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东方的投资逻辑

2017-06-22 师毅 融中财经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俞敏洪认为,新东方的投资主要在三个领域:第一个是新东方内部投资,主要是新东方O2O的系统,包括管理系统、教学系统、互动系统的研发;第二个领域是新东方自己创立的高科技相关子公司,都是由新东方控股,属于新东方的“护卫舰”;第三个领域是由新东方参股的像决胜网这样的平台合作,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教育机制。 


新东方在创投领域又出手了。


近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正式宣布,完成对国内航空飞行模拟体验平台莱特兄弟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投资。


这是新东方今年首投,而且还看似与教育无关的企业。新东方集团投资并购部总经理赵征表示:“新东方投资莱特兄弟,主要是从大的投资战略考虑,伴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井喷式发展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新东方作为国内教育培训行业的领军企业,不仅可以借此进入航空英语培训的高端市场,还能够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投资,新的业务单元


俞敏洪曾经说过:有时候我跟年轻人聊,觉得他们的想法非常超前,我们要超越年轻人来做一个创新型的公司,真的几率不大。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们出钱,来做他们的垫脚石。


那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近几年新东方投过的一些项目和企业(表1)。


从中不难看出新东方的投资还是有其特点。


俞敏洪说:“所以新东方作为投资参与者,选公司有点不一样”。“比如最近报上来一个项目,说有一个教育机构马上要到香港上市,收入很好,利润也不错,对方希望新东方投资,借着新东方的名义上市会有很好的表现,新东方也可以借着它上市,把股票一卖,至少赚50%到100%的钱”。


“我们投资部的人很兴奋,说俞老师你看,我们投了很快就回来了。我看了他半天,我说你是脑子有病吗?他还问怎么了?我说你讲一下我当初讲过的新东方的投资战略是什么,我有说过一句话新东方投资是为了赚钱吗?他想了想,说没有”。俞敏洪回想当初的场景说。


俞敏洪接着说“他背我的投资战略背得还挺熟,说是建立健康的跟新东方相关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把中国教育通过新东方这个平台聚集起来,为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说那你去挣那个钱是干什么的?把你这个月奖金全部扣掉”。


俞敏洪坚定的说:“我做新东方本身不是为了赚钱,我投资也不是为了赚钱,我个人投资如果想赚钱还好说,那是我个人,跟新东方没关系。新东方投资是要建立一片中国教育的森林,以新东方为首,把产业链、生态链结合起来。”


俞敏洪最后说:“新东方投资不是说有一个新的东西要去投,有一个新的发展要去投,新东方的教育核心是从0岁到25岁的教育服务。在这之上,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跟新东方形成教育产业链互补的,我们才投。到现在为止投了25家左右,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而且100%都是互联网的,有极少数是互联网和地面结合的。这是第一条战略”。


“第二条战略是怎样服务好新东方的地面教育。新东方的地面服务O2O已经做到能够在任何一个教室和教育系统中植入,这基本上是互联网带来运营效率、内容效率、个性化效率的提高。这些东西都是最重要的,新东方没有必要做平台,因为新东方本身就是平台。第三个很简单的就是,哪些东西是新东方必须要自己去做的,就是新东方内部创业。有些东西只能新东方100%拥有,那是新东方业务链中最密切的一部分。”俞敏洪说。

 

延展,完善产业链条


俞敏洪认为,新东方的投资主要在三个领域:第一个是新东方内部投资,主要是新东方O2O的系统,包括管理系统、教学系统、互动系统的研发;第二个领域是新东方自己创立的高科技相关子公司,都是由新东方控股,属于新东方的“护卫舰”,例如新东方在线推出的直播开放平台酷学网、OK中小学学习系统、讯腾网、酷学网,俞敏洪称这部分“必须控制在新东方手里”;第三个领域是由新东方参股的像决胜网这样的平台合作,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教育机制。


为了搭建好“护卫舰队”,新东方需要成熟的创业项目来带动整个生态圈。拿决胜网举例,其产品类中的比赛实践恰好能为新东方寻找到新的投资机会。所有新东方或者俞敏洪个人投资的小而美的创业公司将成为新东方“航母”的新“护卫舰”——无论是赵征还是俞敏洪都强调着这一点。决胜网自我定位是中间页渠道商,教育领域的“去哪儿网”,一手连接的是学生,另一手连接的是课程供应商,怎样把最适合一个学生的课程和他对接起来,就是决胜网的主要作用。决胜网CEO戴政说:“决胜网解决了对消费者至关重要的三件大事:产品的比较,信息的透明,智慧的决策。为了保证上线产品的质量,决胜网会对供应商会进行筛选认证”。


