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岁|从18岁骚年到油腻中年,原来是肠道微生物让你不同!

2018-01-01 转化医学平台

引言

这两天的朋友圈已经被18岁刷爆,人人都想从油腻的中年变成充满青春、稚嫩的18岁,但是,hold on,从科学研究的一个小角度来观看一番,就已经非常明了——油腻中年,你已经回不到青春骚年!因为你的肠道微生物不答应。这里,我们将奉上2017年肠道微生物影响健康、寿命、免疫系统等的重磅研究!


点击进入2017《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年度十大文章评选


都在朋友圈赛自己的18岁,一大波中年朋友们尤其喜欢赛,看来,每个中年都有一个18岁骚年梦!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的18岁与油腻中年的巨大不同呢?除了人生际遇的不同,我们则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看。事实上,从18岁到中年,最本质的变化乃是时间的变化,这实际上是一个人体随着时间而衰老的过程。而油腻中年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健康问题也逐渐显现。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对于油腻中年堪称毁灭性打击。因此,油腻中年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问题。但是,是什么导致这些健康问题的呢?

原因肯定是多种多样,然而,肠道微生物作为人体“第二基因组”,无疑,在人体衰老、健康方面,甚至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肠道微生物无疑是2017年医学生物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可以与肿瘤免疫疗法、基因编辑技术并驾齐驱的2017年“三驾研究马车”,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Cell》、《Nature》、《PNAS》等杂志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均证实肠道微生物在肿瘤、肥胖以及寿命等方面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在这里将盘点一下这几个方面的2017年重磅研究



1

肠道微生物与寿命


4月发表在CellHost & Microb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肠道微生物在小鼠体内可引起与衰老相关的炎症和过早死亡。老年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失衡可能导致肠道渗漏,向体内释放引发炎症的细菌产物,进而损害免疫功能和减少寿命。(题目:Age-Associated Microbial Dysbiosis PromotesIntestinal Permeability,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Macrophage Dysfunction)

8月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由肠道细菌产生的一类被称为吲哚(indoles)的化合物能够帮助线虫、果蝇和小鼠延长健康寿命(healthspan)。(题目:Indoles from commensal bacteria extendhealthspan)

9月,发表在mSphere上的一项研究,中国与加拿大合作的一项大型微生物研究发现,健康老龄化和健康的肠道微生物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联系:非常健康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拥有一个“年轻”的肠道微生物。(题目:The Gut Microbiota of Healthy Aged Chinese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Healthy Young)



2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

1月Nature Medicine发表论文提出动物实验显示,肠道细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可以抑制和持久改善肥胖和糖尿病(doi:10.1038/nm.4236),接种灭活后的菌群可有效果。

4月ScientificReports论文指出血清中高浓度的吲哚丙酸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而吲哚丙酸是肠道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人体可以通过高纤维食物增强吲哚丙酸的产生(DOI:10.1038/srep46337)。

5月Nature Medicine发表论文指出二甲双胍通过促进了细菌Akkermansia和Bifidobacterium的生长达到降低血糖效果。(DOI:10.1038/nm.4345)

6月19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中,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团队首次揭示了中国人肥胖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现一系列丰度显著异于正常人群的肠道共生菌。(题目:Gut microbiome and serum metabolomealterations in obesity and after weight-loss intervention)

6月20日,发表在Cell Reports的上的这项研究发现了肠道细菌代谢与肥胖之间的生物学联系。研究表明,阻止特定的肠道微生物途径可以预防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并使脂肪组织变得更具代谢活性。(题目:The TMAO-Producing Enzyme Flavin-ContainingMonooxygenase 3 Regulates Obesity and the Beiging of White Adipose Tissue)

9月,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小组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主要是肠道中带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产生鞭毛蛋白或者脂多糖等物质,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可以促进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对膳食脂肪酸的摄取,以及脂肪的储存。(题目: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regulates bodycomposition through NFIL3 and the circadian clock)

10月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这样一篇有意思的研究。为什么剖腹产会增加肥胖风险?科学家们认为,这与肠道微生物有关。(题目:Increased weight gain by C-section: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primordial microbiome)


3

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


1月Hepatology杂志发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论文指出粪便菌群移植(FMT)可以诱导相当一部分长期抗病毒治疗后仍为持续的HBeAg阳性病例的HBeAg清除(DOI:10.1002/hep.29008)。

8月Science论文指出肠道细菌通过消化膳食纤维产生的副产物(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与为微生物消化膳食纤维造成的厌氧环境共同协助肠道细胞维持肠道健康(DOI:10.1126/science.aam9949)。

8月Science刊载动物实验证据表明肠道罗伊氏乳杆菌通过代谢色氨酸产生3-吲哚乙酸,从而增加肠道上皮内耐受性的T细胞(CD4+CD8αα+)产生,降低肠道炎性反应,从而总体降低炎性肠病的发生(DOI:10.1126/science.aah5825)。


4

肠道微生物与免疫


1月JCEM论文指出1型糖尿病可能与肠道炎症和细菌密切相关,1型糖尿病患者与未患糖尿病的正常人以及腹腔疾病患者在消化道炎症以及肠道细菌构成方面存在差异(DOI:10.1210/jc.2016-3222)。

7月JCI文章指出肠道常见的细菌分泌的两类蛋白质(GNS和FLNA)能够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GNS以及FLNA两类蛋白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自体抗原物质,均能够引发T细胞与B细胞的免疫反应(DOI: 10.1172/JCI93450)。

8月Science论文指出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是可以调节特殊免疫细胞的肠道微生物,且色氨酸是辅助有益菌发挥重要成分(DOI: 10.1126/science.aah5825)。

