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2-28)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作品活化,深入挖掘和传播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用名家名作来梳理和呈现江苏地域文脉的风采,由江苏省美术馆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打造的“云展厅”——《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资源,每日精选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赏析的美文,图文并茂,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2)
林散之《鲁迅诗赠画师》
文丨 赵彦国
▵林散之 《鲁迅诗赠画师》
草书
128.6×31.5cm
197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钤印
林散之印(白文)、曾登太白(朱文)
赏析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字散之,号三痴、江上老人、左耳、聋叟,别署林散耳,安徽和县乌江人。林散之师从黄宾虹,诗、书、画皆工,并称“三绝”。林散之六十岁以后专攻草书,最终达到“人书俱老”的至高境界。
林散之先生的草书艺术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他以画法入书法,以画意融书意,强调写心、写修养、写到灵魂最深处,以“人书俱老”的自然妙境,创造了中国书法草书史上的新风,被誉为当代草圣,堪称中国书法造境第一人。与中国书法史上历代草书大家不同的是,他善于运用长锋羊毫和生宣水墨晕化的特点来表现中国书法的线条内质,以“拖泥带水”的笔法,化腐朽为神奇,巧妙地把绘画中的皴法融入其中,利用毛笔笔锋绞转、皴擦、中锋、侧锋的复杂变化营造出一种“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书法意象,在“碑笔帖韵”的笔墨肌理中,把屋漏痕、锥画沙的微妙韵致在虚和缥缈、空灵简远的氛围里尽情呈现,总体构筑出“山花春世界,云水小神仙”的美轮美奂的文人书法妙境,在中国书法风格史中具有典型意义!
此件馆藏草书精品,是以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赠画师》为创作文本。这首诗是鲁迅赠给画师望月玉成的佳作。后两句是希望画家有新的艺术创见,以用来描画明媚秀丽的中国山水,使能得见光明灿烂的中国。诗虽是寄寓画师,但含意深远,寄托无穷,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
此作妙在“势圆而笔方”,全以太极法出之,线质“毛涩而畅”、“枯渴而润”,如公孙大娘之舞剑,剑气从腕间流出,足以震慑人心于百步之外。全作采用三行式布白,笔之枯劲,墨之润畅,笔笔见其神逸,类此逸笔草草之作,最难临仿,其笔墨已化为无形,于无法中处处见其法度,修养造化之工溢于毫端。
23.宗其香《苏州河》
24.古元《运草》
25.陈衡恪《牡丹兰石图》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3)
宗其香《苏州河》
文丨邹佳睿
▵宗其香 《苏州河》
中国画 纸本镜片
34x52cm
1947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苏州河口,一九四七,其香
钤印
宗(朱文)
赏析
宗其香(1917-1999),江苏南京人。抗战期间考入西迁至重庆的中央大学艺术系,曾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擅人物、山水画,尤长夜景。作为徐悲鸿的学生,宗其香在中国画的革新以至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对西方绘画技法参合中国画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没有留学经历,但宗其香在徐悲鸿中西融合的艺术理念下潜移默化,受其影响颇深。传统中国画中从未有过夜景的概念,在重庆期间,嘉陵江边的明灭灯火给宗其香以灵感,他以西画的光影处理糅合色彩,创造性地以水墨表现夜景,描绘嘉陵江边灯光重影的朦胧氤氲之景象,是以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创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重要尝试。1942年,宗其香在重庆举办了“重庆夜景”山水画展,备受徐悲鸿推崇,他著文道:“宗其香用贵州土纸,用中国画笔墨作重庆夜景灯光明灭,楼阁参差,山势崎岖与街头杂景,皆出以极简单之笔墨。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宗君之笔墨管含无数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应大书特书者也!”此幅创作于1947年的《苏州河》便是这一系列尝试之一,在作品中他把西方的古典写实传统和印象派对光影的处理表现,转化融入到传统笔墨中,糅合了明暗、光影和色彩。虽然表现的景象是夜色,却以墨色的浓淡区分出水面的层次,是对传统中国画未涉足领域的有力探索。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4)
古元《运草》
文丨王鉴非
▵古元 《运草》
版画 黑白木刻
9.8x16.5cm
1940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古元(1919—1996),字帝源,广东珠海市唐家湾人,著名版画家。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作品有《减租会》《烧毁旧地契》《人桥》《刘志丹和赤卫军》《枣园灯光》等。出版有《古元木刻选》《古元水彩画选》等。
早年古元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与版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42年中国木刻研究会在重庆举办了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在发表于重庆《新民报》题为《全国木刻展》的文章里称赞古元是“中国艺术界中一位卓绝之天才”。抗战期间,他以画笔作为武器,深入农村与战地生活,创作的一批具有时代感召力的黑白木刻版画,奠定了他在中国美术界的成就。
