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式浓缩计划回味录 | 两个截然不同的视角

艺式浓缩 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1-05-01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a3154bh36p7  


“艺式浓缩计划”在8月呈现的第二期“策展观察特调”和第三期“地道文史特调”,通过破壁者的别样视角,融合展览“格物致知”和参与者的交流及碰撞,正在形成新的共同叙事。展览现场成为一个开端,是引发不同角度思考和提问的起点,也是我们对当代社会想象力的激发剂。


策展观察特调——艺式浓缩计划Vol.1 #2


回味录节选

(全文见下方二维码)


8.22(周六)15:00-17:00

聚焦工作方法 | 策展人的“田野”在哪里?

破壁者:樊林


小波(参与者):作为观众,经常在画廊或者美术馆里面,我不知道策展人想告诉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Amy(参与者):曾经听过有人这么评价,美术馆有时候展出的作品观众理解不了,有门槛,其实是整个现当代美术馆行业在解说的失职。我不太知道这种理解对不对,但是我个人的态度比较开放,我觉得有些策展人是想让大家自由观看的,不希望给观众局限性,那可能空间连划分都没有,有些策展人却更希望给出明显的理想路线。


樊林(破壁者):讨论这个话题时候其实有个大前提,我们要知道中国是全民缺失艺术史教育的,但凡我们把精力往普及艺术的方向偏1%,我们都是有希望的。中学的美术馆是经常可以被取消的,一旦喜欢画画就被标签为文化课不好。 


我经常会被人拦住,悄悄问我哪个展览是不是不好,一旦我说我也没看懂,大家就放心了。确实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对秩序感,对颜色天生就比别人敏感,这些人他可能真的在哪里卖猪肉也不一定,所以我觉得我们如果要提一个口号,那就是固化或者概念化是我们的敌人。

  ……


小飞(参与者):如果把项飚的概念放到我们的艺术语境,会发现我们自己艺术语境的部分是缺位的。我们国家的一些民族的、艺术的东西似乎没有可被探讨的,当被搬出来它也就好像成为一个低层次的东西了。但其实就艺术而言,可能也没有所谓高低层次。可能由于思想和观念长期受压迫,我们被吸引着去成为像殖民者一样的人,我们一直朝着西方去,认为西方是更好的。


樊林(破壁者):2015年夏天,大使馆邀请了几位中国策展人考察北澳的土著艺术,当时我留意到壁画上的手印,过去无论是贡布里希还是詹森的艺术史,都告诉我们这些是猎人留下的印记。当时我就问那些土著艺术家,但他们说这些是用鼓管吹在石壁上的手印,提示的是这里的禁忌,例如不可以偷窃乱伦等。这说明西方艺术史理论并不能解释全世界。


同样它也不太能解释中国艺术的视觉系统,我这才意识到其实田野式观察进入艺术史写作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很多东西暂时没有定论,但至少要形成讨论。所以今天看展览的时候,我们是可以提要求的,像我们今天刚开始提到的看展览的五种“工具”。策展人也好,艺术家也好,观众也好,在这些所有的关系里鼓励互相提要求和质疑,才能进步。



地道文史特调——艺式浓缩计划Vol.1 #3


回味录节选

(全文见下方二维码)


8.29(周六)15:00-17:00

推物及人——近代广州历史场所演绎剧场

破壁者:電车、Bee


银币:当钱不值钱的时候


生活在中越边境的莽人最开始用贝壳作为交易的货币,后来由于和中国的往来贸易兴起,中国的通宝流入了莽人的市场。然后又由于法国殖民,法属印度支那银币开始发行流通。可是,即使后来莽人拥有了自己的官方钱币,法属印度支那银币仍以另一种社会用途被保留及使用至今。莽人小伙在提亲时,除了携带松鼠干和其他嫁妆外,还需要赠送女方家一枚“老币“,也就是留存下来的法属印度支那银币,曾经流通的货币变为婚庆习俗被传承。


近代广州也经历过几度钱币的迭替。清代由于华侨与洋人在国内进行国际贸易,大量外国银元涌入广东。因为外国银元比当时大家使用的白银用起来要便捷许多,老百姓更愿意使用外国银元。在货币史上,官方货币的流通受冲击,随之而来可能的影响是政权的不稳定。为了应对危机,1887年清政府官员张之洞在广州北郊建立了一个造币局开始大规模铸币。


广东钱局旧址


到了1948年,广州遭遇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一件普通服饰一度高达数十万元。相比起内地的局势,当时香港的状态相对稳定,因此当时广州人也通过囤积港币来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1948年广州街头橱窗陈列


不论是莽族货币还是清代银元,或者是可能出现在未来的虚拟货币,货币都会在不同的时代、价值体系和流通制度下不断消退和重新出现,当钱不值钱的时候,新的“钱”会怎么出现?




