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名艺式浓缩 | 吟光:非人类视野中的科幻/艺术想象



《飞向太空》剧照,来自网络


熟悉科幻电影的朋友大概能从展览“林从欣:猪仔叹与毒物赋”中敏锐发现,作品《我记忆里父亲的房间下着雨》还原了电影《飞向太空》(1972年)尾声的经典场景——主人公“返回”他童年的家,透过窗户,看到父亲正漫不经心地翻着桌子上堆叠的书籍,屋里下着倾盆大雨,外面的世界却干燥无比。



而在时代美术馆的展览现场

艺术家作品中,“雨水”不断浇筑在

有关华人移民和契约劳工的发霉史书上

又滴落消失于地面,无止无息无情



这件委任作品的诞生,源于华裔艺术家林从欣

来到广州实地调研时,受到时代美术馆

建筑空间及圆窗的启发——


你能分辨哪个是时代美术馆展厅,

哪个是前往索拉里斯星的飞船吗?


在前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的经典科幻电影《飞向太空》里,索拉里斯星是一片能让人沉溺于意识深处的内省之海。艺术家的作品《我记忆里父亲的房间下着雨》,如同这部影片一样,挑战既有认知,引导我们寻找并辨别那些未曾深思的事物——由书桌和书构成的雕塑,召唤出受压制的回忆和全球历史的腐朽幽灵。


《飞向太空》剧照,来自网络


科幻元素不止一次出现在林丛欣的艺术作品中:《机器之言,我父所写》引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如何区分人类和AI的中文屋实验;《香料》中五颜六色的草药包背面,印制着艺术家自己撰写的科幻式短文。


对于关注历史和档案的“负空间”以及“批判性虚构”的林从欣来说,也许科幻和失落的历史一样,都指向着“第一百零一种未来”。(吴岩:“一旦看过100个未来,当你遇到第101个未来时,就不会感觉突兀”


因此,时代美术馆第三季艺式浓缩计划,特别设计了一期 “科幻想象特调”,邀请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常务理事吟光担任破壁者,沿着林从欣在展览中展开的勾勒和幻想出发,带领我们一起走向串联艺术表达、经典文学和电影等不同创作形式的更深处,展开对“物质性”“后人类”“共生演化”等内容的探索对话。





 科 幻 想 象 特 调 


风味偏好

历史记忆与身份焦虑:非人类视野中的科幻/艺术想象


风味介绍

当“非人类”成为衡量人的尺度,意味着艺术的价值诉求,势必需要通过对物的历史陈述及技术化呈现,才能更具深度地示以今人。面对AI&VR技术的勃兴、种族/移民因素、酷儿思潮,以及“物质转向”(The Material Turn)等复杂语境,如何有效构建被殖民史与当前进行对话的艺术形态显得尤为重要,或许艺术家已经给出了她置身其中的答案。本次活动将围绕“记忆与想象”“意识与情感”“反抗与共生”等主题,结合对照科幻电影《飞向太空》、文学作品《鼠疫》《天海小卷》等极具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尝试解析林从欣展览中广泛涉及的历史记忆与身份焦虑等问题。

 

时间 

2021年5月1日 周六 15:00-17:00

*请提前15分钟在19楼咨询处签到


地点 

广东时代美术馆主展厅、东厅


合作伙伴

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会


破壁者

吟光

青年作家,跨界音乐人。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本科,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香港作家联会推广主任,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常务理事兼粤港澳大湾区联络处秘书长。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上山》、幻想小说系列《天海小卷》,参与主编科幻集《九座城市,万种未来》,获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年度新人、香港大学文学奖、“十月诗会”青年诗人等,入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报名方式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茶位费68元(不设优惠,不退不换)

报名时请选择场次


 茶位费包含 

·展厅游历及交流对话

·展览门票

·售价30元的展览场刊

·主题下午茶



🥚

 彩 Bonus Scene 蛋 


活动的下午茶时光里,我们还将一同观看

艺术家、导演王博创作的纪录片《唐人街魅影》


“从1982年的《银翼杀手》,到王颖的《寻人》,到《攻壳特工队》,再到《唐人街探案》,在电影世界中,唐人街到底经历了如何的空间变迁?由凤鸣文化独家出品的《迷影文化手册》系列节目第一集《唐人街魅影》,就试图穿透电影胶片记录的影像,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探寻属于唐人街的答案。” 


点击:唐人街,一个位于西方内部的东方


期待与你一起在百年影史里搜寻

东方/亚洲/华人的形象,是如何被电影里的“唐人街”塑造的;

“唐人街”是如何成为好莱坞电影语言里常见的他者化符号;

更重要的,

是我们可以如何更具想象力地与那些亲密或遥远的、意识内与意识外的、生物或非生物的对象建立联结……





  艺 式 浓 缩 计 划  


展览如同美术馆为观众准备的一份浓缩基底,从宏大话题到细致感受,都浓缩在策展人与艺术家的丰富多元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的合奏之中。


展览的解读不止一种,我们致力邀请不同领域和背景的“破壁者”,打破圈层和壁垒,率先为每份浓缩基底提供不同质地的激活方式。也请所有参与者把自己的感受、想象、洞见注入其中,慢慢咀嚼出更具探索性的解读,这份浓缩基底便释放了更多风味和层次。这是对展览和作品进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观众创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浓缩体验的过程。



#001 华侨观察特调:珠三角侨民的个体出走实录 4/24

#002 科幻想象特调:历史记忆与身份焦虑:非人类视野中的科幻/艺术想象 5/1



广东时代美术馆公共项目致力践行“泛社区”的理念,以身处变动中的城乡结合部社区为原点,既敞开面向以大湾区为代表的城市发展经验,亦深入关注不同社群的面貌与状态,推动多元、包容的议题和实验。我们希望用当代艺术联结不同学科领域,形成更广博开放的认知网络,创建知识分享的公共平台;也珍视丰富多样的个体经验价值,以更开放的态度,发起与观众的平等对话,发展引导式、启发式的艺术体验。旨在建构美术馆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平等性的公共语境,致力参与一个更包容、公正、互敬的社区与社会,践行公共艺术机构的社会使命。



相关阅读:

艺式浓缩计划回味录——第二季即将开启

艺式浓缩计划回味录 | 两个截然不同的视角




 正 在 展 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