俞敏洪投资决胜网,其意显然是在决胜网平台上能够为新东方布局出力的各家供应商们。从那些初创项目的投资里,或许能够拼出新东方的投资版图。


搭建“护卫舰队”绝不意味着广撒网。赵征说,“新东方有自己的基因”,还是会聚焦核心业务领域。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同时突破新东方本身思维所限,新东方快速出击投资新型创业公司,利用这些团队在新东方不具优势的领域,从资金和业务层面与新东方相互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司,赵征表示,会尽量保护其品牌和优势,但新东方还是会要求合作公司在业务层面与其达到协同效应,向其输出新东方的师生资源和品牌,为新东方保驾护航。“新东方的投资绝不仅仅只是资本层面的”。在新东方的投资布局中,K12和出国留学品牌是两个重点拳头。这个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课外辅导教育产品,是新东方主打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学生人数还是资金收入,K12已经占了新东方的半壁江山。”赵征表示。

 

基金,拟补创业弱点


2014年11月,俞敏洪和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前董事长盛希泰共同创立了洪泰基金。从此,俞老师摇身一变,成为投资圈的“洪哥”。洪泰基金投资的项目集中在新消费、新健康、新教育、新金融、新技术五个领域。


公开信息显示,截止目前,洪泰基金公开披露的投资项目有79个。其中,教育行业一共有7个。


从项目所在轮次看,洪泰基金投资集中在天使轮,一共有5起;投资金额也多数为数百万人民币,数额最高的项目是2016年7月战略投资轻课1100万元人民币。


从细分领域的投资金额看,洪泰资本自成立以来,在K12领域投资金额最多,达2450万人民币。其次依次是母婴幼儿、在线教育领域。从投资项目的数量看,也是上述三种领域获投最多。


“他们叫我创业导师,但是我觉得导师有点儿过分了,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创业的东西我们都不太懂,我们比年轻人更强的地方在于我们的资源优势,一个是人脉资源,其实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也是资源积累的过程。第二个是资金优势,我不光能调动自己的钱,也能调动周围朋友的钱,光我参与的基金就有十几个,我主导的基金最主要的是洪泰基金。洪泰基金一期天使轮就融了近4亿元人民币,二期正在募集中,A轮计划融资10-15个亿。”俞敏洪说。


俞敏洪继续说:“以我现在这个年龄,不管多么创新,多么努力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自己亲自一个一个地做基于现代互联网和技术的公司,这样的可能性基本不大。但是我让年轻人帮着做出来是百分之百可能的。我能为年轻人做的就是帮他们把资源配好,他们自然就成长了。所以对于我来讲投资的项目很简单:第一给钱,也有创始人把钱花光了事情还没做成,那我就再帮他找钱。我有一个要求,凡是我投的公司,原则上一概不允许死掉。第二给资源,比如很多我投资的机构,他们再融资就变得比较容易。第三可以把我原来做公司的一些经验告诉这些年轻人,除此之外一概不干涉。”。


俞敏洪告诉记者:“有些投资不能以新东方名义投,因为上市公司万一亏本就会变成损失,很麻烦;而用自己和朋友的钱投资,失败了与上市公司无关,成功了为上市公司添彩,—但是跟教育相关的项目,如果投成功了,转过来可以变成新东方的一步棋子”。


逻辑,构建教育强国


成功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比如说今天我们评价汉武帝的时候,知道他一方面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帝国,另一方面,西汉后半期以及东汉所有的混乱,包括后来的五胡国时代的所有后果都是汉武帝种下来的。但是我们依然要认为汉武帝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因为在汉武帝手下的时候,中国的疆域得以空前繁荣。中国现在的国土面积是汉武帝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什么俄国人一提到彼得大帝都非常地崇拜,彼得大帝是普京心中唯一要模仿的对象,因为彼得大帝是帮助了俄罗斯从一个内陆国家变成了一个海洋国家的伟大的帝王。当时他侵略了瑞典、芬兰的国土,本来那些地方都是别的国家的,他把它打下来,硬是造了一个堡垒,硬是造了一个城市,硬是把首都搬到前线去,最后奠定了圣彼得堡的地位和基础。


