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看古画,婴戏图里的小朋友真是太好玩了
古代没有六一儿童节,但是却有专门描绘小朋友玩乐的“儿童题材绘画”,那就是婴戏图。
婴戏图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发展至唐宋时期技巧渐趋成熟,宋代更是婴戏图的黄金时期。
清 冷枚《百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是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而宋代婴戏图的广泛传播则是因为两宋战乱,灾荒频繁,人口骤减,当朝政府为感召民众,提高人口数量,遏制“不举子”行为,所以从上至下推广婴戏图,大力宣传多子多福思想。
南宋 佚名《百子嬉春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历史是沉重的,但艺术是治愈的。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先来看看历朝历代婴戏图里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都在干点啥。
宋 佚名 《浴婴仕女图》局部
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
小时候,每当我们在外面疯玩一通之后,回到家马上就会被妈妈拎到水盆里洗澡。这时,平日里温柔娴静的妈妈就会变得简单粗暴。
你看,连宋画里的大头儿子也遇到了同款母亲。
宋 佚名 《浴婴仕女图》局部
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
这小朋友的姿态和神情仿佛在说:“妈,洗澡就洗澡,能不能轻点擤我的鼻涕,鼻子快要被揪掉啦。”
虽然对妈妈的洗澡方式很抗拒,但爱玩水却是孩子们的天性。炎热的夏天,一盆清凉的水就能引起小朋友的围观。
清 丁观鹏《照盆婴戏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穿红肚兜的男童最为年幼也好奇心最重,本来人家全神专注于水中的倒影,可身后穿绿肚兜的哥哥突然调皮地蒙住了他的眼睛——
清 丁观鹏《照盆婴戏图轴》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嬉戏打闹声不禁惹得屏风后的蓝衣男孩跑出来看热闹,咦,嘴角怎么还有一丝吃瓜不嫌事儿大的偷笑呢~
清 丁观鹏《照盆婴戏图轴》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喜欢的玩具面前,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南宋 佚名《秋庭婴戏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别看这画中肉墩墩的男童还穿着开裆裤,和姐姐抢起红缨长枪来丝毫不示弱。双目瞪大,眼神奶凶,一副猛男生气的模样。
南宋 佚名《秋庭婴戏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小姐姐并没被吓退,但旁边穿红肚兜的女童反倒是吓坏了:“到底该不该帮忙呀?算了算了,我妈喊我回家吃饭,溜了溜了。”
南宋 佚名《秋庭婴戏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七岁八岁讨狗嫌的年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总是变着法的恶作剧。
北宋 苏汉臣 《端午婴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果我有罪请法律制裁我,而不是让我的傻朋友吓唬我。”受到惊吓的小孩儿蹲在地上,眉头紧蹙,双手护头,一脸生气又害怕的样子。
北宋 苏汉臣 《端午婴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旁边穿红肚兜的男孩左手拿着石榴,右手拿着蟾蜍,神情得意。
北宋 苏汉臣 《端午婴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时,穿绿肚兜的“男子汉”一个箭步冲上来,勇敢地保护了同伴。
北宋 苏汉臣 《端午婴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闹归闹,在小朋友的世界里,却没有记仇这件事。就算上一秒因为抢玩具、恶作剧哭天喊地找妈妈告老师,下一秒却又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北宋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推枣磨是古代常见的益智玩具,这画中的姐弟俩为了争个输赢,聚精会神于眼前的枣磨,连散落在另一张桌子上的转盘、小塔和铙钹都无暇理会。
北宋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也许是胜利在望,也许是耍诈得逞,稚嫩的弟弟面带笑意,兴致十足,罩衫滑落肩膀却浑然不知。
电视剧《知否》中推枣磨片段
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时代,小朋友们的快乐总是很简单,除了推枣磨,还有溜萌宠、逗蟾蜍、戏傀儡、斗蟋蟀、抽陀螺、捉柳花、抓瞎子、斗草.......
