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我在天目新闻做科技报道

曾杨希 传媒评论 2023-03-14



全文共3336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曾杨希,1990年生,四川成都人。浙江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浙江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2013年7月进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从事采编工作。先后在钱江晚报、浙江在线、浙江日报、天目新闻等平台工作。参与采编的《“习马会”专题报道》获浙江新闻奖新闻网络作品类一等奖。曾获评世界互联网大会好记者、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先进个人等称号。2021年初起,担任天目新闻“天目Tech+”工作室主编。擅长报道策划、视频拍摄、剪辑、文字、出镜、直播等。

一支笔,一个采访本,是纸媒记者曾经的“标配”。自从8年前进入媒体行业以来,我就在这样的“标配”下工作着,成长为一个专注于写稿的文字记者。


但今天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网络与手机不断霸占人们注意力的时代。随着历史发展与环境变化,对新闻传播而言,仅靠笔和采访本的方式,不那么“灵”了。


近几年,我所在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积极谋转型、促发展,推出了以短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新媒体平台天目新闻。作为其中一员,我学会了拿相机、剪片子、出镜,甚至走进直播间,成为天目新闻旗下孵化的12个工作室之一“天目Tech+”的主编,专注于用全新的方式呈现科技报道。


1

从“写”到“拍”  积极“拥抱”短视频



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短视频随着国内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崛起,快速霸占公众手机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占网民整体的87.0%。


2019年10月,以1分钟左右短视频新闻为主打形式的浙报集团天目新闻正式上线。该平台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致力于讲好浙江故事、长三角故事、中国故事。

我加入了天目新闻,工作内容从“写稿子”变成“拍片子”,拿起相机与话筒,启程短视频采访与制作。


这是一种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体验。“写稿子”时,采访有时可以通过电话采访或文字采访获得回应,成为写稿凭据。“做片子”则需要画面,必须获取现场素材。


采制过程中,短视频从提纲开始,就要考虑拍摄的内容、角度、人员,也要考虑如何在1分钟左右时间里既讲清新闻要素,又做到有重点且耐看。


短视频制作,一切需要从头摸索。天目新闻平台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采编人员都重新学习了拍摄和剪辑技能,并迅速转换思路,将其应用在工作过程中。


以我一直专注的科技领域为例,2019年12月,浙江省内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研发出人工智能系统“墨染”,在电脑屏幕上点点鼠标,仅用毫秒系统就能自动创作一幅山水长卷。


得知这一成果进展,我带着相机第一时间赶往之江实验室一探究竟。以往,这大概能呈现为一篇千字左右的文字稿。而通过短视频,我则用镜头说话,从“墨染”系统“一秒成画”的镜头切入,再结合科研人员灵动的演示与解读,配以适宜的音乐将成果呈现。“墨染”在计算机屏幕上水墨淋漓、泼洒自如的“作画”过程显得更加生动直观。


加入天目新闻伊始,我就结合科技新闻热点,做了许多短视频报道。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凭白内障防治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我采发了《白内障精准防治 浙大二院姚克团队为“看得清”保驾护航》。疫情背景下,科技力量在防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采发了《“硬核”武器有哪些 看看浙江数字化抗疫中的科技力量》《浙企研发出可替代“熔喷布”新材料 制作的口罩可反复使用10次以上》等大量稿件。


2

成立工作室  加速迈向全国化



进入天目新闻之前,我做科技报道有一段时间了。转向新的平台,我不断问自己,应该如何在擅长的领域内出新出彩?


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2021年1月,经过自主申报,天目新闻同意成立包括“天目Tech+”在内的12个内容线工作室,专注于科技、时政、经济等不同领域,我成为“天目Tech+”工作室主编。


工作室定位为专注报道前沿科技。“天目Tech+”名字中,“Tech”是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意味着我们要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关注科技领域,可以“+科技热点”“+科技工作者”“+大国重器”等,尤其是信息技术、空间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技术应用。


在呈现方式上,短视频是工作室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同时为了做得更好,科技方面的图文也没有偏废,工作室通过丰富的呈现方式,以解析科技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天目新闻自成立开始,就秉承“全国化、视频化、市场化”理念。工作室成立后,科技报道迎来更广阔的天地。我越来越多地走出浙江,去到全国各地,记录科技的发展,也展现浙江媒体的风采。


