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于:耳朵里的博物馆
(ID:erduolidebowuguan)
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和百万家庭深度看展览
故宫600年特展终于开幕了!!!我依旧早上八点等着开门,可我这次是真的来太早了,中午一点半才开展,一起排队的人非常多,可以想见,这个展览是今年最火爆的展览之一了。
排队进展厅的观众和我
能赶上故宫600年的这场特展,我们实在是很幸运,毕竟下一个700年是赶不上了,说是一生一次必须要看的展览也不夸张。
放一张今天故宫绝美的天空
话不多说,让我告诉你这个展该怎么看吧!
为什么要看这个展?
3大主题·18个历史节点
看懂紫禁城的600年
紫禁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到今年是整600岁生日。
很多人第一个问题是,展览大名什么意思?「丹宸永固」,「丹」指红色,「宸」指深邃的房屋,也指北极星的所在之处,后借指帝王所居,「丹宸」合称便是指宫殿。所以你能懂了,在600岁时最美好的祝福,就是希望它拥有更多的600年。
为什么要来看这个展览?如果说走在紫禁城里,是透过建筑了解历史,这个大展是将紫禁城的「时」「空」压缩,把600年的故事向你完整讲述了一遍。
展览整体分为三大主题:宫城一体、有容乃大、生生不息。
在这三个主题中,又节选了600年里,18个重要的历史时间点,从紫禁城最初的规划、布局开始,到建筑、宫廷生活、历史事件等方面,让我们全面立体的了解了紫禁城这600年的经历。
如果故宫是一本书,这个展览就是书里的序言,从展览出来,走在故宫这个大展厅里,在9处地标性建筑打卡,真正用脚步丈量,用心感受紫禁城600年的魅力。
整个展览路线是从午门西马道开始,👣走过256米,从东马道离开,会看到450多件文物和史料,并且在“四季”主题的变幻下,看完整个展览。
三大展厅如何看?
主线+历史节点;展牌+重点展品
-1-
西雁翅楼展厅
「宫城一体」
主题:
从选址到营造,明代紫禁城如何建成?
3个历史节点:
“1406年·永乐营北京”
“1420年·紫禁城建成”
“1535年·钦安殿奉道”
亮点:
我们都知道,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生活。那它为什么建在这?如何建造?明代的紫禁城是如何变迁的?第一单元通过详细的图版说明和历史留存的下来的文物,告诉你答案。
明成祖朱棣,也就是永乐皇帝,在他执政初期时首都仍在南京。但后来出于军事考虑和巩固政权的需要,1406年下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从这里,拉开了紫禁城故事的序幕。这里展牌的内容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跟随图版梳理古人如何为都城选址、古代都城如何变迁,以及选址北京和营造宫殿中古人“择中立宫、居中为尊”等设计思想。宫殿竣工是1420年12月,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在奉天殿(今太和殿)接受朝贺,正式开启了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历史。在这近500年的时间里,紫禁城经历了N多次毁建改,通过明代紫禁城的格局图与古画中的建筑细节,我们可以找到故宫的延续与变化。
中国古代宫城布局遵循“前朝后寝”之制
除了明清间的对比,在同一朝代皇宫的建筑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明朝最著名的“道教皇帝”嘉靖帝,他在位的45年间明代宫苑变化最大。紫禁城北面的钦安殿院落,便是他为供奉玄天上帝修建而成。
午门正楼展厅也是整个展览最大的展厅,这部分主要讲了清代的10位皇帝,为了满足工作生活的需求,在不改变紫禁城整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修或重建,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紫禁城格局。除了能看到建筑的魅力,还能感受到文化的交融。现在的坤宁宫,是在顺治十二年(1655)仿着沈阳清宁宫改建的。改建后成了清代帝后的大婚之所,也是萨满教的祭祀之处。这是萨满教祭祀时用的腰铃,是萨满跳神的代表性乐器,是能通神的祭器。坤宁宫作为主要祭祀的场所,要每天祭祀,在寅时朝祭,在申时夕祭。清代内廷祭神制度之一。坤宁宫日祭,分朝祭、夕祭两种。夕祭每天于申时进行,展厅中展示的夕祭原状,就是当时要用到的物品。太和殿曾经遭遇过多次的雷击和火灾,在康熙十八年(1679)12月被烧毁了。在康熙帝平定三藩、反击沙俄、征战噶尔丹后才开始大修。为了好的木材,竟然准备了13年,最终修了2年才完成,成为紫禁城等级最高的宫殿,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这方“太上皇帝之宝”是清宫帝后宝玺中最大的一方,体现了太上皇权力的至高无上。