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蒋卫阳 传媒评论 2021-07-16

挟风带雨,区块链来了。它的一举成名天下知,与近年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火爆一时密不可分。海内外市场对虚拟货币的炒作,扩大了区块链的名声,却也给正确认识区块链带来了误区。事实很简单,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诞生,只是区块链作为一种底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打一个粗略的比喻,譬如树根与树叶,光看叶子并不能知道树根有多发达。

区块链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在其出现以后,现在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一下子变成了“传统的”。

从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来看,它似乎也确实担得起这样的名头。因为现在的互联网虽然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传递和共享问题,但对价值的转移却没有多大的帮助。比如常见的汇款转账,这些价值信息的传递依然需要依赖第三方来作征信中介。换句话说,你汇款给别人,或别人汇款给你,依然要有银行等中介机构来“鉴证”,否则,你们之间就可能存在信任问题。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这账算得准不准,不能以你或其它交易方的认识为准,而必须有银行等中介机构的介入,才能比较完满地完成交易。

而区块链技术类似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数据库可以看成是一个大账本。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账本中记账,而账本的内容会发给每一个人备份。它具有公开透明、难以篡改、不依赖中介机构的特点,假如每个应用者那里都有了一个同样的账本,按网络的海量节点,要造假都难,因为如有人篡改信息的话,其他人的眼睛都盯着呢。这就为类似金钱那样、通过互联网以数字形式的价值传输创造了条件。

一句话,传统互联网(相对于区块链)解决了信息传递的效率问题,而区块链则进一步解决了价值传输问题,这种影响当然是深远的。原因很简单,很少有哪个行业不存在价值传输的问题,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先声夺人,只是金融等领域较早认识到区块链在价值传输方面的优势而已。未来区块链影响的领域是广泛的,而传媒业就是被认为可能较快受到影响的行业之一。


应用环境东风劲吹

当然,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底层技术,其创新性虽然难以否认,但在应用方面,社会认识还不统一。

对于区块链这一新兴事物,各方有关人士的意见相差较大。唱衰者直斥现在的区块链投资“浮躁”“疯狂”,认为现在的区块链投资大多是泡沫,并且质疑区块链的应用是否能够落地;看好区块链的投资人则认为,区块链重构了生产关系,和人工智能一起构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有人持观望态度。但不论看好唱衰还是观望,区块链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已经无法让人忽视。

有观点认为,区块链自身发展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

酝酿期。2009-2012年,经济形态以比特币及其产业生态为主。

萌芽期。2012-2015年,区块链随着比特币进入公众视野,新生的钱包支付和汇款公司出现,区块链经济扩散到金融领域。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不断。区块链技术从比特币系统中剥离出来。

发展期。2016年开始探索行业应用,出现了大量区块链创业公司。2017年ICO(指企业或非企业组织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发行代币,向投资人募集虚拟货币的融资活动)的火热让区块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种阶段划分可聊备一考。有目共睹的是,2017年似乎是区块链应用开始广为世人瞩目的元年,像微软、腾讯、百度这样的海内外科技巨头,纷纷试水区块链应用及产品。在美国股市,迅雷等互联网公司宣布应用区块链技术后,股价应声大涨;在国内股市,一些上市公司今年初以来也曾出现过区块链热。

这些海内外企业的区块链应用,很多集中在金融、物联网领域;相形之下,今年2月,拥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的柯达,宣布发起的区块链业务,似乎与媒体的传播应用关系更接近些。柯达使用区块链技术,为数码摄影创造一个新的平台,同时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柯达币(KodakCoin)。柯达币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代币,在柯达公司新推出区块链技术支持的照片所有权管理平台KodakOne中流通。这对保护摄影者的相片“专利”,不啻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KodakOne将为摄影者提供分布式的照片所有权数字账本,使得照片在被使用的同时,摄影者马上可以知道自己可以得到多少报酬。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到媒体,过去一些摄影记者常抱怨的照片被无偿“复制、粘贴”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柯达的区块链业务,显示了媒体业应用的一种可能场景,尽管它还是初步的,但市场对此的回应是热烈的,该业务宣布当天,柯达股价便大涨119%。