俞敏洪说:“我们每个人心目中总是要有些气概或者感觉才行。如果新东方没有为中国教育做点儿事情的气概和感觉的话,我认为新东方做不到今天的。到现在为止,其实不管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还是地面教育的竞争多大,新东方依然还是很好,新东方的年收入接近100亿人民币,除了新东方以外最大的教育机构也还没有超过50个亿”。


俞敏洪继续说:“我不希望新东方去做各种各样概念性的东西,讲流量,讲O2O,讲怎么样快,并不是每个领域都可以用这种概念去套的。我现在做投资更明显地发现这种现象,就是很多人一上来就讲一个什么什么概念。我说你先别讲概念,讲讲你的商业模式到底怎么样,结果他说你上来就让我讲商业模式太落后了,现在谁讲商业模式啊?只要概念弄好了,我们往前走,这个商业模式自然就出来了,都是这样的口气。最近好一点,中国股市的振荡让中国很多老百姓丢钱了,但好处是很多人心情稍微平静一点,不那么疯狂了”。


俞敏洪最后说:“我希望大家要有现代化的思想,现代化的技术能力,现代互联网思维,但是我觉得有这些思维的前提之下,你如何把你的商业模式踏踏实实地、更加长久地做下去,这是一个考验”。


俞敏洪认为自己个人做事情很简单,就是利用新东方最近几年研发的成果,未来几年有可能研发的成果,为中国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孩子们服务。而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是如何解决中国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尤其是城乡之间、核心城市和边远地区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俞敏洪说:“新东方的责任和使命,我只做一点,就是把握新东方的正确方向,做好了就继续做下去,做不好,新东方没了也没关系,努力一下就行了。”

新东方的主要业务有三大板块:第一是职业优能,即出国留学和职业培训;第二是中学优能,即线下的课外辅导班,有天然刚需;第三则是幼儿泡泡。


 

作为传统教育行业的老大哥,当“互联网+”的兴起,新东方也希望能成为一个时代弄潮儿。


但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创新并不容易。《浪潮之巅》作者吴军曾提出“基因决定论”,指的是由于公司自身基因的影响,当一家大公司想要转型占领新的领域,或者做出一些颠覆性的创新产品时,往往会败得很惨。类似的例子互联网行业已经有很多,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等。这个时候,投资、并购就是个很好的路径,能够迅速补充短板甚至占领市场。


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东方一共投资了16个教育项目。所投资的项目阶段集中在天使投资、A轮、B轮,涉及了线上、O2O模式等,涵盖了出国留学、职业兴趣教育、K12、儿童早教等教育细分领域。


可以看到,2015年可谓是新东方的投资最为集中的一年。1月,投资艺术留学机构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3月,投资一站式在线留学服务网站决胜网和语言学习平台口语100;4月,投资专注“体感技术+幼儿教育”的教育软件开发公司嘿哈科技;10月,投资主打K12阶段的互联网教育机构乐乐课堂……


此外,新东方也投资了很多教育周边项目。比如,2015年5月投资提供海外留学房产服务的异乡好居,2015年10月投资社会化招聘网站大街网等等。


从投资所在轮次看,主要集中在A轮、B轮和天使轮。其中,天使轮项目主要是新东方老员工创办的企业,如异乡好居。从行业上看,主要投资在“教育、文化娱乐、企业服务”三个行业。此外,也投资了房产服务、体育运动等行业的企业。


从投资项目数量看,2013年开始,新东方投资速度开始加快,2015年达到顶峰,当年一共投资了12家企业。2016年,教育科技市场整体趋冷,新东方的投资速度也大幅度放缓,仅在12月公开3起教育领域的投资。


从投资金额看,新东方投资数额集中在千万元人民币级别,有14个项目;未透露金额的投资项目有6个;亿元以及以上的项目只有3个。业内人士认为,这比较符合新东方一直以来稳健、谨慎的投资策略。


从投资次数看,新东方近年来在职业兴趣培训领域的投资次数最多,占比约26%;其次依次是出国留学、儿童早教和K12,各占比约18%、13%和13%。


对此,知名教育自媒体人郑勇分析称,新东方的投资采取“内部孵化+外部合资”形式,内部孵化一批子公司来试水在线教育产品,并向外寻觅项目成立合资公司,以此弥补完善新东方的全产业链条。


