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阻止孩子做这件事!会毁了他学数学的兴趣!
然后,妈妈发飙啦!跟你说过多少次啦!不要扳手指!不要扳手指!
要是算10以上的你还不得扳脚趾?
要会心算!要会心算!要会心算!
怎么办?只好把小手藏到背后偷偷扳……
然后被发现、然后就……
堪称童年恐怖回忆啊!
放眼望去,还有多少孩子到了小学依然在扳手指做计算?又有多少孩子因为这件事挨了老师和家长的批评?
看见孩子在算数的时候,数自己的手指头,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是孩子在偷懒,或者不那么聪明,不会用心算的表现,扳手指做计算,真的的是一种坏习惯吗?一位资深数学老师说,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都错了,而且错了很多年!
数学名师:张晓燕
20年教龄资深数学老师,任教于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数学阅读推广人,快微课特邀名师,致力于数学阅读课程研发和探索。张老师开发的魔法数学阅读课程,受到众多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她的教育理念是:不愿惟题不为智,求分不重思,割裂知识,无度操练,沦为一匠人。
曾经有个学生,三年级以后,数学成绩直线下降,计算能力很差,孩子妈妈很着急找到张老师求助:从小就让孩子进行很多数学计算题的训练,为什么现在反而越学越差?张老师问孩子妈妈:你们小的时候注重数数这件事吗?孩子妈妈说:没有!孩子以前老喜欢扳手指做计算,被我阻止!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张老师说:正是你阻止孩子扳手指的这个行为,导致了孩子现在数学学习后劲不足!孩子妈妈听完很震惊!以前我们的数学老师都不许学生扳手指做计算啊!还说这是个坏习惯!一定要改!
在孩子扳手指做计算这件事上,我们错了很多年,扳手指头数数,这是孩子培养数感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看看张老师是如何解读孩子的数感培养这个问题:
儿童的数感培养也就是认数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唱数,即读数字;
2、以手指物数数;
3、用眼看物数数;
4、有目测能力估计数;
5、5个以内基本不用手指点数来数
正常情况下,这五个过程是不能跳跃的,需要循序渐进,每一个环节对后一个环节有极为重要的关联。进入大班孩子的水平基本在最后两个环节。能把东西数的很清楚的孩子可以比较顺利的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也就是计算题。
美国《大西洋月刊》最近刊登了一篇报道提到:科学家们发现,哪怕孩子不数手指头,他们计算数学的时候,大脑中负责感知手指头的一个区域,叫体觉区,还是在积极活动的。也就是说,在孩子的脑海中,只要在做数学计算,脑海里还是会浮现出手指头的影像,或者代表物。
传统教育上忽视了一个事实,就是人进行数学计算时候,大脑负责视觉的部分,也会被调动起来。通过统计分析,科学家还发现,那些在受教育早期,数手指越频繁的孩子,在后来的数学学习中,成绩会更好,这种情况,甚至一直会延续到大学时代。
在现在的儿童教育里,数学是一个关于数字和符号的学科,学生们必须去死记硬背数学的各种符号、公式、原理,没有人意识到,通过视觉处理训练,也能提升学生在数学计算上的能力。
张老师敲黑板、划重点: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做计算缓慢,远低于同龄孩子,可以从以上这几个步骤去找原因。看看是不是某一个环节的练习缺失或训练太少。可以很夸张的说只要数数熟练正确的孩子,哪怕入学前不教计算题,入学以后会迅速学会并赶超上来,而且后劲十足。
如何给孩子进行数感训练?张老师给你几个实用建议:
第一阶段:一个一个数
要让孩子数各种东西:比如,十辆汽车这么长,十本书这么短;5个苹果这么大的体积,5颗米粒这么小;
让孩子感受各种数量和体积,长短,轻重,把数数赋予一定的意义,不但使数数有趣,感受数和量之间的联系。
还可以把数字概念抽象出来,10很大,但是10本书要比10层楼小很多,隐隐的感受10只是一个抽象的物体的个数,和所数的物品的自身的大小等属性无关。
第二阶段:各种形式的数数: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孩子能很好的数清20以内的数,就可以运用各种数数的方法,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还可以倒着数 ,倒着数对减法的理解都是很有帮助。
还可以进行以认识十进制为目的的数数。比如串珠子,10个一串,两串就是20,以此类推,到100,比如数小棒,10个一捆,再试着从里面取一个30,70整十数,然后就是取35,68,几十几的数,用这样的方法理解数的组成,3串手链和5颗珠子,就是三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数数的过程对计算,对数的大小,数的组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重视熟练度,重视直观性。
千万不能用记忆来代替数数的过程,熟练了以后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不需要物品,但是没有直观的形象的物品作为表象支撑孩子的数数过程,是会损失掉很多概念学习(加法,乘法)的一个直观基础,虽然数数的过程没有直接的在进行计算,但是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直观的表象,幼小年龄的孩子这是不可或缺的,表象越丰富,今后进行抽象性知识学习时有了支撑就越轻松。
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阶段直接买一大堆计算练习册让孩子做,这是不对的。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身边的事物事情来指导孩子数学的启蒙学习。比如这种动感的描述方式:我和爸爸下楼玩皮球,小敏跑来一起玩,现在有三个人在起玩了……类似于这种不但有情景,还有加法的意义在里面。
其实,计算的最常用的就是手指头,走哪里带哪儿,多方便啊。很多孩子到了小学依然需要借助扳手指来做计算,这是非常正常的。有家长就很着急:还是不会心算呀?人家孩子都可以脱口而出了,我家孩子怎么还在扳手指啊?
张老师想告诉家长,要依赖手指说明孩子的计算水平还没到自动化提取的程度。家长不要指责,更不要阻止,就让他扳手指,扳到一定的时候自然就会不用了,家长不要着急的打断孩子的学习进程,否则很容易引起孩子计算学习的反感甚至害怕。
如果你正在阻止孩子扳手指做数学,赶紧停止吧!
也欢迎把此文分享给更多家长,让更多孩子受益!
长按二维码关注快微课,精彩教育资源每天呈现
更多延伸阅读(点击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