正朝着创新强国迈进的中国,在区块链领域,动作一点也不慢。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已将区块链技术列为战略性技术,特别提出加强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构筑新赛场先发主导优势,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的创新研究。工信部也在2016年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白皮书》,并在其后表示,将成立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区块链也成为一些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之一,专家就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监管水平;出台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标准,规范相关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制定区块链技术及产业发展专项战略规划,推动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相结合,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相互融合发展等,提出了积极的意见。

就目前来看,区块链进入媒体业的大环境已经具备,国内外一些行业的先期应用也为媒体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央媒动作先声夺人

对于区块链技术引发的互联网创新发展,包括央媒在内的许多国内媒体都给予了积极关注。

今年两会前夕,人民日报以近乎整版的规模刊登《三问区块链》《抓住区块链这个机遇》两篇文章,在肯定区块链在降低信息价值传输成本、建设价值互联网等方面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人民日报的文章强调,区块链不是万能的,有很多适用条件,目前底层技术还不太成熟,整体行业还处于行业发展早期,社会级别的大规模应用仍需时日。这可以被视为对区块链现象较为权威的评价。

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新华社也发出了“三问”:区块链会成为新风口么?区块链具有颠覆性么?区块链究竟和你我如何相关?相关文章指出:“一切要看未来发展,无论是区块链,还是其它技术的演变都充满机遇与挑战,也蕴含无限可能。例如在安全性上,很多专家提到量子技术,尽管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基于量子纠缠实现的加密,带来的变革注定是巨大而又深刻的。”

近年来在媒体融合方面走在前列的浙江日报,也较早对区块链进行了聚焦,该报曾专访了国内最早的区块链资讯企业巴比特的CEO。

从媒体业追踪区块链的情况看,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内容建设。像央媒与地方党媒的相关宣传报道就属于此类。因其严肃媒体的属性和权威性,形成引领社会认识的舆论氛围。人民网还专门开通区块链频道,追踪区块链发展新动态,荟萃专家学者真知灼见。

而创办区块链新媒体,一时也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络现象。目前这方面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主要来自科技、财经类媒体的布局,如钛媒体上线“链得得”,腾讯科技推出区块链账号“区块链探长”,36氪App上线区块链栏目。

在国外,一些互联网科技公司、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媒体人,转身拥抱区块链,也成为热潮。今年2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副总Jarrod Dicker跳槽加入区块链媒体初创公司Po.et出任CEO,一度成为业内讨论焦点。

从事创投科技媒体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区块链媒体大致分为科普类、测评类、咨询类和行业分析四大类,而以咨询类为主。一些区块链媒体已引起资本的关注,并拿到了融资。区块链媒体巴比特就曾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这也是近期区块链媒体中融资额较高的一家。

另一方面,是区块链技术本身在媒体行业内的应用。早在去年3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便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CCIAPCB)联合举办区块链技术融媒体应用合作交流会,倡导在版权保护、企业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这是央媒第一次对媒体区块链项目进行探索。当年6月9日,首届中国报业版权大会发起倡议成立中国数字内容区块链版权联盟,致力于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可信的、可追溯的数字版权内容流通生态。

人民网总裁叶蓁蓁今年3月在人民创投主办的“链·未来,2018春季区块链技术论坛”上,透露人民网布局区块链蓝图:一是体现主流媒体的担当,为业内提供真实、权威的新闻资讯,为监管机构提供决策数据和政策参考,促进区块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扎实推进技术研发,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与人民网主营业务结合的有效路径,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实用产品;三是务实搭建开放平台,连接行业资源,布局优质项目,探索产业发展,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进步,促进区块链造福人民美好生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网旗下专注于创业与投资的权威门户人民创投,是一体两翼的格局,既发起人民网文化产业系列基金,也开办了人民网创投频道。其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基金重点的投资领域中,区块链技术应该说也是有着广阔的应用方向。在未来,人民创投将与行业同仁展开全面合作,在区块链的技术与应用中发现并培育优质项目。


