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回放:“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e观藏·每日一美》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7)附音频版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6-11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作品活化,深入挖掘和传播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用名家名作来梳理和呈现江苏地域文脉的风采,由江苏省美术馆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打造的“云展厅”——《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资源,每日精选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赏析的美文,图文并茂,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1.傅抱石《芙蓉国里尽朝晖》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

傅抱石《芙蓉国里尽朝晖》


文丨徐惠泉


▵傅抱石  芙蓉国里尽朝晖



立轴 纸本设色

48.5×68.7cm

196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芙蓉国里尽朝晖。一九六四年秋,敬写毛主席诗意,傅抱石南京记。

 

钤印      

抱石私印(白文)、不及万一(朱文)、甲辰所作(朱文)、祖国文化同浩鉴藏(白文)




赏析

傅抱石(1904-1965),江西南昌人。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院,1935年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出任江苏省国画院首任院长,亦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傅抱石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水彩画技法,锐意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独创“抱石皴”。50年代后他以宁静内敛的笔墨意蕴,通过诗意化的方式再现祖国建设的劳动场景,传达出自己对于中国画传统与现代的理解,促进了山水画精神内涵的拓展与中国画艺术语言的多样化。


“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芙蓉国”借指湖南省,语出毛泽东诗词《七律·答友人》。傅抱石在1959曾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于长沙、韶山一带参观写生。1960年9月,他又率“江苏国画工作团”开始了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11月重访湖南时,毛泽东诗词中壮丽秀美的湖南景致,激发了傅抱石的创作情怀。他从烈士陵园观看湘江白帆点点,起笔速写,为以后创作《芙蓉国里尽朝晖》一画搜集了重要素材。


画中大片天空和水面留白以淡红色晕染,似有若无的暖色调烘托出“朝晖”的氛围,墨色纵横中又有线皴细微的变化,几笔淡墨晕染点出船的倒影和远处笼罩在朝晖中形体朦胧的树木。右侧岸上则是一幅时代场景,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川流而过。场面喧嚣而笔法宁静,可谓诗意与画意的完美结合。


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诞生于质疑中国画无法反映新时代生活的矛盾困境中。但他们透过实景写生,巧妙地运用传统笔墨,表现了祖国山河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新景观,完成了中国画从传达文人诗意到为新时代山河立传的转变,由此构建了新中国画的艺术语系。




2.徐悲鸿《立马图》

3.李可染《钟山风雨》

4.黄克晦《金陵六景图》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

徐悲鸿《立马图》


文丨陈娅


▵徐悲鸿  《立马图》



立轴 纸本设色 

126.2×74.5cm

1935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乙亥夏仲,悲鸿写于危巢。


钤印 

徐(朱文)、悲鸿之印(白文)、徐悲鸿印(朱文)、□(白文)



赏析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1929年进入国立中央大学任教。曾留学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归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立北平艺专等。徐悲鸿深得西方写实主义精髓,他反对形式而独钟写实。将西方写实技巧与中国传统笔墨,完美结合在一起,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是中国近代画坛中西画法兼备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的奠基者之一。


徐悲鸿创作了不少取材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主题性创作,能从中强烈感受到他对社会人文充满关怀的真挚之情。他擅长画马,曾在法国的巴黎赛马场、德国的柏林动物园画过数千张马的速写,对马的肌肉、骨骼、神情动态以及生活习性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立马图》精准地反映出了这样中西结合、借古喻今的艺术理念。徐悲鸿笔下的马有着来自西画技巧的强烈明暗关系,其笔墨运用建立在对光线、造型,尤其对象解剖结构的准确把握之上。同时又带有东方写意草书的奔放意境,需要极高的书法造诣方可为之。用笔力大气沉,飘逸灵动,一气呵成——这点在针对马鬃的描绘上尤为明显。