目前,新东方的主要业务有三大板块:第一是职业优能,即出国留学和职业培训;第二是中学优能,即线下的课外辅导班,有天然刚需;第三则是幼儿泡泡。综合以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在此简单探析下新东方背后的投资逻辑:


新东方的投资思路其实很简单,就是线上线下结合,投和新东方的教育产业链能够形成互补效果的项目。如果老员工有优秀项目,那优先投,扶其成长壮大,未来独立上市或由新东方收购控股。


首先,K12、母婴幼儿等细分领域项目或继续成为新东方系资本宠儿。


俞敏洪曾说,新东方的教育核心是从0岁到25岁的教育服务。由此可知,0至25岁之间的人群是其最主要的目标客户。通过上文数据分析可知,新东方近年来在职业兴趣培训、出国留学、儿童早教、K12领域占比最多。洪泰资本在K12、母婴幼儿、在线教育投资最多。不难看出,K12、母婴幼儿是其共同青睐的领域,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释出,这两大领域或将继续成为新东方系资本宠儿。


其次,坚守地面教育,项目关键在于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虽然有人说互联网将颠覆教育,但俞敏洪一直认为,只有把线上、线下融合起来才能走的更远。教育行业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效率和效果,虽然新东方的线下教育业务仍在发展,但迅速扩张和教学质量之间也存在矛盾。因此,笔者猜测,未来,新东方不会放弃地面教育,但会并购前沿教育科技产品,以提高学习效果,从而打造产业生态圈。


最后,重视教育周边项目,重视内部孵化。


在近年来的投资项目中,新东方不仅投资教育相关,还投资了大街网等教育周边项目。新东方投资项目不止包括教育,但投资项目必须能和新东方的现有业务融合,达到互补效果。“我们考虑比较多的还是战略布局和协同效应,和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补,能填补我们的业务空白。被投企业所在的细分领域可能是我们不擅长的,也可能是新东方不打算自己做的。”新东方投资总经理赵征如是说。

对于内部人才创业,俞敏洪曾说,“如果确实有人才向某个领域发展的话,我们就给他钱让他创业。新东方不会占大股,只占15%-20%,甚至10%。如果他真做成了,新东方可以继续把股份买回来,新东方也有了新的业务拓展。”

新东方大概就是做了这几点布局。第一,以地面教育为主的互联网的介入。第二,用互联网的方式建新东方的生态链和产业链。第三,以互联网的方式,通过自己的研发来弥补新东方内容、产品各方面的不足。


 

教育公司尤其是互联网教育O2O,是把老师和学生连接起来,避免中间机构的大平台。“而新东方的方法是,利用新东方的大平台,把地面的O和线上的O联系起来,以及通过地面的O支持线上的O。”俞敏洪说。


俞敏洪举例说:“比如我们现在新东方教育在线分拆,马上要在中国上市,一个前提条件是教育在线只做在线的事情,跟地面没关系,也不容许跟地面发生任何关系,因为一旦发生关系,就变成新东方最主营业务的一部分,那教育在线公司就必须为新东方整体服务,就根本不可能股权化。剩下的只要跟新东方的业务密切相关的,我认为就是新东方整体业务的一部分”。


俞敏洪继续例证:“比如新东方之前做过咨询,年收入也快十个亿了,底下的团队也很想上市,我说你们不要用个人的钱,个人的钱我全部用现金补足了。因为新东方的出国业务咨询,是新东方国外业务产业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分拆上市想都不要想。新东方百分之百持有,对创业的或者干这个项目的人以更好的待遇,让他们把这个项目干成”。


现在新东方百分之百持有的公司,包括互联网的、App等等,大概十家左右。


移动互联网不仅对教育,它对中国任何一个领域都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影响,教育领域只是被改变的领域之一。“面向教育领域我们要思考,未来一定有很多东西是新东方自己做不出来的,那怎么办,就要把链条延伸出去。”俞敏洪说。


俞敏洪分析道:“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教育体系最终的发展,应该是几个方面,如果从类型来说,可以是平台型的,可以是服务型的,可以是内容型的,可以是垂直型的”。