媒体业态或迎变革

对于媒体业来说,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改变传统的媒体业态。而从目前来看,比较直接的影响有:

1.真正实现版权为王

区块链具有的三个显著特点: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可为新闻作品跨平台的版权交易和数据增值服务提供可靠保障。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不少传统纸质媒体的新闻作品、评论及文章,都有电子化方式呈现,这方便了相关内容的传播;但同时,对 “搭便车”的侵权行为却防不胜防;有的侵权者甚至进行内容篡改,歪曲了原作的意图,给相关新闻媒体带来不必要的声誉损失。

保护新闻作品的版权利益,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现在可利用区块链的底层技术架构,来完成全网侵权监测系统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识别侵权行为。还可构建版权自助交易平台,使记者、通讯员和自媒体撰稿人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作品的版权收益。

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一整套追踪新闻来源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媒体信源认证。目前,日本Tech Bureau公司提供的私有区块链技术发展平台“猕讯”(Mijin),正计划为美国媒体引进区块链技术。该软件将密钥权限授予主管、发言人或相关机构负责人,而记者仅有采写权限;记者采写的内容不能被私自修改,即使数据被修改过,其历史记录也可以追溯;使用“猕讯”发布的新闻在被加密的同时,共享到多台个人计算机上,第三方机构很难进行篡改。

2.极大推动内容生产

区块链技术将会带来媒体角色转换和职能的转变,使媒体的组织结构真正实现扁平化,从而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区块链技术使社会平台中的内容生产者能够通过智能合约直接对自身生产的内容进行定价,获得相应的打赏费用和内容订阅费用,形成一种新型的内容付费形式,从而调动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这是一种从技术角度解放内容生产力的新路径。

对于媒体来说,依托区块链网络,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虚拟编辑部也不是梦想,这样可实现内容资源的全球化利用和集约开采。媒体还可通过区块链数字认证搭建社群媒体平台,将“UGC”(用户生产内容)变为“PGC”(专业生产内容),降低新闻线索搜寻成本和新闻采编成本;并在媒体私有区块链网络上实现新闻线索协同记录、新闻线索共同分享和采编前后方实时沟通,建设全程透明的“流水线”工作协同平台。

区块链的“代币”机制还使新闻“众筹”成为可能,记者可以根据公众之需生产新闻。

3.有效管理数字资产

凭借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签名(ECDSA)和哈希算法,能够完成对新闻作品版权的精准跟踪,从确权、用权、维权三个环节完整记录新闻作品版权流转过程,从而解决了媒体无形资产确权和价值评估问题。媒体的新闻作品、文学作品、摄影作品、创意设计作品,乃至用户浏览数据、互动评论内容,均可作为数字资产获得融资回报。媒体还可以通过股权众筹模式,进入文化金融市场,提供文化创意版权作品的登记、注册、交易服务。

国外的Blockai、SingularDTV以及国内的亿书、纸贵、原本、版权印等,围绕数字版权保护推出了一系列应用。前段时间上线的“版全家”应用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加固技术,提供版权登记、转授权合同备案登记、版权检索、版权交易、版税结算、侵权举报和维权申诉等一系列服务。

4.精确统计广告效果

进入工业 4.0时代,定制化和智能化生产成为主流,这使得传统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方式不再有效;而面对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企业也需要更为有效的传播方式进行宣传,并知晓精确的传播效果。因此,基于用户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的精准营销和广告的精准投放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区块链技术依托智能合约功能,能够实现用户注意力的量化,从而实现用户注意力经济的结算和变现。

美国媒体巨头康卡斯特公司已计划于今年推出一个区块链驱动的工具,旨在使数据所有者分享其资产且无需交给第三方,简化数据共享过程,能够实现基于不同数据池开展可寻址广告活动,使相关企业真正获益。

另外,区块链技术在公益募捐、新闻投票、网络问政等方面也可有广泛应用。瑞信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区块链真正成熟要等到2025年。而2018年将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一年,一些行业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将投入生产,对于区块链技术如何驱动媒体行业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人们将拭目以待。(来源:传媒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