上世纪30-40年代徐悲鸿创作了大量表现奔马、立马、群马的中国画作品。这些鬃毛飞扬、目视远方、长啸于旷野的马成为了徐悲鸿个人艺术风格的重要符号。但如果仔细观察其中细节,会发现其笔下骏马几乎都未佩戴马鞍与缰辔。这样看似狂放自由的野马形象,与国难当头的时代语境有着紧密联系,是对抗日战争期间国家命运与个人情怀的艺术化表达。他在《立马图》上自题: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来自杜甫《秦州杂诗·其五》,也是徐悲鸿绘马图中最常题写的诗句,一种深陷困境却不甘屈服的抗争精神由此跃然纸上。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

李可染《钟山风雨》


文丨陈娅


李可染  《钟山风雨》



立轴 纸本设色 

92.2×57.3cm

196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主席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一九六四年春三月,可染。


钤印 

可染(白文)、日新(朱文)、解放以后(白文) 



赏析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画室名“师牛堂”。李可染毕生秉持“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等创作理念。笔墨功底深厚,画艺精湛。其积墨积染法深受恩师黄宾虹及清初“金陵八家”魁首龚贤等名家影响,同时借鉴西画及摄影艺术的造型技法,尤以气势沉雄、风貌独特的山水画名世。


《钟山风雨》创作于1964年,李可染以饱含激情的娴熟笔法,在有限的画面空间内悉心诠释毛泽东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雄浑意境。通过俯瞰视角精心布局,并以水墨、赭红等渲染出硝烟弥漫中千渡竞发,万帆鼓劲解放南京的壮阔场景。左上角一座摇摇欲坠的城楼,则作为原国民政府首都的象征。全画构图饱满,同时巧妙留白,进而以“白”衬“墨”。又兼具西画明暗技法,以此调谐墨、色、光感,全面体现了黑、满、透、重等“李家”国画的艺术特征。


右上角自署行书款识所书线条沉厚遒劲,酣畅奔放,颇富笔墨韵味,可从中窥探其博采众长的“酱当体”书法风格。随后钤有一枚“可染”白文长方形印。画面右下侧另钤有“日新”椭圆形朱文、“解放以后”方形白文闲章各一枚,旨在点缀和平衡整个画面。


《钟山风雨》于1993年由李可染家属捐赠江苏省美术馆,藏于画中历史事件的重要发生地南京,更突显作品背后的价值意义。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4)

黄克晦《金陵六景图》


文丨谢蕊


▵黄克晦  金陵六景之一.白鹭春潮 

▵黄克晦  金陵六景之二 . 乌衣夕照

▵黄克晦  金陵六景之三 . 凤台夜月

▵黄克晦  金陵六景之四 . 石城霁雪

▵黄克晦  金陵六景之五 . 秦淮渔笛

▵黄克晦  金陵六景之六 . 天印樵歌



册页 绢本设色

各31.2×41.2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无)


钤印  

金陵六景之一·白鹭春潮 纪良秘玩(朱文)、克晦(朱文联珠印)

金陵六景之二·乌衣夕照 纪良秘玩(朱文)、克晦(朱文联珠印)

金陵六景之三·凤台夜月 纪良秘玩(朱文)、克晦(朱文联珠印)

金陵六景之四·石城霁雪 纪良秘玩(朱文)、克晦(朱文联珠印)

金陵六景之五·秦淮渔笛 纪良秘玩(朱文)、克晦(朱文联珠印)

金陵六景之六·天印樵歌 纪良秘玩(朱文)、克晦(朱文联珠印)



赏析

黄克晦(1524-1590),字孔昭,号吾野,出生于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其父为当地名士,克晦少时亦以诗文名。隆庆间(1567-1572),离家出游,先后至楚、吴,抵金陵,又历齐、鲁、燕、赵,抵北京。登临五岳、匡庐、武夷。著有《黄吾野先生诗集》,绘画成就也很高,享誉闽地。


金陵作为六朝古都,向来是历代文人吟咏怀古的对象,洪武年间史谨首先在诗集《独醉亭集》中提出“金陵八景”。而最早见于记载的画家创作是,文徵明游历金陵后所作的《金陵十景册》,但画已佚,十景的名称及面貌均无法知晓。明清之际,众多画家创作了以“金陵胜景图”为题的实景山水,江苏省美术馆所藏的这套为福建画家黄克晦所作。