新冠疫情之下,上海同济大学科研团队花费一年时间研发出扎针穿刺机器人。工作室第一时间联系上项目负责人,赶到上海与他进行了面对面采访。这位负责人年龄未满35岁,并且入选了2021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在采访过程中,他对长三角科研环境赞不绝口。我们的报道不仅让更多人看见了这项成果,认识了这位长三角科研领域的新生力量,也让更多人听见了青年科学家的“心声”。


此外,作为天目新闻的工作室,为了契合平台面向全国的定位,我们基本做到全国科技大事不缺席,而这在过去并不常见。


以航天领域为例,2021年以来,中国航天大事、喜事颇多。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开实质性一步,先后发射了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等。在这个过程中,工作室不断突破,刊发了系列报道。


如针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我们联系采访了中国航天领域的火箭设计师,也是航天领域科普工作者钱航,制作了解读视频《#天目Tech+#天舟二号发射在即 这个“快递小哥”有何作用?》,还现场采访了在海南文昌的航天爱好者,制作了短视频新闻《我国空间站首单“太空快递”开始派件 现场追箭者:国力昌盛 内心澎湃》。今年5月,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降落火星,受到全球关注。工作室也联系了天问一号火星车有效主载荷设计团队,采访了火星探测背后的故事,制作了《#天目Tech+#对话天问一号有效载荷设计师舒嵘:国家强大才有实力支持深空探索》等稿件,被微博、腾讯、优酷等平台广泛转载,不断提升媒体影响力。


3

走进直播间  不断开拓新“疆域”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特别,它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利,人民赖之以富。


在追逐科技视频化报道的同时,我还在思考,如何生产有自主品牌和影响力的科技内容。


我认为,要把科技内容做得更好,不仅要关注成果,也要关注成果背后的因素。例如,关注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他们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


作为关注科技领域的媒体人,理应传递他们的声音,让公众感受到中国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勇于奉献、积极奋斗的精神。


2021年上半年,在天目新闻平台支持下,“天目Tech+”工作室发起了一个全新的科技沙龙——《格物沙龙》。


《格物沙龙》的定位是聚焦前沿热点领域,邀请主流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做客直播间。通过当下互联网最流行的传播形式——直播,凝聚和影响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跨界沟通的桥梁,做好大众科技传播。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科技领域的重要议题。2021年5月,《格物沙龙》第一期邀请到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碳中和报告组专家樊炜,我与他围绕碳中和的海洋人工上升流方案进行了1个小时的直播对话。


直播过程中,我们还邀请了6位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的青少年参与,让他们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增加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此外,《格物沙龙》还不断拓展分发渠道,这一期还在权威科技商业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落地中国的学术直播平台“络绎学术”进行同步分发,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前不久,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科学家们在极地洋中脊海底探测上取得重大突破。《格物沙龙》也第一时间邀请到3位重磅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李家彪,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首席科学家助理丁巍伟和张涛,做客直播间。


直播过程中,科学家们回忆着科考经历与北极见闻,氛围轻松愉快,内容振奋人心。


在打造《格物沙龙》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做好科技报道,除了内容本身,还需要勇于创新,兼顾方方面面。无论是嘉宾邀请、内容策划、直播间布置,还是主持工作……我事事亲力亲为,不断突破自我。


在自主品牌内容建设过程中,作为天目新闻的一员,我们不断拉近着科技与大众的距离,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网络传播现象与应对策略

我们常说的新闻稿的“节奏”,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 ▏我怎样在前方报道东京奥运会

《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这条二次传播稿缘何成为爆款

走出“流量陷阱”,浙报集团天目新闻客户端竖视频变现对策

数字化能力跃升,让新文化报道“翩若惊鸿”!

新闻报道中的人物称谓怎样使用才合适?这篇文章为你细细分析

会议报道绝对是富矿,融媒体时代你更应当让它出圈出彩!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来看看!她打理的《小时人物》,怎样在人山人海里找到那个TA

我和党媒的情缘⑫|荣获中国新闻奖的这位卫视女记者有个心得:思想向上,心沉基层!

一场评选活动为啥能摘得浙江新闻奖?除了坚持16年?

新媒体作品,如何冲击好新闻奖?专家总结:要抓住这五个关键词!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如今的报社时政记者,都需要配备怎样的武器库?

以《央视新闻》记者王冰冰为例,看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网红记者”的打造

浙报《深读》 唯深耐读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cmpl@8531.cn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


欢迎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