“如果分类来说,我觉得还是要去区分哪些东西是可以纯粹做线上的,哪些东西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哪些东西是要以线下为主的。我不认为移动互联网到了,一定把线下变成非主导的。”俞敏洪说。


当各种家教上门服务在中国风起云涌的时候,新东方内部也反复讨论过,要不要让所有的老师为所有的学生建立一个家教上门服务平台,跟外面的家教服务来抗衡。


当时俞敏洪的观点是:上门家教服务这事一定有需求,但这个需求并没有真正打到家长、学生、老师的痛点。家长、学生、老师的痛点有几个。


第一,家长希望孩子交给老师或者机构后,对方能100%高质量地负起责来。


第二,家长并不在乎一个小时付了150块还是200块,家长不在乎这50块钱,他在乎的是孩子受到的教育是放心的。老师会在意一小时拿了150还是200,但如果家长面对上门服务,首先会考虑的是安全问题。


第三,上门服务的时候,家长是要多花时间还是少花时间。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上门服务老师能多拿钱,但是老师路上消耗的时间到底多少,这是个问题。


另外,通过平台,老师和家长接触以后,如果双方都满意,跳单的可能性多大。当然还要考虑到,这样的系统建立起来,对线下的冲击到底多大。当然这种冲击是有的,也相应提高了老师的个人待遇。


“但是最后我还是下定决心,新东方不做这个平台,我们就坚持做班级教育,坚持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做教学内容的分发,以及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俞敏洪表示。


俞敏洪这个决策不能算先进,但是算是一种委托,到现在为止俞敏洪也不觉得自己在互联网教育里面的头脑是先进的。“我到现在也始终在坚持,对新东方这样的机构来说,互联网教育就是为新东方的地面教育客户带来最好的体验、最高效的学习、最优质的结果,只要符合这几条,我怎么样用互联网都不过分。”俞敏洪说。


新东方大概就是做了这几点布局。


第一,以地面教育为主的互联网的介入。


第二,用互联网的方式建新东方的生态链和产业链。


第三,以互联网的方式,通过自己的研发来弥补新东方内容、产品各方面的不足。


“我从CEO位置上退下来,不再当首席执行官了,还在当董事长。原因非常简单,一是我觉得我到了50多岁了,没有必要冲在一线了,有的是年轻人冲在一线,我把握大方向,教学质量、教育服务、教育内容一百年不变,如果违反一条的就下去,没有违反的就牢牢做下去,发展。”俞敏洪说。

你就牢牢记住毛泽东说过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到底是你们的”。


 

“过去的20年,我通过把学生一批批送到国外去,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后面的20年,我们会通过投资,来培养新的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俞敏洪

 

一个人一生就是不断地进步和突破自己的过程,其实你会思考的是到底什么方式突破自己,我觉得依据的原则有三个。


第一个是,任何人都不能拖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的引力,一个人是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依靠自己的理想和动力做事情。如果你不依靠自己的能力轻轻松松把事情做成,那不叫能力,能力是你能把自己拔高的事情、能有某种挑战的事情。我们创业就是这样的事情。如果说创业者没有资源、没有能力却定了非常高的目标一定会失败。如果创业者资源、能力非常丰富,却做了一件小事情,这就很不合算。一定是在资源和能力相加的情况下,资源+能力+理想,最后不是等于3,而是等于300,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在创业的时候,一定比你现在资源和能力要大,但是也不能大到你自己根本没法控制。我们洪泰圈里还流传一个从2013年到现在创业互联网公司死掉的名单,我初步算了一下有好几百家,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最关键的要素。所以对于我来说,我当初从北大出来的时候,以我的资源+能力,我觉得我就只能做一个小小的培训班。等培训班有一定能力以后,我发现我的资源和能力可以做一个大的学校。然后学校做大以后,我发现可以把学校开到全国各地去。


今天我的资源和能力,如果不去开拓新的领域,不冒风险,尽管一生可能会保险,但是对我来说是最不值得的人生。


稍微想一下我现在拥有的资源,我拥有部分的钱,我不光能用自己的钱,还能调动周边朋友的钱,同时还拥有很多的社会资源,包括企业家、创业者、政府领导关系,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用自己的资源整合做事情,你就是一个傻瓜,肯定不合算。


