铭文中解释,各家分歧均比较大。
首先是字数,有的说32,有的说33。我们自己也可以数一数,的确是32个字。说33个字的,是把第一个字,给分成两个字了。第一个字,左边一个王,右边上戈下止。大家知道,甲骨文里,止戈为武。这个字如果是一个字,就是武。这个字啥意思,有人认为,就是武王,古代字从右往左念嘛。也有人,认为这个字是戡,也就是戡乱的戡字,意思是平定刺杀的意思。戡乱,是不是武王,就很难说了。如果这第一个字不是武王,那后面的所有解释,都是瞎掰了。
好吧,咱们算第一个字是武王,那后面还有个特别大的争议,就是岁鼎的意思。
有的认为 “岁鼎”与一般甲骨文的卜辞中的“岁卜”意思差不多,这样认为的人,解释“岁鼎”就是“岁祭时进行贞问”的意思;说白了,就是铸造青铜器之前,进行了吉凶占卜。但是也有一些学者主张“岁鼎”与“岁卜”毫无关联,“岁”指的是岁星,岁星在这里就是木星;“鼎”是“当前”,这也是目前最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张政琅首先提出的。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坚持的解释。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将“岁鼎”解释为“越鼎”,意思为“夺得了鼎”的人。比如最早释义的唐兰先生就是这么认为 。
最雷人的,还有人干脆认为,这两个字压根就不是岁鼎,认为这两个字应当是戍晃,什么意思呢?是驻征商之师于此。不过,这至少认为,利簋还是描述的征打商国的事。
但是还有更雷人的,有人甚至认为,这铭文压根就不是说的武王征商的事,认为此簋,是春秋时期,也就是西周结束以后下一个历史时期,秦国一件青铜礼器。其制作年代,应该是秦文公时期以后。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利簋的文物价值,就必将大打折扣,不但不可能属于第一批禁止出国国宝,而且,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镇国青铜器,也就更加无法令人接受了。
好了,到底这利簋,记载的是不是武王灭商?而牧野之战,又到底是什么时候呢?我想啊,随着考古出土文物的增加,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出现,这个未解之谜,早晚会有一个结论。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一个鸡食盆,居然被萨马兰奇亲手挑中,成了北京奥运会的“申奥大使”
新版“看展览”APP上线啦!
更及时、更全面的展讯正在那里等你!
长按二维码下载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