9月PNAS论文指出生活在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等环境因素或能影响个体1型糖尿病的发生,通过修饰肠道菌群或有望治疗1型糖尿病(DOI: 10.1073/pnas.1705599114)。

9月PNAS另一篇研究指出人体发育特定阶段肠道微生态的紊乱可使得机体抵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机制(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失去效果,从而引导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DOI: 10.1073/pnas.1712280114)。

11月Cell发表论文指出将野生小鼠肠道细菌移植给实验室“无菌”小鼠后,可显著降低实验系统炎症,提高流感病毒感染的生存率,提升结肠肿瘤(炎症或突变导致的)的抵抗力(DOI:10.1016/j.cell.2017.09.016)。

11月Nature发表斯坦福大学的论文,指出肠道中存在的生孢梭菌通过代谢色氨酸产生吲哚丙酸(IPA),改变血液IPA浓度,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和整体健康水平(DOI:10.1038/nature24661)。


5

肠道微生物与肿瘤


4月,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这篇论文中,来自英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发现,癌症药物的活性变化取决于生活在肠道内的细菌种类。(题目:Host-Microbe Co-metabolism Dictates Cancer Drug Efficacy in C. elegans)

8月,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于君教授带领团队与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将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给了有癌症发生条件的小鼠,结果发现,这推动、促进了小鼠肿瘤的出现。(题目:Gavage of Fecal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Colorectal Cancer Promotes Intestinal Carcinogenesis in Germ-free andConventional Mice)

10月,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这篇最新论文中,来自美国NIH的科学家们报告称,被移植了野生小鼠肠道细菌的实验室小鼠不仅能够从致命的流感病毒感染中幸存下来,还能比只拥有自己肠道细菌的实验室小鼠显著更好地对抗结肠直肠癌。(题目:Wild Mouse Gut Microbiota Promotes HostFitness and Improves Disease Resistance)

11月Science杂志在同一天发表两篇重磅论文,来自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们都证实:肠道细菌与这几年颠覆癌症治疗的抗PD-1免疫疗法的疗效密切相关。之所以说这两项成果意义重大,是因为它们将为改善癌症免疫疗法提供新的方向。(题目:Gut microbiome influences efficacy of PD-1–basedimmunotherapy against epithelial tumors;Gut microbiome modulates response to anti–PD-1immunotherapy in melanoma patients)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转化医学平台整理、编辑,本平台仅作科学传播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


点击进入2017《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年度十大文章评选

还可以参加抽奖哦!!!


《往期精彩》

顶尖期刊《Cell》重磅研究|肠道微生物显著影响脑部关键免疫细胞!

质子治疗肿瘤新时代!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杂志全方位评述质子治疗肿瘤!

惊艳!《自然》2017年度科学美图!

重磅盘点|《自然医学》2017医学八大主要进展!免疫治疗及肠道微生物入选!

《自然》《Science》黑科技单碱基编辑技术会是下一个生物医学科研和应用金矿吗?

里程碑!基因治疗,未来已来:美国新型基因疗法获FDA批准,一百万美元售价

震惊!《自然》惊爆古老戒酒药竟然是广谱抗癌神药!

亮瞎眼!《科学》十大突破,著名华人学者继《自然》十大人物之后再度入选!清华施一公入选!单碱基编辑入选!

重磅!《Nature》十大人物揭晓,基因编辑顶尖华人科学家入围!潘建伟院士及CAR-T疗法入选!

重磅!美国医学JAMA顶尖期刊人工智能取代医生诊断糖尿病!医生又被抢饭碗了!

没弄懂人与猴子的区别,《了不起的盖茨比》照样让小李子了不起来,我的转化医学之路6

段奕宏的《暴雪将至》,我们的春天还会遥远吗?我的转化医学之路(五)

转化医学之路(四):定一个小目标,“撬妹子”还是容易些

转化医学之路(三):一个拆字,让全村光棍脱了单



---------------分割线-------------

推荐关注包邮送2018年全年《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亲爱的各位亲们:

感谢各位亲们长期以来对《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及公众微信平台的关注与支持,值此创刊4周年之际,我们《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结合“转化医学公众微信平台”将以巨大优惠回馈广大读者。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主管,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承办的全国专业医学期刊。现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目前正在申请科技核心期刊。

现关注转化医学公众微信平台,并推荐30个好友关注,凭新增关注好友昵称和微信号,便可免费获得2018年《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全年免费邮寄订阅,立省240元。是的,您没看错,只需要推荐30个好友关注,就能让您省到无法呼吸!快来参与,只有40个名额哦!先到先得,逾期不候! 

认证方法:请将推荐的好友微信号整理发送至eejotm@188.com,我们会有专人与您联系。赠送明年杂志。



--------------分割线-------------

转化医学平台约稿函


各位亲们:

       我们的公众号“转化医学平台”(目前8000+生物/医学/医药专业粉丝)人物栏目特向各位亲们邀稿以作为宣传推广。在我们这里,您想说什么想写什么都可以。只要是和医学有关的,可以是专业报告,可以是未来新视野,可以是心得体会,可以是激烈诡辩的驳斥,只要和医学有关,在我们这里都可以投稿发布。以普罗大众为主,以非主流小众为辅,以科普性为主,以学术性为辅,以实验性治疗为主,以常规治疗为辅,不需过分严谨,体裁不限,也许是专业的领域,也可以是一种展现的视野,亦或者可以是一种大胆的畅想,字数不限。请您百忙中抽时间写给我们,稿酬从优,我们将在转化医学网,转化医学平台同时发布。快来稿呦!亲!

投稿邮箱:28171078@qq.com

投稿请注明,作者、单位、职称、研究或工作领域、联系电话。标题请附带投稿二字。采用后,会第一时间联系您。



欢迎扫码关注:转化医学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