第二个是,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时代。我当初1991年的时候出来做培训,到93年成立新东方就是顺应时代,因为那个时候中央决定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继续对中国的大学生,就是完全自由的允许出国留学,只要你能拿到奖学金,而当时中国老百姓要求没有奖学金,但是美国人比较愿意给中国留学生奖学金,因为中国当时优秀的留学生包括北大、清华、上海复旦的学生,他们很愿意到美国学习,美国人盯着的就是这帮学生,当时中国的人,包括当时徐小平、王强他们出国,出去就不打算回来了,刚好中了美国人的下怀,因为美国称“人才收割机”。我当时看到的趋向,这个时代需要中国学生到国外去留学。邓小平说了中国每10个留学生只要回来1个就划算了。我个人预计是,中国是需要留学生,并且需要留学生带回来伟大科技的时代。说到张朝阳、李彦宏,这些人首批的基本都是国外留学回来创业,引爆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尽管现在搜狐不能算互联网最大的,但是第一家张朝阳从MIT回来干,那个时候是需要勇气的,当时我觉得我是抓住了时代,抓住了留学的脉搏。


现在为什么要做基金,就是要做天使呢?就是为了抓住时代。中国的创新创业的热潮其实已经开始了10年,但是从2014年开始形成了高潮,最后最高潮就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讲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已经把创业和创新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我们这样的二次创业的积极性,当作了国家经济后续增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发动机。在这种前提之下,一个哪怕稍微迟钝一点的人,都能够抓住时代特征。国家政策多少年向我们年轻人抛媚眼,希望把这样的人的热情和资源整合起来。这是一个时代的需求。实际上不是说我们在做一个天使基金,而是说这个时代在呼唤像我们这样的人继续努力。


第三个是,特征就非常简单,人是最怕被时代抛弃并且最怕自己变老的,所以在这个时代就必须你跟年轻人去结合,所以我在当时洪泰基金成立的会上专门发表了一个演讲,就是“一生与年轻人为伍”,发言最后我说了一句话,我说“希望在我去世以后,如果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到我的墓碑前面来拜访我的话,我希望这是一个年轻人”。我当时想表达的概念就是,一个像我们这样的人,就是从现在开始往后,不管我们活多久,你就牢牢记住毛泽东说过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到底是你们的”。我还曾经去俄罗斯专门拜访了毛主席说这句话的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归根到底是你们的”,这个世界归根到底是年轻人的,我们打造更好的、更发展的世界这是能够做到的。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管理经验、社会资源帮助年轻人尽可能把一家新兴企业打造成功。


我跟希泰两个人有一个对话,我们凡是投资的公司绝不会随便让它倒掉,这个时代让它倒也没有办法,在它倒以前我们必须调动资源努力,如果这个人靠谱的话,即使他把第一个公司做倒了,还可以拿钱让他做第二个公司,因为看年轻人嘛,就是这个概念。


大家知道乔布斯最喜欢的图灵,就是那部电影《模仿游戏》的主角。大家知道乔布斯的苹果被咬掉一口,就是因为图灵在自杀的时候手里握着一个咬掉一口的苹果。而图灵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同性恋,当时同性恋是违法的,当时他为了不中断自己的研究,允许被注射化学阉割的元素,最后一年以后他受不了了,把苹果放在氰化钾中间,咬了一口他就死掉了——乔布斯用这个作为标志。图林一个重要的贡献,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破译了密码,使盟军能够随时掌握德国的动向,如果没有图林二次大战至少延续3—4年或者2—3年,而且多死掉1400—2000万人,但这么一个民族英雄最后被英国的法律憋死了。


我想说什么呢?想说,其实中国的未来就是发现这种像乔布斯、图灵这样的年轻人,不断敦促他们,给他们环境,给他们宽松,来为世界创造契机,为人类谋求福利的状态。我觉得我们已经是普通人了,我们是拥有资源的普通人,所以我跟希泰下定决心,用我们的余生,与年轻人为伍,真正让有激情的年轻人能够通过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来把这个世界打造的更加美丽。

推荐阅读


融资中国2016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

中科新材收购天星资本 A股市场引入新三板之狼?

中新融创:真PE,伪PE?

一亿控股香港仙股,赛伯乐借壳华耐

两年250亿,中钰疯狂增长背后的投资逻辑

北极光创投:技术男让投资找到北

智者丁健:从哲学思考到投资智慧

往事如风,禹勃重谈和九鼎恩怨

新三板上PE“红六兵”

发现FOF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