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币破7,对VC/PE们是好事还是坏事?

斐典 融中财经 2019-11-06

导 读


在岸价、离岸价双破7,宣告了人民币对美元7时代正式到来。




作者 | 斐典


8月5日早9点33分,在岸人民币“破七”,最低跌至7.1057,创2017年1月以来新低。此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后也迅速跌破7关口,最低报7.0414,而这也是人民币离岸价自2008年以来首次破7。
 
在岸价、离岸价双破7,宣告了人民币兑美元7时代正式到来。


人民币破7为哪般?


按照传统的理解,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往往遵循这样一个心理逻辑:只要汇率控制在7以内,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都不会太大,而一旦突破7这个心理关口,那市场就会认为人民币在未来将会有很大的贬值余地,而市场也向来都是追涨杀跌的,一旦人民币突破7这关口,就会有很多资金对人民币进行做空,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就会大幅上升。
 
然而事实上,正是为了平抑上述市场预期波动,我国监管层对于汇率的调控和干预一直存在。
 
2015年811汇改后,我国的汇率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的央妈一言堂改成了公式化的形成机制,从2016年6月底开始正式比较明确的运行。“中间价变动=收盘价变动+维持一篮子稳定所需变动+逆周期因子”。通俗的解释下,所谓“收盘价变动+维持一篮子稳定所需变动”就是把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公式化、透明化,即把这部分波动交给市场,监管层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伸手,而伸手的媒介就是这个“逆周期因子”调控。
 
逆周期因子本身是一个公式,包含一些因子,但是具体哪些指标并没有向市场明确,只有报价行知道,因此逆周期因子是无法直接计算的。2017年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表示,中国央行考虑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纳入逆周期调节因子,是指中间价会对顺周期波动进行反向操作,避免市场人云亦云的羊群效应。
 
简单来说,逆周期因子就像打预防针,可以抵消人民币贬值自我实现的动力。事实上,就在整整一年前,人民币能否“保7”也曾经成为了金融市场的热点:2018年6月中旬到7月底,一个半月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将近6%,人民币CFETS篮子汇率指数从97.85下降到92.41,人民币的快速贬值引起了市场担忧。为此,8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降低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性。受益于稳汇率政策,8月份人民币汇率整体企稳。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先由月初的6.80贬值到6.90,贬值幅度为1.62%,远低于7月份3.02%的贬值幅度,然后升值到6.83。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人民币跳贬至6.96的时候,美联储仍在加息进程之中,人民币对标美元有较大的贬值压力。但是在2019年,美联储已经正式宣布停止加息,甚至在8月重启降息,对于人民币来说,外部下行压力也在减小。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去年能够成功保7,今年情况已经大为好转,为何还会破7?答案很明显,这一次央行没有对汇率进行干预。
 
事实上,美国上周末突然宣布将对中国3000多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应该是这次破7的直接诱因。
 
一方面,如果未来美国对余下30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中国必然需要通过贬值来对冲贸易条件恶化的压力,但这并不是最急切的,因为毕竟特朗普也只是发了一条推特,这部分关税还没有真正开始征收。而更为主要的因素,是美国一再“极限施压”,已经失去了谈判的信用。事实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存在某种程度的高估,此前中国为了减少中美贸易不平衡,保持了人民币的坚挺,现在面对美方的出尔反尔,中国也就没有必要保7。
 
当然,预期效果达到后,央行一定也会出手干预。7虽然破了,但人民币的弹性反而增大了。或者说人民币终于甩掉了一个重要“包袱”,热钱套利空间将减小。整体而言,由于要照顾其他贸易伙伴,人民币短期贬值幅度不会太大。


对VC/PE市场的影响:更多美元将进入中国


人民币破7,意味着相对于美元,人民币投资标的会变得更便宜,这对于长期看好中国的美元LP来说,无疑充满诱惑。
 
6月27日,华平投资正式宣布成功完成华平中国二号基金的募集。这只基金将与华平全球基金一起以50:50的比例共同投资中国和东南亚, 总计90亿美元资金,主要投往中国。
 
“过去10-15年,在华平全球累积的资产里,投在中国的部分大概是25%。最近3年,华平在全球总共募了大概220亿美元,其中将有90亿美元新资金池投到中国、包括东南亚。从增量上看,中国的占比已经上升到了40%,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我觉得这个比例更符合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华平投资中国区联席总裁程章伦对融中财经表示。
 
事实上,除华平以外,2019年以来大批美元资本也在进入中国市场。2019年1月,光速中国完成5.6亿美元新基金的募资,这也是自光速中国2011年独立运作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期美元基金。2019年2月,TPG亚洲资本正式结束第七期的募资,共募得金额超46亿美元,超过了原定募资目标,这意味着投资人依旧十分看好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2019年4月,德弘资本旗下专注于大中华区的首期美元基金“德弘资本一期”募集完成,募资金额超过20亿美元,实现融资目标上限。同样是4月,源码资本宣布完成新一期基金募集,募集金额为5.7亿美元,出资人包括慈善基金、母基金、养老基金等,获得大幅超额认购。
 
“所以作为LP来说,一定要考虑中国。因为全球两大基金市场,如果你不考虑中国,肯定灭掉一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以前没有投中国反而要考虑投中国”,某外资机构合伙人曾这样表示。
 
另一方面,人民币破7虽然短期内对股市形成压力,但由于“利空出尽是利好”,目前A股市场已经是底部,此前来自贸易方面的利空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加上美联储加息,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因此破7之后人民币降息空间反而增大了,这无疑也给未来机构的退出预留了利润空间。
 
整体来看,随着经济的转型的不断完善,中国在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创新上正在全球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包括互联网消费、产业转型以及诸如人工智能、企业数字管理、数字健康、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和自动化等核心技术也在取得新的进展。长期来看,由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配置不足,未来外资对与中国VC/PE市场的投资应会保持进一步增长趋势。




媒体合作:010-84464881

商务合作:010-84467811

如需转载请点击标题栏原创转载,

加入开白群后联系开白名单~



水母研究微信公众号——关注的不只是母基金


兑付遥遥无期、疑设资金池,冠群的百亿大雷几时爆炸?

融中朱闪:没有产业布局的PE/VC或将被淘汰

新三板已死,科创板能否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独家 | 募投退遇阻 凯旋创投走上僵化的命运路口

达晨少壮派

母基金失血2019:认购金额拦腰砍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