乾隆帝禅位给嘉庆后,仍住在养心殿训政,年号“嘉庆”只对外使用,宫中则继续用乾隆年号,批阅奏折、任免官员等重要政务权力仍掌握在乾隆帝手中。故宫只有太和殿有十只走兽,平常我们仰望太和殿时,看的并不清楚,这次展厅中可以好好瞧仔细了,每一个的名字,你都知道吗?雍正帝在康熙帝驾崩后,就以养心殿为寝宫,在这个部分,我们看到了雍正的审美,以及宫廷美学的艺术风格。上过《国家宝藏》的“金瓯永固杯”,在“过大年”展览上时被放的比较远,这一次可以近距离看看了。它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每年元旦子夜,皇帝就在养心殿用它喝屠苏酒,然后写吉语,意在企盼皇权社稷永固,所以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器物。展览的展牌设计比较详细,历史事件、人物、意义写的很清楚,每一小节的文物展示都和这一段的主题对应,所以不怕看不懂这个展览。长春宫的长春门拆除后,长春宫和启祥宫成为了一个整体院落,改变了东西六宫传统的建筑格局。
因为《甄嬛传》爆火的延禧宫,宫里有一座未完成的“水晶宫”,又叫灵沼轩,是故宫内仅存的以砖石和金属为主体结构的西洋式建筑。清宣统(1909-1911)雁翅这个展厅里还有一件最轻巧的展品——漆纱。是乾隆花园里的“纱窗”,因为极度脆弱,很可能以后不会再展出了,人太多我实在没找到机会拍照😅展厅里的精彩还有非常多,比如有个超大的故宫模型,不用登上景山,可以近距离看清楚故宫建筑的布局,顺便想想看完展逛故宫的路线。作为整个展览最大的部分,向我们展示了清朝时紫禁城的变化,在展厅跟着时间线的引导,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仿佛跃然于眼前。“1914年·初开紫禁城”“1925年·肈建博物院”“1933年·战时护古物”“1949年·重整修缮队”“1961年·首荐颁国保”“1987年·瑰宝列世遗”
看展亮点:
从皇宫到博物馆,说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转变,这其中,有很多故事,与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分不开……在这一展厅,大量的老照片、史料档案和实物展品,把我们带到距离最近的这段历史中。溥仪6岁那年,改变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爆发了,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第二年,隆裕太后在养心殿下了一道诏书,宣布小皇帝退位。 一份记录着清皇室“穷了”的合同:清皇室内务府和北京盐业银行订立的抵押借款合同,80万元抵押款,所对应的抵押品里金宝、金册、金编钟、金塔等金器数量十分庞大。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储秀宫南窗炕几上残余的半枚苹果,是溥仪匆匆离宫前吃剩的……还有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乾清宫时的记录,无论是红木柜、星球仪、梨花镜,都勾勒出皇家生活曾经已不再的画面。在1925年的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开幕典礼。北京、天津的各大报纸刊登了故宫博物院的开幕广告。据说开关后,北京城可谓万人空巷,无数市民涌向故宫,想瞧一瞧曾经高不可攀的皇家禁地。
如今我们熟悉的一年一本的《故宫日历》,旧版来源于此,正面是日期、节令,背面是经典绘画藏品,是故宫最早开发的文化产品之一。1933年,日本侵略者已经攻陷了山海关,北京的安全面临着更大的威胁,往相对安全的南方转移故宫的文物已经成为了不得已的选择。文物分三路,历时八余载,行程数万里,最终创造了战争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与此同时,中国营造学社和基泰工程司接力式地完成了对故宫及北平中轴线的系统测绘,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古建筑基础材料。
从东雁翅楼走出,展览仍在继续——一座完整的紫禁城正在你的眼前。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2020.9.10-11.15
📍故宫博物院 午门展厅
🎫只需购买故宫门票 60元
不过要记得,进故宫之前必须要在「观众服务中心」验证健康宝,由于人比较多,建议早些来。
等待验健康宝的队伍
本文内容参考故宫展厅、《奇趣博物馆·故宫600年(下)》,图片来自耳朵里的博物馆现场拍摄及微故宫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