北宋 苏汉臣 《冬日婴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姐弟俩的玩具逗得小猫咪举抓欲扑,“菠萝包”发型的弟弟害怕地躲在姐姐身后,但好奇心作祟,又忍不住探头观望。
元 佚名《夏景戏婴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猫,蟾蜍也是古代小朋友经常戏逗的动物,相比之下,生活在当代的小朋友就只能吃烤牛蛙了。
北宋 苏汉臣《侲童傀儡图》局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三个童子一台戏,一个操控木偶,一个击鼓奏乐,还有一个姿态半蹲在旁观看,果然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北宋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两只蟋蟀几经交锋,败者退却,胜者张翅长鸣。红衣男孩嘴角上扬,一脸骄傲,大概这就是古代小朋友的王者荣耀。
明 仇英《捉柳花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白居易诗云:“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或许只有无忧无虑的孩子才能体会到捉柳花的乐趣。
北宋 苏汉臣《婴戏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抽陀螺作为祖传经典游戏,值得拥有姓名。为了一比高下,小哥俩竟然忘了去上课,嗐,这该死的胜负欲。
明 夏葵《婴戏图卷》局部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我在这,快来抓我呀”,画中三个小朋友正在玩“瞎子摸人”的游戏,其中身着华服的小公子调皮地走到“瞎子”面前然后又火速闪开,而另一边红衣男孩正琢磨着如何整蛊“瞎子”。
清 金廷标 《儿童斗草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再看下这个身穿云纹衣衫的胖小子,为了赢得斗草比赛,他正认真地挑选着自己箩筐里的青草,旁边还有三个“军师”帮着出谋划策呢。
元 佚名《元人戏婴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就算自己一个人也能玩出花样,你看这画中的小男孩把家里的羊改造了豪华座驾,还和身边其他几只小羊玩的不亦乐乎,这淘气劲儿,准是“我妈已经三天没打我了”。
不过小朋友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对于人类幼崽来说,重要的事情除了玩就是吃。
哎?这假山旁边的几个熊孩子怎么还动起手来了?
南宋 佚名《小庭婴戏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快把你手里的糖给我吃一口!”身着绿色衣服的男童一手扯住白衣男童的衣领,一手高扬欲夺。幸好旁边穿褐色衣衫的男童及时制止住了他,不然“快手”男孩肯定难逃父母的一顿暴揍。
南宋 佚名《小庭婴戏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同样为了吃,下图中这些摘枣的大孩子就和谐机智得多。
院角那颗枣树已经被孩子们垂涎很久了。终于挨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小伙伴组团七人来扑枣。
宋 佚名《扑枣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个子高的或摇晃枝桠或踮脚摘枣,个子矮的或低头捡枣或帮忙接枣——
宋 佚名《扑枣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没有盘子的小朋友干脆用自己的衣角兜枣,其中“孩子王”一边指挥一边催促说:“快点快点,大人马上就要回来啦。”
宋 佚名《扑枣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再看看这三个围炉烧烤的蒙古小朋友,手上的食物还没吃完,眼睛又紧盯烤炉上香喷喷的包子,连地上的花猫也被食物的香气吸引,抬头仰望主人,一脸求投喂的小表情。
元 佚名 《同胞一气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只有活泼好动的弟弟玩心最重,淘气地把包子绑起来当成毽子踢。真想提醒他一句:“再不吃就被哥哥们吃光啦。”
元 佚名 《同胞一气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买买买”不仅是成年人的快乐,也是小朋友的快乐。所以满目琳琅的货郎车旁总是少不了小孩子的身影,这画面真是像极了童年时一拿到零花钱就去小卖店报到的我们。
明 计盛 《货郎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小时候,我们总会说“等我长大就把这些玩具都买回家”“等我长大一定尝遍每种口味的糖果.......”可是等我们真的长大后,才意识到小时候真傻,竟然盼着长大。
虽然童年一去不复返,但只要保持童心,就会开心快乐。保持童心不是拒绝长大,而是能在平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幸福美好,在一地鸡毛的现实世界里保持秉性纯真,在历经岁月的风刀霜剑后,内心既坚强又柔软。
童心未泯,所欲皆甜。
参考资料:
《从宋代不举子现象看两宋婴戏图盛行原因》
《古代婴戏图的文化内涵研究》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可查看约稿函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