黄克晦的绘画宗法“吴派”大家沈周,笔力苍劲。其笔下的山水、寺庙、城郊和历史遗迹大多清新雅致,古意可见,郡中好友苏濬以为,其纪游诗别出新意,在于其将自我溶于山川景物之中忘乎物我。黄克晦的《金陵六景图》为绢本水墨淡彩,画面意境以简淡幽远取胜,写云气、雪、夕照之景,或绿洲葱茏,或清幽宁远,或清丽明净。他对金陵景致的设置很可能受到史谨品评方式的影响,以单一景点的方式描写金陵胜景,分别名为: 钟阜晴云、石城霁雪、龙江烟雨、凤台夜月、天印樵歌、秦淮渔唱、乌衣晚照、白鹭春潮,分别对应的名胜遗迹是:钟山、石头城、龙江关、凤凰台、天印山、秦淮河、乌衣巷、白鹭州。“八景”中的“钟阜晴云”、“龙江烟雨”两幅已佚,故现称六景。


江苏省美术馆藏的这件福建画家黄克晦的《金陵六景图》,是现存最早的“金陵胜景图”,原为杭州书画家兼鉴藏家余任天先生所藏,其珍贵价值还在于,黄克晦的画遗作甚少,尽管很遗憾《金陵六景图》的另两幅已佚,但能够有这样一套笔墨精致的册页加入到我馆明清书画的收藏序列中,已然实属不易。这件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唱和对象以及画家本身,都对了解、研究当时金陵的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5.丁云鹏《洗象图》

6.齐白石 《奇石海棠》

7.关良《苏州风景》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5)

丁云鹏《洗象图》


文丨马鸿增


▵丁云鹏  《洗象图》



立轴 纸本设色

112.7×40.6cm

1606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万历丙午中元自生日,佛子丁云鹏敬写。


钤印  

丁云鹏印(白文)、南羽氏(白文)、易图所藏(朱文)、汪□昆印(白文)




赏析

明代人物画大家,继戴进、吴伟、唐寅、仇英之后,最重要的有三位:丁云鹏(1547-1628)、陈洪绶(1599-1652)、崔子忠(?-1644)。丁云鹏,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精工白描人物、道释故事。董其昌赞其“三百年来无作手”,赠印“毫生馆”。陈继儒评其“白描酷似李龙眠,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意端有神通者不能也”。方薫说:“道释人物,丁南羽有张(僧繇)、吴(道子)心印,神姿飒爽,笔力伟然。”馆藏《洗象图》即为其代表作之一。知此图作于1606年,时年59岁。洗象图是中国人物画传统题材,《法华经》中有普贤菩萨骑象之说,白象被视为佛教圣物。又“象”与“相”谐音,禅宗讲求破除名相执著,因此洗象便具有“洗去尘障,得见真如”的寓意。此图以白象居中,似含笑意;左右立普贤及罗汉弟子5人,端容注视白象,唯弟子目光向前方,而与3名准备洗象者相呼应。整体庄重肃穆,气氛恬静。人物多用白描,劲挺流畅,如行云流水;而背景之双树与前景之窠石则墨色勾皴较重,形成对比中的和谐。丁云鹏的佛教人物画风,对陈洪绶、崔子忠都有影响。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6)

齐白石 《奇石海棠》


文丨谢蕊


齐白石  《奇石海棠》



纸本设色

1945年

103.5cm×33cm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石头坚固花草香清。白石老人齐璜八十五岁时思乡切切。


钤印:悔乌堂(朱文)、白石(朱文)、痴思长绳系日(白文)、笃周所藏(朱文)




赏析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小名阿芝。又名齐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早年曾为木匠,后以卖画为生。并有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三百石印富翁等大量笔名与自号。曾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5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其笔下的自然界都生机勃勃,洋溢着白石老人对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在40岁(1902年)以前,齐白石没有出过远门,都在湘潭附近各地。那年秋天在友人的邀约下走出家门,之后更是历时八年完成了“五出五归”的远游,期间每逢看到奇妙景物,就画上一幅,将沿途所见绘制成画稿,因此积累了很多作画素材。在年过半百之时,在挚友陈师曾的劝告下,齐白石以“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君等勿怜”的决心开始“衰年变法”,开创“红花墨叶”一派。


