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作坊招募 | 去中心化与技术治理的迷思

媒介实验室 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2-11-26


时间:2022年5月-7月,每两周的周末举办一次工作坊(共5次)


内容设计与主持:丁博


联合主办:媒介实验室、议题社


活动形式:ZOOM或其他线上工具


参与说明:


1. 本次工作坊并不是一次课程,而是围绕下文所述主题所进行的一次集体研习。组织方也会作为探索者(而不是教导者)参与进来。同时,我们更希望每位参与者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讲述者和彼此的引导者。


2. 参与者此前对 Web 3 技术的了解程度并不是报名的硬性要求,我们期待参与者有自己的研究兴趣,对技术不发怵,并对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有自己的看法。


3. 研习将可能涉及比较多的线上资料,同时所有集体讨论也都将在线上进行,请参与者自备良好的网络环境。


4. 参与者需要有基本的英文阅读(或熟练使用辅助阅读工具)和科学上网的能力,我们也鼓励参与者之间的各种互助。


报名方式:请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问卷报名


报名与录取说明:


1.请填写在线表单并回答其中的问题,你的作答内容是能否参与的唯一标准。

2.提交报名表后,我们将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回复确认,请留意收取邮件。

3.确认获得参与名额之后,我们将向你收取 100 元的参与费用。

4.如需申请在活动结束后退还参与费用,请在报名时一并提交费用退还申请。提交申请后,如果满足全程参与、有突出贡献的情况,我们将退回100元参与费。

5. 报名费用退还申请截止时间:5月23日。


活动形式:


1.报名完成并确认名额之后,参与者将收到进一步的活动指引,并将受邀加入讨论群。

2.活动由 1 次介绍会与 4 次研习工作坊组成,每两周举行 1 次。活动平台为 ZOOM或其他线上工具。

3. 在每次工作坊之前的两周时间里,针对每次研习的主题,参与者将自由组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分别对主题内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材料的搜集、整理、研读与小组讨论,并在工作坊中以小组为单位对各自研习的成果进行分享。每期研习的最后,我们都将集体对当期主题进行综合的讨论与梳理。

4.活动期间,我们也将不定期组织内部的非正式交流会,仅限工作坊成员参与。

5.每次线上研讨均对所有观众开放旁听和 Q&A 环节,对此工作坊感兴趣的观众也可以持续关注之后发布的活动信息。


主持人的话

19 世纪中期,托克维尔在反思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曾说,「每一次(革命)在开始的时候,都希望去追求去中心化……但到最后却总是反而拓展了中心化。开始的时候,人们追随的是自己的原则;最后的时候,人们遵循的却是自己的习惯、热情和权力」。托克维尔认为,不管立法者的表态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中心化,他们真正的诉求都只是自己的权力和任期,所以「那些号称反对中心化的人,并不真的想要摧毁中心化,因为他们要么掌握权力,要么指望着获得权力」。


托克维尔的论述,指向了政治的去中心化实践中的经典困境,也即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以及价值原则与实际利益之间的矛盾。几百年来,无数人都试图提出解决方案,但诚实地说,这个老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被解决。


今天,关于「去中心化」的讨论似乎都集中在了所谓的「Web 3」领域:如果你在学术引擎里搜索这个关键词,那么最前面的结果几乎都是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论文。甚至在图库网站 Unsplash 上,「去中心化」这个关键词返回的结果也全是虚拟货币的符号。


图片网站Unsplash 对“去中心化”的图示


然而,去中心化真的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么?实际上,在政府之外,上述那些政治上的矛盾同样无处不在,Web 3 技术真的可以解决这些矛盾么?这些都是有待解答的疑问,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很多关于 Web 3 的讨论中,却似乎已经将「应用 Web 3 技术」与「实现去中心化」直接等同起来。更重要的是,即使 Web 3 真的是一条值得尝试的去中心化路径,我们也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去考量其效果及其可能的代价。


本次工作坊,正是基于上述观察而发起的一次召集。我们希望邀请对「去中心化及其技术路径」感兴趣的朋友,及其那些曾经因为技术壁垒而无法参与到这一讨论、但却对技术及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研习、探讨这一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能为彼此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并帮助大家主动参与到与这一议题相关的社会对话(social discourse)中去。


