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51-357)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7-30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作品活化,深入挖掘和传播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用名家名作来梳理和呈现江苏地域文脉的风采,由江苏省美术馆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打造的“云展厅”——《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资源,每日精选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赏析的美文,图文并茂,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 南京广电集团主持人 刘荣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51)

吴昌硕菊石图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王晓露


吴昌硕

菊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121x49.8cm

1920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几番沉醉伴颜(红),为有东篱菊数丛。乱插满头归未晚,且开笑口对西风。庚申秋仲,吴昌硕年七十七。颜下脱红字。


钤印

吴俊之印(白文)、吴昌石(朱文)、二耳之听(白文)


吴昌硕(1844-1927),出生于浙江吉安县,名俊,中年更名吴昌硕,别号老缶、苦铁、大聋等,是晚清画坛大师,也是近代画坛巨匠。1913年,吴昌硕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虚谷、蒲华、任伯年并称“清末海派四杰”。吴昌硕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其艺术另辟蹊径、贵于创造,成就卓著。


吴昌硕的绘画艺术,受徐渭、石涛、“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的影响,尤其受石涛的美学思想影响最深,认为绘画应将客观对象与画家主观情思相统一,遵循画家情思与对象之“神遇而迹化”。其擅长写意花卉,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在画面物象的虚实、疏密中,在花木竹石布局的前后顾盼、起伏呼应中,传达出变化丰富的韵律与动势。


江苏省美术馆藏《菊石图》立轴作于1920年,乃吴昌硕77岁高龄佳作,此时缶翁的艺术,已臻于化境。这是一幅一红一黄两丛菊花与山石相映照的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菊花自有傲霜骨,能于众芳谢后迎风盛开,有“花中隐士”美誉。画中菊枝干蟠屈,花叶茂盛,淡墨渲染出嶙峋山石,其形如柱,画石笔法劲健,飞白迭出。枝干墨色变化丰富,线条纵横恣意,轻重缓急兼具,可见其大笔晕染功力,又可见其对色调的调控能力。整个画面和谐而艳丽,厚重却不失灵动,让人感受到强劲的生命力。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52)

蒋兆和《少女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邹佳睿


蒋兆和

少女


立轴  纸本设色

65.5×40.5cm

1957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兆和。

钤印

兆和(朱文)


蒋兆和(1904-1986),四川泸州人。少时曾在上海从事广告、服装设计等活动,自学西画。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北平艺专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蒋兆和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以其精谨的造型和细微的观察表现出人物深刻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大多关注于底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苦难,饱含着人道的关怀,在对人性的感受方面,有极敏锐的领悟力和洞察力,对所描绘的对象能够移情共情,因此笔端往往能够深意切切,牵动人心。


此幅《少女》为其1957年所作,画面表现了竹枝之下手抚长辫,身着花衣,微微颔首的少女形象。传统人物画很少描绘下层的普通民众,蒋兆和则多取这些人物形象为表现题材。此幅作品以结构和光影的刻画,发挥中国传统笔墨中的枯湿浓淡的节奏感,用柔和但颇富韵律的线条勾勒出乡村少女的轮廓,线条平缓而劲细,面部和衣着略施皴擦晕染,呈现出人物恬静娟秀、稚嫩羞涩的气质面貌。


在整体的画面表现中,他以单纯简洁的背景突出具有雕塑感的人物形象。同时结合西方绘画中的透视、造型手法,排除不必要的光影效果,而描绘实在的形体塑造。依形就势,笔沉墨实,人物形象刻画细腻生动,简练深入。他以深厚的素描造型能力,融入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在以线为主的造型方法中,结合明暗和光影,为二十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生和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53)

方冰山《童年的记忆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孙俊


方冰山

童年的记忆


布面油画

168.5×194cm

198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方冰山(1940-),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油画研究会副会长。出生于江苏如东掘港,从小喜爱画画。1959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63年大学毕业后在徐州市文化馆工作,1976年从徐州借调到省创作组,参加军史画创作,1981年南艺油画研究生毕业,入职江苏省美术馆、江苏油画雕塑院从事专业油画创作。代表作有《卖玩具的人》《北方大鼓》《北方的回忆——大集》《前方又打大胜仗》《一日千里》《童年的记忆》等系列作品。油画作品《北方的回忆2006》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方冰山先生的家乡如东是革命老区,其童年在反清乡、反围剿的战斗枪炮声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和印记,是他后来的军事题材创作的内在动因。方冰山先生在徐州工作期间,有机会经常深入到郊区,以及山东、河南、陕北的农村,与谆朴善良的农民朝夕相处,丰富的生活体验和黄土地的气息,融入了他的生命中,从而在他的艺术创作中铸就了深深的北方情结,构建了方冰山先生另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