此件江苏省美术馆藏《奇石海棠》,为白石老人晚年所作,红花墨叶自有一番田园乐趣。齐白石以率真老辣的笔墨,鲜艳亮丽的色彩,生动自然的造型,创造出一种大自然的律动。如柳枝般垂挂的枝条上,一簇簇嫣红海棠自上而下排列,柠檬黄的花蕊让画面显示出跳跃的动感,几片硕大的叶子一挥而就,再以渴笔点出叶脉。画面布局轻松随意、奇趣横生。


齐白石的父母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一年内先后亡故,使他常有“乌乌私情,未供一饱;哀哀父母,欲养不存”之痛。又刻“悔乌堂”印,以怀念先人。该作上“悔乌堂”三字的印章常常见于齐白石晚年画面之中。对于时间的珍惜,齐白石亦常常感叹“痴思长绳系日”,之于日复一日的勤奋,常常劝勉“要知天道酬勤”。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之丰,无人能出其右。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7)

关良《苏州风景》


文丨陈娅


▵关良  《苏州风景》

油画 

44.5X53.4cm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关良(1900-1986),广东番禺人。20世纪中国画坛的先驱人物,对油画艺术的本土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关良在1917年赴日留学,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1923年回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在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的影响下开始学习中国画,并随军北伐。1930-1940 年代辗转广州、上海、重庆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于名山大川旅行写生。1960年,于浙江美术学院退休后,出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关良的绘画题材、笔墨方式都特立独行,难以归类。油画家倪贻德对关良的油画推崇备至,他认为关良有意识地把水墨画的写意技巧、精神、构图运用到油画中来,开创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油画民族化之路。

作为早期留学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代表,关良曾认真研习欧洲古典大师作品,后对莫奈、高更、梵高、马蒂斯产生极大兴趣,直接影响了个人油画风格的形成。关良的作品通常尺幅不大,逸笔草草,乍看像儿童涂鸦,但却富于趣味。《苏州风景》绘制于20世纪上半叶,有明显学习野兽派的痕迹。但关良对于透视、比例又毫不强调,反而热衷平涂、薄画等东方手法。甚至有意舍弃了油画笔触,将水墨画的技巧充分借鉴了过来,打造出透明、平面的笔法。可以说既有油画色彩的影子,又有中国水墨的效果,充满纯朴、率真的鲜明个性。



朗读者

张杨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江苏卫视节目主持人。主持《江苏新时空》《新闻眼》栏目。



往期精彩回顾

🔗学术观察 | 墨海立精神 笔锋决生活——结合几件江苏省美术馆藏作品浅谈20世纪中国画发展

🔗公教征稿丨“云观展·童抗疫”少年儿童美术书法作品线上展

🔗5.18回顾|致力多元与包容——国际博物馆日美术馆特别行动

🔗VR展厅丨江苏省抗疫主题美术书法精品展

🔗资讯丨感动凝聚力量——“江苏省抗疫主题美术书法精品展”线上线下齐开展

🔗“感悟生活——2019江苏省美术馆艺术家作品展”线上线下齐开展

🔗江苏省美术馆“8@JAM 多元艺术推广计划” 参展艺术家公开招募通告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意大利,加油!——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绘画中勤劳乐观的意大利人民

🔗古今亦同——江苏省美术馆藏画中的防疫小贴士

🔗用美传递力量——江苏省美术馆“抗疫”进行时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探·江南春意主题展

🔗品梅(武汉、南京共同的花,共同的战疫)

🔗阳春三月“晒太阳” ——阳光下的印象主义油画作品欣赏

🔗动物寓言——艺术史中的狩猎图景给我们的启示

🔗把传统经典当成一个“球体”,于是,我飞向它、撞击它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李晓予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