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重磅:中国每年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追忆尚于博,我们永远的痛
点击上方青年电影手册关注我们!
关注青年电影手册公众号 dianyingshouce66
希望不要再有让我们后悔一生没来得及关怀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抑郁症的发病率是11%,也就是说每十个人就可能有一个抑郁症患者。2014年8月在京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而自杀。”
这个数据实在是令人震惊。这就意味着在理论上中国至少有一亿人患有抑郁症,而20万人因抑郁自杀的数据也着实令人难以相信。
抑郁症患者比你想象的多;抑郁症的杀伤力比你想象的强;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比你想象的深。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的自杀让“抑郁症”首度为更多人知道。
8年后,年仅28岁的青年演员尚于博的自杀,则改变了一个痛彻心扉的母亲的人生。
尚于博,1983年5月31日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1级。
2002年,出演沈东导演的电影《枪手》;200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陆军特战队》;2006年,主演民国情感剧《天涯歌女》;2008年,主演年代情感剧《天涯咫尺》 ;2009年,在家庭情感剧《娘家的故事》中饰演男一号沈建弘,同年,主演都市励志偶像剧《杜拉拉升职记》 ;2010年,主演话剧《你在红楼,我在西游》,出演陈兵导演的电影《野草莓》,同年担任“美国华人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2011年,主演剿匪题材电视剧《瑶山大剿匪》,同年8月出演娄烨导演的电影《花》,并入围威尼斯电影节。
2011年10月25日,尚于博因患抑郁症,在北京跳楼自杀身亡,年仅28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015hyuutz&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关注抑郁症,毛爱珍:一位坚强母亲的故事
尚于博的母亲毛爱珍,成立了国内首个关注精神健康,抑郁症防治与知识普及的公益基金会——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
近日,尚于博的前经纪人彭姗女士刚录了一期关于抑郁症的科普节目。健康卫视,《对症下药》栏目,腾讯会同步出视频:(3月31日)叫当抑郁成为一种病 是7:30、13:15、18:50三个时间段播出;(4月1日)叫“直面抑郁症大家一起努力 ”是7:30、13:15、18:50三个时间段。
与此同时,我特别邀请彭姗写了这篇纪念尚于博的文章。
对我而言,对彭姗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源于我的恩师,北京电影学院的夏汉碧女士也是因抑郁症自杀,这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希望再也不要有让我们后悔一生,没来得及关怀的人。
同样,尚于博在楼顶给彭姗打电话的时候,她没有读懂他内心的挣扎,没有理解他是在求救,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彭姗给我的微信中说,她写的时候:一字一泪。
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
——写给永远的尚于博
文 | 彭姗
“姗姗,如果你决定要推广抑郁症的防治,那你就要勇敢站出来。”我的已故好友尚于博的妈妈——毛爱珍阿姨跟我说。这是我们几天前再次见面,她给我的建议。这句话有点“刻骨铭心”。
站出来……站出来……
怕是一“站出来”,眼泪就掉下来了。
讲这样一个故事,好像把身体里的血抽出来一样。
但是这是值得的。是值得的吧。告诉大家抑郁症是什么,把伤心拿出来也是值得。
【不信】
2003年的4月1日,张国荣在“文华东方酒店”一跃而下,传奇落幕,芳华真的成了绝代。地摊八卦杂志,网上各种流言、传说,说他去了国外的也有,说他被人害的也有,喜欢张国荣的我,只要在论坛看见所谓的“张国荣自杀揭秘”之类,都不会放过。我似乎相信每一种理由,每一种可能,但我从来没有相信过“官方”的说法——因抑郁症自杀。
骗人。怎么会得了病就去自杀呢。他那么有钱,有名,什么病治不好呢。
肯定是因为演唱会不够成功,肯定是因为外界对他同志身份不接受,肯定是因为演戏入戏太深。总之,不可能是因为“没有原因”,只是一种所谓的“病”。
直到有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见一位精神病院的医生说,抑郁症患者严重的情况就是会有自杀行为,这不是一种靠“坚强”就可以治愈的病,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而不应该说“别想了”。
也许正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跟尚于博说过“别想了”,所以让他信任,愿意跟我分享自己在跟抑郁症抗争的感受。
2009年,我认识他的时候,在他阳光、健康而美好的笑容里根本看不到一点抑郁症的影子。北京夏日的阳光里,这个传说中的“富二代”、“明星”,穿着朴素的白色棉布衬衫,每天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来上电影课。他说话的时候会认真盯着别人的眼睛,他无时无刻不在为对方着想。他常常跟我说:人活着不要计较太多,快乐最重要。
就这样一个美好的男孩,跟我说他得过抑郁症的时候,我和听到张国荣去世的消息一样的反应:不信。
但不管怎么说,种种缘分,让我成为了他的经纪人,我们互相陪伴着度过了人生中的一段旅程(怎么写这一句就会哭呢)。
我不知道抑郁症是会复发的。我只看见他演的戏越来越多,知名度越来越高……但他越来越不快乐。
睡不好。心慌意乱。六神无主。明明应该很开心,脑子里好像有一个开关,关掉了,一点也感觉不到快乐。迷路……
有一天他开车来接我,却拐去了我家附近的一座未完成的楼。他告诉我他站到了楼顶……最终还是下来了。
是的,我陪伴着。用心的在鼓励着他。但即使是这样,我也很难从内心真正相信,有一种什么东西会让他真的从楼上跳下来。
不可能的。
他是那样明事理、孝顺、他懂哲学、懂宗教、懂生的意义。仅仅是他的善解人意,就不会让他做出那种决定的。不会的。他怎么也不可能离我而去的。
直到他死,我也不相信。不信他死了。不信一个这样好的他,会做出伤害自己、伤我们的心的决定。
除了不信他会自杀。也不信他不在这个世界。
【内疚】
比“不信”更痛苦的是,每天周而复始的内疚。
为什么我能那么坦然的和他聊电话却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他在楼顶打给我最后的电话?为什么他说一会儿想去银行给我汇款,我要拒绝——如果我说“好”,也许他就从楼上下来了。为什么我要让他独自回北京?为什么我要去香港不再陪伴他?
