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较量《无量寿经》与《观经》宗旨归趣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2022-11-23




疏 文



上赞净土法门之胜。今于净土,先出余经,然后较量此经更为殊胜。愿门、观法,具在二经。言从初愿以至愿终,无非尽摄众生同生净土。自初观以至观末,悉是空、假、中道,圆极一心。由此一心,出生大愿而成正觉。即以本愿还度众生,而归一心净土法门。二经大较,意盖如此。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上述别赞第一重法义,赞叹净土法门惠以众生真实大利之殊恩。今于此疏,论净土功德之第二重法义中,先标出《无量寿经》与《观经》内容特质,然后较量此《阿弥陀经》,彰显此经更为殊胜之处。


四十八愿之缘起及愿门内容,详述于《无量寿经》。一十六种观法(定善十三观与散善九品观),亦具载于《观经》。



《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从大慈悲心中流现的四十八大愿,从初愿以至愿终,究其归趣,无非尽摄法界众生同登乐邦。

 

《观经》中,自初观以至观末,由妙心开出事理二种观法,相得益彰。以第一落日观为例,事观意谓,行人面西正坐,观日欲落,状如悬鼓,闭目开目,日相现前,是为事观。理观意谓,一心圆妙之观。所观之境,即真即俗即中(三谛);能观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三观)。以一心三观,观三谛一境,而境外无观,观外无境,境观双忘,唯一妙心。此即以具日之心,观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于前。诚如明朝妙意法师《咏日观》云:“一轮明镜劫尘封,咫尺弥陀路不通。万法唯心初约日,从知大觉即心翁。”(《莲华世界诗》)



证知,《观经》所示能观之心为三观,所观之境即三谛,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法尔彰显自性,是为中道圆极一心。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时,由此妙圆一心,出生四十八大愿,由愿导行,功行圆满,自至而成阿弥陀佛,遂尔酬愿广度十方一切众生。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一切信愿称名行人,归投自性唯心之乐邦,径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苦海,获证大涅槃之常乐我净。阿弥陀佛平等普度法界一切众生之能事,于斯方庆圆成。

 

《无量寿经》与《观无量寿佛经》宗旨归趣之较量,大意如是。净土奥藏,深固幽密。佛恩浩荡,赞莫能穷。


——《弥陀疏钞》讲记030


统论净土功德
念佛是恩中之殊
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之大致情况
故我世尊,乍说三乘,终归一实
莲祖四番别赞《阿弥陀经》
性净障尽 互融不二
信愿持名,即方便而成圆顿
念佛法门之超胜奇妙齐诸圣于片言 | 念佛法门之奇妙殊特
顿越三祇,妙德难思


责任编辑 @ 东林寺文宣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