江苏省美术馆收藏的油画作品《童年的记忆》,是方冰山先生1984年创作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的一幅重要作品。残破的黄土墙充满了整个画面,墙上是一幅匆促画就的战地宣传画和标语“咱们的大腿不简单,十天追了一千三”,这是一则当年解放军进军途中非常经典的标语口号。在画面的左下角,一个头发篷乱、面黄肌瘦的孩子,在寒冷的冬季赤脚立于破屋的门前,穿着不合体的军棉袄,也许是路过的子弟兵脱下刚刚为他穿上的,饥饿地啃着塞给他的干粮大饼,瞪着一双大眼睛,惊奇地凝视着眼前发生的陌生场景,浩浩荡荡的解放军和支前民工队伍正大踏步地胜利进军,追击着溃逃的国民党残军。似乎也听到了画外夹杂在车马声中震耳的高呼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囯!”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54)

宋文治太湖之滨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陈岚


宋文治

太湖之滨


立轴 纸本设色

67x155cm

1966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太湖之滨。一九六六年春写于十竹斋,宋文治


钤印

宋文治印(白文)


宋文治(1919-1999),出生于江苏太仓,是新金陵画派代表画家之一。他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江南自然成为他创作母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画家对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以及对这片土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充满激情、饱含着深情。宋文治先生擅画江南,作品深受大家的喜爱,故有"宋太湖"的美誉。


创作于1966年的《太湖之滨》是宋文治先生一件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包孕吴越”是自古以来太湖流域之文明,其源远流长,涵养生息。宋文治先生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和精湛的敷色技法,生动再现了太湖烟水的浩渺氤氲。画作水天一色,远山如黛,舟帆点点,湖畔花红柳绿,绿意葱茏,亲水而居的幢幢民宅鳞次栉比,与苍翠青山、葱郁林木相映成趣。《太湖之滨》既是江南人民小康幸福生活的现实描绘,也是作者对鱼米之乡的一种眷念,从画面我们可观照到艺术的典型性。对传统的坚持与颂赞现实的知行合一,是新金陵画派最重要的艺术特色。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55)

蒲华寻我乐处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赵彦国


蒲华

寻我乐处


纸本横披

36.5x136.7cm

1907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寻我乐处。丁未秋中临颜鲁公石刻于驻雯楼下,蒲华书。


钤印

蒲华之印(白文)、作英(白文)


蒲华(1830-1911),原名成,字作英,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寓居上海。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盦、剑胆琴心室等。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平生自讳其年,殁后其门人检箧得印章,有曰“庚寅生”,乃知蒲华生于道光十年(1830年),卒年八十二。


蒲华早年参加科举,仅得秀才,遂绝念仕途,潜心书画,后寓居上海,以卖画为生。他的绘画早岁以花卉、山水为主,尤重大写意,多师法“青藤白阳”,其画燥润兼施,苍劲妩媚,风韵清健。山水树石,亦淋漓元气,不规规于蹊径。盖取法石涛、石溪而加以变化。晚年尤擅画竹,心醉“文同”,一干通天,叶若风雨,有“蒲竹”之誉。他的书法也颇具功力,淳厚多姿;草书自谓效白玉蟾,笔意奔放。又交友广泛,结鸳湖诗社,与吴俊卿、何汝穆、徐新周、哈麟等友善,所居号曰“九琴十砚斋”。


蒲华一生以鬻书、画自给,平素笔墨不自矜惜,有索辄应,润金多寡亦不计。人以其易弗重视,至殁后声价始增。曾游日本,为彼邦人士推重。元代赵孟頫有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可见传统中国书画同源同理,相互滋养的重要性。文人士大夫画家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未尝有不通书法而画能臻高境者。蒲华就是晚清典型的书画兼善的大家,他高超的绘画笔墨完全得益于他深厚的书法功力。


江苏省美术馆所藏蒲华书法行书横批“寻我乐处”,由款识可知,这是他于丁未秋(1907年)在驻雯楼下临写颜真卿石刻而即兴书就的,当为其77岁时的作品。虽然此作注明为临写颜鲁公石刻字,但从书法的用笔和结字特征上却难窥鲁公家法,概为蒲华以意为之的个人手法。这其实也涉及到书法学习中临摹与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逼真于原作,还是在似与不似之间,或者是完全脱离原作之形貌,纯粹以自己的手法借题发挥,大概是书法临摹的三种境界。


蒲华的此件作品当属于第三种类型,是一种高级的以古为新的创作手法,与他平日绘画题款的风格比较接近,是意临,亦或是借古为托辞的墨戏而已,这或许正是古典书家的一种学古智慧。此外,从文辞来看,“寻我乐处”四个字颇有趣味,不知是原刻石的固有字句,还是蒲氏的有意截取组合?然而此作在用笔上深得颜真卿篆籀笔法,线条凝重内敛,弱化了颜体楷书提按顿挫,强化了笔画的长枪大戟,字形开合有度,字与字之间穿插揖让,浑然一体,整体营造出一派悠然自得,寻我笔墨至乐的自在之境。师古之心当寻我乐处,为人为艺亦当寻我乐处!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56)

