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或一则关于喷泉、地砖、锡、银币、石头、贝壳、窗帘及人的故事
展期
2020年8月8日-10月8日
地点
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市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三期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18:00,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因应疫情防控需要,每天入场人数限制为1000人,同时段在场人数不超过250人。请观众配戴口罩入场,并配合安保人员测量体温。
门票
随你喜欢。
参展艺术家
盖伊·班纳尔 Guy Ben-Ner、程新皓、安德里亚斯·普罗加希 Andreas Fogarasi、胡伟、胡昀、李娜琪、俊·玛米 Tuan Mami、娜布其、里亚尔·里扎尔迪 Riar Rizaldi、谭婧、王思顺
策展人
谭悦
主办机构:广东时代美术馆
特别鸣谢:时代中国
www.timesmuseum.org
微信/微博/抖音/Bilibili:广东时代美术馆
Facebook/Instagram:timesmuseum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我们越来越习惯依赖屏幕和网络,从碎片式的讯息中了解世界,而交通、通讯和传媒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割裂与不稳定性。齐格蒙特·鲍曼用“液态社会”形容我们当下流动的、不稳固的社会现状。在社会结构由固态溶解为液态,长久持续转变为短期快速的变迁过程里,这种不稳定性贯穿至我们生活中各个层面。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和全球消费主义继续吞噬着我们,让我们所面对的绝大部分物与物质性被贴上价格的标签,成为商品。人与物的关系因而渐行渐远,物沦为单纯的感官刺激和身份幻觉。人的异化与物化也由此产生。对人与自然、物质与意识割裂的旧唯物主义观的反思,或重审事物在生产关系中的动态变化,亦或是沉浸在对逝去物和技艺的怀旧之情中,似乎都不足以缝合现代社会由于符号和景观膨胀而造成的断裂。又或者,更好的方式是从“恋物”的漩涡中抽离,重新寻找与物相处的新方式——“格物”,“格物”而“致知”。
里亚尔·里扎尔迪,《锡石》,2019
影像,有声,彩色,18分16秒
影像截图由艺术家惠允
娜布其,《喷泉:夜晚花园》(局部),2020
装置,水泵,防水布,钢架,广告布,现成品,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由广东时代美术馆委任制作
不仅如此,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态危机日渐严峻且不可逆转,人、地缘政治和经济政治的结构变化剧烈、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物政治与伦理亟待讨论......因而,从启蒙运动以来衡量万物尺度的“人”备受质疑,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认知备受挑战,理论与话语纷纷抛弃人类本位的论述,向物质转向。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美国学者简·班尼特的生机物质主义为展览提供了灵感。前者认为强调人与非人皆作为行动主体,这些行动元之间连接互动所组成的网络,作为社会与自然发展的动因。后者则强调物具有生命和活着的,活着非生物意义上的活着,而是指事物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纠缠的、具有行动倾向的关系,并存在开放式的变量。同时,物具有政治意义,并不只在于其能对作为政治主体的人提供物质背景或造成物质限制,而是与人一样可以作为能动主体参与到政治过程中。
作为对物质保持强烈兴趣的艺术生产活动,同样面对技术加速与全球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双重压力下的后人类困境。重拾对物质与物质性的讨论,又或是在跨越学科及地缘限制的物质转向浪潮下,在思想与理论之外,对艺术家的工作与实践将带来何种启迪?又带来哪些认知角度?我们不再孤立地看待某一件具体的物,而将其置身于一个动态变化的关系网络之中。
由此出发,展览将回归物质与想象力交汇的场所,聚集十一位艺术家的恋物之欲、格物之思。他们聚焦那些我们触手可及之物,追踪那些具有活力的物及物质性,以及那些跨越时间、历史与民族国家边界的物的流动轨迹。在这里,物的流动即是其发现、开采、生产、运输及消费的过程,又可被视为跨区域社会及文化的流动,甚至穿越地质年代。在重新审视在符号——意义之外,我们回溯物的价值的形成过程,因而向现行的价值体系发问:物质作为资源,其所具有的能动性是如何塑造人类在现代性及发展进程中的行为取向?又或是这些物的流动轨迹背后,我们如何洞见那些更为复杂的社会运行机制、权力结构以及利益博弈,甚至内在的权力关系形成的因果。
我们尝试以物为主角,讲述一系列既平行又相互交错缠绕的故事。
王思顺,《启示》,2016至今
石头,铜、铝,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俊·玛米,《山-4号》,2018
土壤,岩石,苔藓,自动运动传感器,40×40cm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程新皓,《银币...及其他元素》(局部),2020
影像,装置,硬币,文献等,尺寸可变
由广东时代美术馆委任制作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胡昀,《刻水,融石》,2019
影像,有声,彩色,15分10秒
影片由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委任制作
胡伟,《硬世界,软世界》,2015
影像,有声,彩色,16分19秒
影像截图由艺术家惠允
公共项目
「 艺式浓缩计划 」
广东时代美术馆公共项目部以“打开白盒子”为行动理念,策划各类从每个展览延伸生长的学习与体验项目。“艺式浓缩计划”是2020年围绕展览内外特别发起的深度体验与互动项目,邀请不同领域和背景的“破壁者”,为每份浓缩基底提供不同质地的激活方式,更鼓励所有参与者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见解进行对话,加入展览和作品的再生产过程,为自己特调出一份独一无二的浓缩体验,共享养分。
第一期
艺术家原汁特调 8月9日周日15:00-17:00
风味偏好
取材基建的创作之诗+艺术家的看展姿势
破壁者
程新皓、娜布其、胡伟、谭悦(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
第二期
策展观察特调 8月22日周六15:00-17:00
风味偏好
聚焦工作方法——策展人的“田野”在哪里?
破壁者
樊林(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第三期
地道文史特调 8月29日周六15:00-17:00
风味偏好
推物及人——近代广州历史场所演绎剧场
破壁者
电车(资深省城“行街讲古佬”)、林秋玲(自然导赏员)
第四期
成长特调 9月12日周六15:00-17:00
风味偏好
格物与博物——透过艺术品,换一个看当下现实生活的视角
破壁者
杨二妈(亲子教育研究达人、广东时代美术馆“教师网络”资深成员)
第五期
无界哲学特调 9月19日周六15:00-17:00
风味偏好
打破界限——在艺术体验中超越主体与客体
破壁者
Simon Bishop(布里斯托大学现象学及人类学双博士后、音乐人)
第六期
建筑师特调 10月2日周五15:00-17:00
风味偏好
建造物
破壁者
董京宇(建筑师、源计划建筑事务所副合伙人)
第七期
终极特调 10月8日周四15:00-17:00
风味偏好
答疑的权利?
破壁者
谭悦(本次展览策展人)
*具体报名方式请留意8月3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