古元的版画作品紧密联系生活,表现时代精神。画面充满生活气息、战斗激情;富于诗意、构图多变,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且在提炼西方现代木刻技法、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融入了以中国传统木板阳刻为主的表现技法,刀法娴熟自如、简洁明快、洗练清新、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的地方色彩的艺术风格。
作品构图视角聚焦一辆牲口拉的木板双轮车,车上堆满了高高的麦秸,驾车人坐在麦秸堆顶上沉浸在劳动丰收的喜悦之中,他策马扬鞭,卷起阵阵尘土,马儿怡然自得地缓缓前行。黑白关系概括明了,刀法灵动写意,洒脱自然。寥寥几刀便刻画出麦秸堆厚实的效果,虽然人物只是剪影,但完美的与画面气氛融合在一起,老农扬起鞭子的一瞬,马儿奔跑过黄土飞扬的村道,厚厚的麦秸随着板车上下起伏。古元完整的把握住了整幅画面的气氛营造,这些平凡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在他的笔下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5)
陈衡恪《牡丹兰石图》
文丨王晓露
▵陈衡恪 《牡丹兰石图》
中国画 纸本立轴
136x40.5cm
192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也伴兰翘试淡妆,轻摇微叠想衣裳,墨华飞处翻新样,不必纤浓学赵昌。小楼愁雨復愁风,三月江南拆嫩红,看到半开刚好处,黄庭初写绚春空。癸亥仲夏,陈衡恪并録旧作。
钤印
师曾(白文)、衡(朱文)、狮子独行(朱文)、祖国文化同浩鉴藏(白文)
赏析
陈衡恪(1876—1923),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陈衡恪出身书生门第,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长子,历史学家陈寅恪之兄。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攻读博物学。1909年回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先后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
20世纪初期在文人画遭到“美术革命”冲击之时,陈衡恪敢于反潮流,高度肯定文人画之价值,主要思想倾向是保护传统文化,认识中国画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特征,他独立思考,通过对中国画的认真研究,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坚定的提出中国画进步论。其最有影响力的文章当属《文人画之价值》,以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绘画的深刻理解,阐述了何为“文人画”,陈衡恪在文中写道:“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并分析了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首重精神,不贵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优美者,仍不失为文人画。”最后总结文人画四要素“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大胆地为文人画辩护,成为20世纪以理论形式肯定中国文人画的第一人。
江苏省美术馆藏陈衡恪花鸟画作品《牡丹兰石图》,创作于1923年夏,是其去世前所作精品。陈衡恪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画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讲究以书法用笔入画,讲求对笔墨气韵的追求、抒发胸中意气。此幅写意《牡丹兰石图》,构图饱满,两枝牡丹为主体,以篆籀笔法写出,钩点、铺写、晕染相结合,一枝花开富贵、一枝含苞待放。寥寥数笔淡墨勾勒却尽显刚劲的山石中,兰花疏散而出,兰叶提按顿挫重墨写出,兰花用淡赭色点缀,整幅作品色彩明丽,气韵清逸。陈衡恪书法提款亦精彩绝妙,《牡丹兰石图》题识:“也伴兰翘试淡妆,轻摇微叠想衣裳,墨华飞处翻新样,不必纤浓学赵昌。小楼愁雨復愁风,三月江南拆嫩红,看到半开刚好处,黄庭初写绚春空。”文才可见一斑,故吴昌硕对这位后起之秀也是赞许有加:“师曾老弟,以极雄丽之笔,郁为古拙块垒之趣,诗与书画下笔纯如。”
26.傅抱石《陶毂赠词》
27.李剑晨《壮丽的天坛》
28.朱屺瞻《葫芦》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6)
傅抱石《陶毂赠词》
文丨刘鹏
▵傅抱石 《陶毂赠词》
中国画 纸本立轴
117.8x40cm
194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陶榖赠词。此拟写李主宴榖澄心堂,出弱兰于席歌风光好时情景也。甲申六月二伏,傅抱石。
钤印
抱石之作(朱文)、上古衣冠(白文)
赏析
傅抱石(1904-1965),江西南昌人。原名长生、瑞麟。中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等职。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院,1935年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出任江苏省国画院首任院长,“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水彩画技法,锐意变革。
陶毂(903-970),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邠县)人,本性唐,因避晋祖讳而改姓陶。历北齐、隋唐为名族,祖彦谦,历慈、绛、澧三州刺史,有诗名,自号鹿门先生。父涣,领夷州刺史,唐季之乱,为邠帅杨崇本所害。后周显德三年,加吏部侍郎。宋初,转礼部尚书。乾德二年,判礼部铨知贡举,再为南郊礼仪使。法物制度,多毂所定。为人强记嗜学,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有名著《清异录》流传于世。