亚明《碧螺春讯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叶海鹰


亚明

碧螺春讯


山水立轴

95x44.5cm

1978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碧螺春讯,一九七八年春三月写于南京,亚明


钤印

亚明之印(白文) 七十年代(红文)


亚明(1924-2002),安徽合肥人,为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家之一。上世纪50年代始,专事中国画研究和创作,成就卓著于人物画和山水画,又深研中国画理,提出“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亚明曾长期主持江苏美术界工作,负责筹建江苏省国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江苏省美术馆和江苏省书法篆刻研究会。他以杰出的艺术实践和理论建树,对“新金陵画派”历史地位的确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这个画派的重要代表,进而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作出了承前启后的重大贡献。


亚明祖籍苏州,对苏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太湖的山水风光与人物风情更是其反复描绘的重要创作题材,这幅《碧螺春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碧螺春是我国传统名茶,产自苏州洞庭东山,其中尤以明前春茶最足珍贵。每年春日,清明节前,采茶姑娘便三三两两,结伴在太湖畔的茶山上采摘嫩芽,成为一幅动人的景致。这幅作品描绘的就是这一场景,作者以写意的用笔,大刀阔斧在画面右侧画出一片近景山石,笔中参有折带与斧劈的笔法,兼勾带皴,干湿互用,再罩以淡墨与花青。


湖面几乎纯用留白,仅以一点淡墨画出中间几艘帆船的倒影,远处帆影点点,出没于三山之间,不着笔墨却表现出太湖的辽远浩阔。近景的山石上,以散锋破笔点出一簇簇的茶树,亦不作过多细致刻画,仅以淡淡汁绿稍作点染,也表现出早春的节气,茶树丛中,作者细致地勾画了三个菜茶姑娘。其中左边的红衣女子最为吸引观者眼光,她应是三人中年龄最长的,已然成年,带着蓝色头巾,正在一手挎竹篓,一手认真采摘茶青,另外两人年龄较小,半隐于茶树丛中,尤其是最右边的小姑娘,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像在采摘又像在游戏,整个劳动场景生动感人。


通观整幅作品,画面清新优美,人物形象朴实生动,尺幅不大却意境辽远,处处可见作者的用心,使人观之仿佛身临其境。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57)

李剑晨长江大桥建设工地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丁雅力


李剑晨

长江大桥建设工地


水彩画

45x33cm

1959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李剑晨(1900-2002),原名李汝骅,字剑晨,河南内黄县人。在绘画创作和艺术理论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是我国驰名中外的美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中国水彩画之父”。曾担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水彩画协会名誉会长、国际水彩画协会理事、国家水彩画联盟亚洲画会主席等职位。


李剑晨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酷爱绘画,1917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水彩画。1923年进入北京国立艺专,师从捷克画家齐提尔,受老师影响对水彩画中变化莫测的色彩和逼真的形象表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深入地研究学习,刻苦钻研,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1937年后有机会留学英法,学习西方绘画雕塑艺术,并欣赏到大量国外水彩著作,在不断地学习中,融汇中外、贯通古今、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水彩画语言。新中国成立后,李剑晨迎来了水彩创作的高峰期,他深入社会和群众生活,奔赴全国各地写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水彩写生作品,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水彩画。


《长江大桥建设工地》创作于1959年,是描绘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工程的小幅水彩画作品。广阔的天空中白云涌动,巨大的桥梁钢架耸立在云端之中,吊车正伸出巨臂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地面上一派人潮涌动的繁忙景象。整幅画面采用低视平线构图,突出主体建筑的宏伟博大,空灵剔透中又有结实厚重之感,人群由远及近产生透视变化,连成一个优美的“S”形,将观者的目光吸引至画面深处。以褐色为主色的暖色调使画面显得统一大气,十分和谐,其间点缀蓝紫色,起到了色彩对比的作用。画面场面恢弘、空间感强,虚实相间、节奏分明,反映了我国建设工程一日千里、蒸蒸日上的面貌。






往期精彩回顾

🔗展览预告 | 到人民中去——江苏省美术馆藏木刻版画研究展(1931-1949)

🔗资讯|用笔墨丹青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精彩开幕

🔗资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孙晓云2021新作出版

🔗VR展厅丨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44-350)

🔗VR展厅丨纪念李剑晨先生诞辰120周年——江苏省美术馆藏李剑晨捐赠作品展线上展览及作品鉴赏

🔗志如初 人如菊——与画家高云不谈回归,谈出发

🔗翛然物表,与古为徒 ——与宋玉麟谈艺术和传承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张天宇、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