他们还说


第一季艺式浓缩计划仍在进行中,参与者与破壁者一起冒险探索的游历、对话、发问、思考,也在每场活动后通过个体生活回归社会,持续发酵。同时展览和美术馆自身也在从中不断得到启发,当展览被观看,被讨论,方能进入到更广泛的生产现场形成新的可能。因此,重要的不是问题是否有答案,而是对话的可能性被打开了——



策展观察特调


——这是一种很棒的切入展览方式,并不全是关于展品内容本身,而是鼓励每个人带入自身经验去观看、学习。


——有些颠覆我之前看展不做太多功课的态度,这个方法为我打开了更多的视角,下次看展会自己试试。


——从观众的角度走向制作者的角度,这也是“行动”的一种,觉醒的前提。


——非常具有启发性!这样的一次短暂对话会在我的生命和精神世界里构成一次长久的对话。


——想要认识世界的原貌就必须要真正进入这个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奔向自己的“田野”。


——美术馆能多办这些活动是特别好的,至少让大家对艺术和生活方式有一个小小的新认知。


——今天在“打开盒子”环节里我拿到的是一块小石头,石头虽小但其实包含了万亿年来地球一系列复杂运动的痕迹。而人类文明将它起名为锡,而当代的科技发展又“赋予”给它制造芯片的使命,将它从山间带到工厂,打破了它原来的状态和它原本自带的生命节奏,我们称其为开拓和发展,但这对于这块石头,对于它原本在的那片山,那片山里居住的人,是否是一种暴力的打断呢?  



地道文史特调


——我觉得这种解读方式很好。两位破壁者很专业,因为我生活在这个城市,他们说到的地方、建筑、事件我特别容易理解。我们应该基于对展览作品的认识了解,明白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基础上,再用地文史的视觉解读,从而去加固对展览作品(艺术家的想法)的理解,并扩充对本地文史的认识。


——蛮有意思,之前没有想象可以这样做,的确有收获,算是另一种阐述方式吧,今天也学到了,而且还是两位老师结合蛮不错,相当于是做了一种现场迁移,蛮有难度!


——我已经忘记这是一个艺术展,我也算是经常逛博物馆的人吧,也有可能是这次展品与历史相关,带给我的思考是很多的,如何把“我”和“历史”串联起来真的蛮难的,运用这种方式不错,因为艺术无法脱离物与人。





艺 式 浓 缩 计 划 


展览如同美术馆为观众准备的一份浓缩基底,从宏大话题到细致感受,都浓缩在策展人、艺术家以及丰富多元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的合奏之中。2020,广东时代美术馆公共项目部围绕展览内外发起深度体验与互动项目“艺式浓缩计划”,邀请观众把自己的感受、想象、洞见注入其中,慢慢咀嚼出更具探索性的解读,让这份浓缩基底释放更多风味和层次。


第一季七款主题特调,特供新展“格物致知:或一则关于喷泉、地砖、锡、银币、石头、贝壳、窗帘及人的故事”,不仅有来自不同领域和背景的“破壁者”为每份浓缩基底提供不同质地的激活方式,更鼓励所有参与者打开感官,分享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人连接对话。


#1艺术家原汁特调 - 程新皓、娜布其、胡伟、谭悦 8月9日周日(回顾请点击此处)

#2策展观察特调 - 樊林 8月22日周六

#3地道文史特调 - 電車、林秋玲 8月29日周六

#4成长特调 - 杨二妈 9月12日周六

#5无界哲学特调 - Simon Bishop 9月19日周六

#6建筑师特调- 董京宇 10月2日周五

#7终极特调 - 谭悦 10月8日 周四



支持:广州美术学院附中AIP国际部

特别鸣谢:时代中国



广东时代美术馆公共项目部致力践行“泛社区”的理念,以身处变动中的城乡结合部社区为原点,既敞开面向以大湾区为代表的城市发展经验,亦深入关注不同社群的面貌与状态,推动多元、包容的议题和实验。我们希望用当代艺术联结不同学科领域,形成更广博开放的认知网络,创建知识分享的公共平台;也珍视丰富多样的个体经验价值,以更开放的态度,发起与观众的平等对话,发展引导式、启发式的艺术体验。旨在建构美术馆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平等性的公共语境,致力参与一个更包容、公正、互敬的社区与社会,践行公共艺术机构的社会使命。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