我们不是 Web 3 技术的鼓吹者,但也不是其反对者。当下的社会环境确实急迫地在召唤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我们也对 Web 3 带来的可能性非常关注。但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任何未经严肃审视的可能性都同样可能带来灾难,而我们所希望的,正是引入更多的讨论和不同的视角,来对这一技术领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坦诚地说,这次工作坊虽然只能是一个 baby step,但我们希望能从这里开始,慢慢走向成熟。


如果这也是你感兴趣的方向,很希望能在活动中听到你的声音。



内容简介


#1

开篇介绍与讲座

从政治的,到技术的,再回到政治的

——去中心化与技术治理的迷思


一直以来,「去中心化」都是一个反义词,只有在与「中心化」这一概念进行比照的时候,才会显露其自身的轮廓。然而,在轮廓之内,它的面目却还是模糊不清,以致于总是不断地被各种项目所征用,沦为一种进步主义的虚指和对真正问题的掩盖。


在政治上,去中心化连接着分权思想与不断演变的自由主义实践;在技术上,它又启发了互联网的设计与当下如火如荼的 Web 3.0 转型。但实际上,作为一种理想的去中心化从未在现实中得到过实现,同时更重要的问题似乎是,去中心化真的理想么?


在此次讲座中,我将简要地梳理围绕在「去中心化」之上的种种矛盾,以解开「去中心化」在政治与技术方面所遭遇的「双重误解」,并重新把目光聚焦于「去中心化」背后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之上。特别地,此次讲座还将以去中心化在当下各种 Web 3.0 项目中的表现为例,对这一概念在实践中的技术路径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主题研习第一期: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机制

如何设计又是如何生效/失效的?

互联网是人们试图通过技术去实现去中心化理想的一次早期实验。在本期研习中,我们将回顾互联网先辈们对这一实验的设计与构想,也将通过对互联网发展历史的梳理,去揭示这些构想在现实中是如何生效或失效的。

#3

主题研习第二期:

Web3 之基础技术:区块链、

加密算法、分布式结构、智能合约

本期研习将主要梳理 Web3 技术的各种常见的应用方案,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应用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去强调”去中心化“。我们将试图回答去中心化在这些应用中是如何被设计的,并借助之前研习所获得的视角,对其实际作用和效果进行评议。

#4

主题研习第三期:Web3

之应用方案:DeFi,DAO,dApp

本期研习将主要梳理 Web3 技术的各种常见的应用方案,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应用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去强调”去中心化“。我们将试图回答去中心化在这些应用中是如何被设计的,并借助之前研习所获得的视角,对其实际作用和效果进行评议。

#5

主题研习第四期:Web3 之综合讨论

Web3常常被视作是对Web2 中出现的问题的一次修正,但它是否真的完成了这一任务,仍然需要进一步讨论,这也是最后一次研习的核心内容。此外,我们还将借助之前几期研习所建立的基础,一起讨论 Web3 真正有意义的发展方向可能在哪里。


关于主持人


丁博的实践围绕着具身性经验、技术媒介化与替代性的生产方式展开。近年来,他尤其关心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变甚至取消了问题本身,并试图重新组织提问,揭露技术背后的政治性以及代码的律法性。丁博是「议题社」的主理人,也是「审辨技术索引与数据库」的主编,该数据库整理了技术作为一种表达媒介的可能性以及技术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影响。

关于议题社


议题社是一个意气用事但又深思熟虑的行动计划,这份计划敦促我们直面复杂而多变的当代社会,并引领或参与到那些正在发生的动态之中。议题社以种种议题为引,试图通过真诚对话和趣味革命来创造智性的空间。我们相信,思考与实践、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将带来新的希望。

 https://linktr.ee/topicsociety


关于媒介实验室


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于2019年筹备,2021年12月正式成立。目标是思考在技术加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以媒介、技术的角度重新思考艺术语言和传统,发展技术与艺术的新视野,以排演和思辨的方式去实验数字媒介如何构建新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想像。

https://medialab.timesmuseum.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