如果我……如果我……如果我……
天呐。一条命从我的指缝中溜走了。那是他的命啊。我为什么没有抓住。
每天早上从醒来开始哭。
【了解】
尚于博的母亲,毛爱珍阿姨的痛苦一定是我的一万倍。
她去了美国,去全世界走访,她问教授、专家:抑郁症到底是什么?
“抑郁症会让人丧失活力、情绪持久低落,严重时会伴随自杀的想法。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抑郁症的发病率是11%,也就是说每十个人就可能有一个抑郁症患者。2014年8月在京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而自杀。”
20万啊!尚于博,你是20万里的一个。张国荣,还有北京电影学院的夏汉碧老师,还有走饭……当你留心去看,会发现竟然有这么多人患有抑郁症:被查出或没被查出。要直到这个生命逝去,才有人恍然大悟,就像我一样,要痛到够才会被唤醒,才会相信:原来真的有一种病会让人自杀。
尚于博的妈妈成立了“尚善基金”,推广抑郁症的防治。抑郁症是很难治疗,但是及早预防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当我们处于抑郁情绪的时候,如果能觉察到,及早寻求帮助,不要让抑郁情绪,以及引发抑郁情绪的这个因素长久的折磨自己,就可以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或防治恶化。
哦!原来抑郁症就是这样一回事。不要让自己不快乐的状态持续太久。不要对自己的痛苦视而不见。
【体验】
“冰冷、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实际上昨天早上醒来,它就是这样卷住我的身体。昨天早上我躺在床上,一个小时不能动……”(201X年7月4日)
“我要去一个真正安全的地方……就在那一瞬间,我解脱了。一瞬间,感受到了生无可恋的愉悦。没有悲伤、没有痛苦、没有孤独……我要去那里,在一个不远的地方。跨过一个短暂的痛苦,就可以到达。一个永恒的,安全之所。它是存在的。以一种世俗不能理解得方式。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宁静。也是第一次,觉得理解了尚于博。他也许是对的。其实连告别也不必有,我只需要做一个动作,不需要跟人告别。头不痛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快乐。”(201X年7月8日)
我也想不到,一边到处跟人宣传抑郁症预防的我,一边会写下这样的日记!!!
直到我走到超市门口,却忘记要买什么;直到我每走一步,整个背都痛;每走一步都会流泪,每次呼吸都没有力气!我都没有想到,这是什么信号。
是多么咬牙切齿的痛苦啊。
【重生】
还是尚于博的妈妈,毛爱珍阿姨警觉了。她立刻鼓励我寻求专业的帮助。“姗姗,我陪伴着你。”——陪伴啊!多么温暖的两个字啊。我自己都觉得太可笑了,为什么我到处告诉大家要预防抑郁症,自己身在抑郁之中而浑然不知该怎么办呢!这大概也是一种症状吧!!
幸运的是,我并不是抑郁症,是比较严重的抑郁情绪——天啊,这还不是抑郁症就已经这么要命,如果是抑郁症,那该多么痛苦!不敢去想!
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对我进行了危机干预,并且尚于博离世造成的心理创伤终于被处理。因此,我也走上了学习心理学的路。
所以,今天,我终于有勇气写下这些文字。告诉大家:
抑郁症患者比你想象的多;抑郁症的杀伤力比你想象的强;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比你想象的深。
不要忽略抑郁情绪。
自己处理不了的创伤、情绪,要及早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帮助抑郁症患者最好的方式是陪伴,绝不是“劝说”。
重视、了解、学习、支持……不要只剩“追悔莫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91gluy2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彭姗做客《对症下药》:当抑郁症成为一种病
博儿:最近半年,我感觉自己像是重生了一样。然而重生的喜悦似乎再难和你分享。但这要紧。也许是因为你,我变得异常敏感,似乎能感知抑郁症患者之痛;又也许是因为你,我又格外为人心疼。还有,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快乐是因为我终于从痛苦中寻找到了力量。这力量于别人眼里看来,像是一种“情结”、“理想”,又或者是“使命”。然而,我自己认为都是不是。
我只是,不想看见有人像你一样,不得不离开至亲至爱,离开你所爱的山边的花、溪水里的鱼、草原上的云。
博儿,请你保佑这些受抑郁症折磨的人。请让他们得到理解、关怀和帮助。
然后,不管你在此岸彼岸,这里那里,我们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关注抑郁症群体
别让心灵的感冒恶化成精神的癌症
长按关注手册君
近 期 热 点
点 击 标 题 进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