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敲醒梦中人——「慧」看电影之《盗梦空间》

传喜法师 佛教慧日 2021-11-04

  视频:法师为您解读《盗梦空间》


近二十年来,西方电影人一直在引导观众思考: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世界未必真实,它们是由感官、自我和欲望编织而成的。


2010年,电影《盗梦空间》横空出世,夺得奥斯卡八项大奖。同样地,它也用电影语言描绘了关于梦境与现实的生命思考。


INCEPTION


这部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科幻片,向观众展示了六个世界,即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和潜意识边缘。各层梦境间的联系相互交织,盘根错节。


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以佛教的听闻解脱为蓝本,通过梦这个大家最能够理解接受、最有生命体验的途径,为我们阐释一个生命主题——所有的一切难道不是梦吗? 



影片中,主人公高比是一位盗梦师,他和妻子对盗梦系统十分着迷,反复探索梦中梦的奥妙,两人来回于第一、第二、第三层梦境中,并创造了第四梦境。


梦境之间的时间,以20倍的速度延缓。现实世界中的1小时,相当于一层梦境的20个小时,二层梦境的17天,三层梦境的1年,四层梦境的20年,潜意识边缘的400年。这个时间概念,很像我们所谓的“天上一天,人间百年”。 



《盗梦空间》中有六个世界,人的一生会经历六种中阴。即清醒时的生处中阴,梦中的意识世界,出神时的禅定中阴,将死时的临终中阴,悟实时的法性中阴,再生时的投胎中阴。它们与电影中意识结构内的梦境一样,同属于意识境界的范畴。


因为过度潜入梦境,高比和他的妻子陷入了潜意识边缘,从此迷失于此。


潜意识边缘里空无一物,高比与妻子成为了这里的造物主,他们用几十年时间,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妻子流连于此,不想从中苏醒,于是把检验梦境的陀螺藏在潜意识中。



天上、人间从哪里来?就是从业力里来。所谓的业力,其实也是被制造出来的,所以这也就是造梦,造出来一个世界。那梦的制造者是谁?就是我们自己。


为了让妻子从梦中醒来,高比给妻子植入了“怀疑现实”的意念,却导致她醒来后,对现实世界依然抱有怀疑,不久跳楼自杀。内疚的高比从此逃亡海外。


在流亡过程中,高比接手了日本人齐藤的盗梦任务。为了在目标费舍的意识中植入解散公司的意识,高比找到了助手佩姬,制造了极为真实的三层梦境。



佛的世界也就是这么成立的。所谓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就是无量,在无量的时间里,用功德来庄严,“大方广华严”。所以,佛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众生的苦难就是他立功的地方。


在这场造梦任务中,自称“最优秀盗梦人”的高比不愿亲自造梦,而是将任务交由毫无经验的佩姬。因为去世的妻子已成为高比掌控不住的潜意识力量。只要高比一造梦,她必定会来破坏计划。


在第四层梦境中,高比向虚幻的妻子深深忏悔,解开了长久以来的心结。各层梦境中破坏计划的妻子,也不再出现。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怎么样才能从幻象当中解脱出来?


要知道,如果有了我,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时间就不可能无量,空间也不可能无量。时间和空间全都是假象,都是有量的,有漏的,就把你的佛性都漏掉了,都障碍掉了。只有突破这个我执,突破了“我”之后,时间和空间才能变得无量,你才能形成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


影片中,造梦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造梦的人尚且这么努力,那我们要从梦的虚幻中脱离出来,也一定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需要我们很努力地去做,甚至要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事去做。



影片的最后,高比拥抱着久别的儿女,验证现实与梦境的陀螺,依旧在不停地转动,此刻影片却戛然而止。现在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这不仅是导演的有意设问,也是我们流连生活、熟悉幻象后,生命深处的无声自问。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