《陶毂赠词》描绘了南唐重臣韩熙载潜使歌伎秦弱兰矫装驿丞之女,让身为北宋使臣的陶毂身陷窘境的故事。据史料显示,傅抱石为了研究“线条”而从事人物画创作,尤其是历史人物画。他在历史人物画中一如既往地追求“线性”,用笔速度极快并且富有弹性,有时融合自创的破笔散锋,兼用多种笔法而自成一格。自1940年12月开始,傅抱石开始大量创作人物画。据叶宗镐先生所撰《傅抱石年谱》:“1944年7月25日,作《陶毂赠词图》(117×40cm),题识:陶毂赠词。此拟写李主宴陶毂澄心堂,出弱(一作蒻)兰于席,歌风光好时情景也。甲申六月二伏,傅抱石。”此外,《傅抱石年谱》也透露出一则有趣的信息:原来该画上面并无钤印,1990年补钤白文方印“抱石之作”及朱文方印——“上古衣冠”。傅抱石先生的《陶毂赠词》将事件发生的场景聚焦于弱兰出场歌风光好而陶毂如梦惊醒的那一刻,弱兰的自信、不屑与陶毂的惶恐、羞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名士之风瞬间荡然无存。从画面上看,两位主人公的面容以细笔写出,其余则放松地施以粗笔淡墨。虚与实、疏与密、动与静、素与彩等对比关系很好地描绘出人物的心理,诚为佳构。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7)
李剑晨《壮丽的天坛》
文丨陈娅
▵李剑晨 《壮丽的天坛》
水彩画
54cmX38cm
197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李剑晨(1900-2002),河南内黄县人。1923年考入北京国立艺专,受教于林风眠、闻一多,又师从捷克画家齐提尔研习水彩画,后留学英法。是将欧式水彩引入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与关广志并称“南李北关”。为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开创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和“中国水彩画之父”。
建筑水彩画,是水彩画中以建筑为主要表现题材的绘画艺术。要求艺术家运用水彩的语言特质,探寻视觉中的建筑符号,创造审美意象。不仅要以娴熟的技法、构图的优势和富于感情的绘画语言呈现建筑物的主要特征,还要利用建筑物周围环境中的一切有益元素加以补充,将建筑和建筑环境趣味化、艺术化及情感化,形成完美的艺术形式。曾任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李剑晨十分擅长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他名下更诞生了戴念慈、陈其宽、修泽兰、吴良镛等享誉海内外的建筑大师。
今天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李剑晨画中所表现的是天坛的祈年殿,采用了仰视角度的构图形式,突显其庄严肃穆。朱红门窗、土红墙壁的暖色成分,与屋顶的青绿调子形成了色彩对比,烘托出中国古建筑的瑰丽壮观。而在白石栏杆、浅粉围墙和轻淡的天空衬托下,祈年殿又多了一份典雅秀丽。近处几点游人的彩衣,起到了点破调和画面的作用,展现出李剑晨灵巧而精湛的建筑水彩画手法。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8)
朱屺瞻《葫芦》
文丨宋芳菲
▵朱屺瞻 《葫芦》
中国画 纸本立轴
88.5×47.5cm
199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屺瞻画于上海,壬申春月,时年百又一岁。
钤印
朱屺瞻(白文)、二瞻老民(朱文)、太仓一粟(朱文)、屺瞻期颐后作(白文)
赏析
朱屺瞻(1892-1996),江苏太仓人。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修竹吾庐。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
朱屺瞻是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画坛的一代宗师。自幼酷爱书画,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作品融贯中西、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葫芦是中国传统花卉尤其是写意花卉中常见的表现题材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葫芦以质朴、温润的本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福”、“禄”的祈祝。这幅屺瞻老人的《葫芦》用笔自由,乍看虽以墨色随意勾勒,但形态优美。葫芦的藤蔓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却是妙手天成,别具苍浑而朴拙的野趣。浅红色葫芦打破中国画传统用色的特点,讲究色彩的韵和气,在藤蔓映衬下更显灵动。画面中除能感受到画家的激情和书法性的笔墨神采外,构图安排也颇具匠心,上半部留白,画面集中在下方。两只葫芦悬于错落有致的藤蔓,一高一低相互呼应,画面既和谐稳定,又充满变化和动感。
此幅《葫芦》为屺瞻老人101岁时所作,右上铃印“朱屺瞻”、“二瞻老民”两方,左下压角钤印“屺瞻期颐后作”、“太仓一粟”两方。“期颐”往往代称百岁老人,期为期待,颐指供养。晚年的屺瞻老人创作力旺盛,90岁之后的作品里一山一石都可入画,一草一木皆通灵性。这个阶段的泼彩作品较之前的泼墨重彩复归到平淡稚拙的丹青之美,更多呈现出自然烂漫、大趣横发的风格特点,看似闲庭信步、随手拈来,实则返璞归真、沧海桑田。他对绘画的追求用六字概括为:“独、力、简”和“厚、朴、拙”。其中“厚”为浑厚,是对生命的礼赞和对生机活力的追求。
往期精彩回顾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5-21)🔗每周回放:“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e观藏·每日一美》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8—14)附音频版
🔗每周回放:“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e观藏·每日一美》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7)附音频版
🔗喜讯丨江苏省美术馆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
🔗展讯丨“大美藏真——江苏省美术馆2019年度收藏作品展”在我馆展出
🔗VR展厅丨坐看云起时——江苏省美术馆藏20世纪中国画专题展
🔗江苏省美术馆“8@JAM 多元艺术推广计划” 参展艺术家公开招募通告
🔗资讯丨感动凝聚力量——“江苏省抗疫主题美术书法精品展”线上线下齐开展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李晓予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