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报道 | 每一抹绿都是春天

范涌峰 新教育家 志道
2024-10-25

作为一所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定位于高品质、示范性学校的新建中学,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在校长叶玲的带领下,践行着“绿色教育”。

何为绿色教育?绿色,是地球的本色,意味着健康、和谐、可持续。绿色教育强调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重塑学生立场;强调和谐发展,使学生从小树立人与人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在教育内部,也强调人文与科学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摈弃“短视”的教育行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教育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奠基。

“绿色教育”虽早已有之,但在当下的背景下,四川省教科院附中提出绿色教育,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现实意义、政策意义和理论意义,因而也被赋予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内涵。

一、绿色教育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教育应对。当今世界发展,面临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的大环境,尤其是人工智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教育何为?我们将走向何方?绿色教育,就是对上述时代之问的有力回应。

二、绿色教育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紧迫之需。面对教育生态的变化,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指出,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方向上开辟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说,“绿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追求。

三、绿色教育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持。20世纪下半叶,在全球生态危机的压力和现代环境运动的激发下,生态主义伴随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时代精神之转变而兴起。生态主义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形成了教育生态学、生态主义课程、生态主义教学等研究领域。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题为《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的全球报告,提出课程应注重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在帮助学生获取和创造知识的同时,更需培养其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此外,课程应包含从生态学角度去理解人类的内容,重新平衡我们与地球这颗生命星球之间的关系。因此,绿色教育是生态主义在教育中的重要应用,也是具有前沿性、国际性的教育主张。


在校长叶玲的带领下,四川省教科院附中自创立之初,便践行着“绿色教育”的理念,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行动,比如依托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的重点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构建中学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构建了绿色课堂及绿色课程体系,举办了“以学为中心,让学习可见:四川省教科院附中首届学术年会暨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开题报告会”等会议,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学校以科研引领、教研推动为特色,以教学改革为先导,以成果转化为抓手,以创新示范为己任,致力于成为四川省教学改革实验示范校、四川省优质均衡示范校、四川省教学成果转化基地、四川省教师培训基地……

应叶玲校长邀请,我多次到校调研考察,在与叶校长不长但频繁的信息往来中,在对学校充分了解认识的基础上,我感受到,叶校长是一位有浓烈的教育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良知、有思想、有温度、爱学习、敢探索的校长,也感受到四川省教科院附中作为一所新建校,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相信绿色教育会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价值方向,四川省教科院附中会成为绿色教育的示范性学校,成为回应时代之问和未来之需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和谐型”高品质学校。

让教育充满绿色,让每一个生命充满绿意,让世界拥有一个健康、和谐、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共同期待着。(作者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END-
封面故事 | 一群跨过世界围墙的人爆笑雷人!高考街采名场面大盘点高考,可以是任何标点,但从来不是句号封面故事 | 上纽大校长童世骏专访:在一起,爱智慧,爱自己,爱全人类封面故事 | 当旗袍遇见布鲁斯


第421期/2024年/五月刊

文稿 | 范涌峰

排版 | 张庆、实习生 苏海琪

审核 | 朱埼铖、金鑫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教育家 志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