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 | 「始作俑者」为何被骂?
“始作俑者”是我们常用的成语,比喻第一个做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为什么最先做俑的人会遭到如此贬低而不是褒奖呢?这就不能不寻“始作俑者”的出典了。
“始作俑者”一词,源自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典籍《孟子·梁惠王上》。一次,孟子与梁惠王谈论仁政治国之道,孟子说:“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这话的大意是,先用俑陪葬的人大概会断子绝孙吧?!因为俑太像人,所以孔子反对始作俑者。
孟子所说的孔子反对做的俑,是专门用于随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像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就是典型的代表,前些年还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二千多年前孔子认为不好的事情,到了我们当代却奉若至宝,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还得梳理一下俑的来龙去脉。
俑作为人的模拟物用于随葬,是在孔孟生活的东周时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的丧葬习俗。而在此之前的西周乃至更早的商代,王或贵族等有权有势的大人物去世,不少都是真人陪葬,学术上叫做“人殉和人牲”。
人殉主要是墓主人的近亲、近臣和近侍,带有某种主动“从死”性质,即愿意随从墓主人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因此,殉人是有一定尊严而死的,死时多是服毒或上吊,不但可得全尸,自身还可配有随葬品乃至殉人。
而人牲就不一样了,他们基本来源于战俘或奴隶等地位卑微者,死亡的状态多是痛苦挣扎,身首分离,被砍杀,被肢解,被活埋,献祭于王公贵族陵前。
秦俑都是真人大小,不同的工匠制作出不同的表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考古发现的人殉,少则1、2人,多者像商代晚期大型商王陵墓的殉人,有的超过160人,而周代秦穆公更是多达177人。人殉往往是一次性随墓主人的去世而下葬的,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王去世,从死的人上百,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死亡和下葬场面?!
而人牲就更加惨烈,由于不是一次性而是经常性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被杀的人牲数量就远远大于人殉。甲骨文记载的最多一次杀人祭祀活动,竟多达300人。有人统计,商王在殷墟共用人牲祭祀的总数,有1.4万人之多,其中商王武丁时期的祭祀用量最大,高达9000多人。
商代这种大规模的人殉和人牲,到了两周特别是东周时代,随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认知和“民为邦本”的人本思想的形成,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反对,已经逐步走向衰落。
于是,俑便应运而生,成了人殉和人牲的替代品,并一直沿用到了唐宋时代,而且形体逐渐变小,仅存象征意义了。到了近现代,俑又逐步演变为纸质的人物和动物,我们常见祭奠先人时要烧些纸人纸马等,就是继古代人殉和俑殉后,中国丧葬传统的余续。
秦亡汉兴,俑却变成了象征性明器,表情呆滞,大小尺长,批量模制,手臂木质已朽
了解了俑的源流,再来看孔子所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言论,似乎就好理解一些了,但历来仍然存在着不少争议。像最早注释《孟子》的东汉赵岐就考证,孔子认为是先有俑,后引发了殉人,所以他对“始作俑者”深恶痛绝。
不过这种说法,在考古发现面前已难立足,因为实际的情况是先有人殉和人牲,后才有各种类型的俑殉。到了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认为,按照孔子的道德伦理思想,俑殉也丧失了仁德,反映出孔子仁学中尊重人的进步因素。
这种说法应该说比较接近孔子的本意,乃至现在的主流观点也多认为,孔子是借“俑”而批判了那些蔑视和践踏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做法,他不希望再发生哪怕比人殉和人牲进步的“作俑”的事情。
“始作俑者”的词意是贬,但辩证或历史地看,以兵马俑为代表的历代随葬俑,却不乏对生命价值认知的社会进步意义。
本文摘自《科学画报》2012年11期,原标题《兵马俑见证社会进步》,并经高蒙河老师授权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摩苏尔博物馆惨遭毒手的文物,真的都是复制品?too simple,too naive!
新版“看展览”APP上线啦!
更及时、更全面的展讯
正在那里等你!
长按二维码下载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