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丁宏 | 从涅涅茨人的厕所开始,聊聊田野调查的那些事儿

文汇学人 2022-01-17

图源:百度百科

涅涅茨人——驯鹿者


涅涅茨人是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土著居民,自古以养鹿、捕鱼、狩猎为生。一年当中,他们有260天生活于冰雪之中,是北极冻土带驯鹿牧民,他们每年进行游牧之旅的长度几乎为世界之最,具体的长度则要看驯鹿的最佳食物补给点的位置。他们追寻着维持他们所有一切的动物——驯鹿的踪迹迁徙,这种动物为他们提供了一切文化的基础:服装、住房、食品、运输和身份标识——他们是驯鹿者。



早晨起来已经近10点。瓦西里的母亲早就起来了。她穿着鹿皮缝制的衣服,戴着同样质地的帽子。这种衣服没有扣子,对襟,腰间系一条腰带。这是涅涅茨人的传统服装,通常用整块鹿皮缝制而成,毛里皮面,男人们会在腰带上别着短刀及熊牙等饰品。


在帐篷前忙碌的主要是妇女,她们拾柴,或到水塘中取水。附近不远处一群鹿悠闲地吃草——这是我到北极后看到的数量最多的鹿群,有几百只之多。但瓦西里告诉我,这些鹿只是用来运输的,大群的驯鹿是在牧场。涅涅茨人驻地没有厕所。瓦西里的母亲让我往远处走,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就可以随地“解决问题”。但由于营地恰恰建在高处,所以我已经走出很远了,还是能够看到营地帐篷冒出的青烟。好在这时莉玛也出来了,她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蹲了下去,于是我知道自己也不需要再往远处走了。


接着去水塘洗漱。水塘在“厕所”的另一个方向,走到那里大约用了十几分钟。几个涅涅茨儿童在水边戏耍,看见我过来,一个小女孩主动为我拎水桶。她在小学读书,用俄语跟我交谈,但另外两个尚未上学的孩子,则不太会讲俄语。


吃过“早饭”,我与萨沙到涅涅茨人家送药。


每个见到萨沙的人都与他打招呼,当然我也是被关注的对象。这里的涅涅茨人看上去非常平和,热情接待我们,端上茶水、糖,并请我们用餐。萨沙把药装在一个个小袋子里,分别交到每一家的女主人手里,并耐心讲明每一种药的用途。这些药都是常备药。这里出去看病很不方便,最近的医院是在卡宁政府所在地涅西。所以萨沙带来的药对当地人来讲还是非常必要的。圣彼得堡大学从去年开始来这里考察,他们知道当地人最需要什么,所以在经费计划中列入了买药一项。我认为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民族学学者,我们经常进行田野考察,但我们在不断索取资料的过程中,是否也能够为地方做一些最实际的事情呢?当然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所研究地区带来益处,但似乎这样的理想总是停留在我们论证课题的“意义”栏中,我们的成果的最直接功用,就是成为我们获得职称、待遇、职务的“硬性指标”。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俄罗斯的民族学学者,看病送药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我们既然暂时没有能力实现宏伟蓝图,那不如就从小事做起,最起码不要让我们的田野工作给人以“扰民”的印象。


丁宏(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文章原题为“北极田野笔记”


选自郑少雄、李荣荣《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商务印书馆,2016)


编辑:温弟



更多相关阅读


11·19 | 出恭图赏英国工人阶级为什么喜欢读古典学
讨厌摄影术的波德莱尔到底留下了多少张照片?
那个年代的穷学生喜欢去东来顺
北京冬日澡堂风情俾斯麦与福尔摩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连连看
唐圭璋诞辰120年 | 论梦窗词《天书奇谭》里漫天遍野的蝗虫如何被消灭
巴尔舍夫斯基回顾中美入世谈判:我们都想得到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但起码你得有一辆到达那里的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