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特币史话·82 | 有容乃大(6): 二层支付网络

刘教链 刘教链 2023-01-30

(丹尼尔·拉里默,EOS创始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情回顾:
比特币史话·77 | 有容乃大(1): 7 TPS
比特币史话·78 | 有容乃大(2): 零食售卖机
比特币史话·79 | 有容乃大(3): 现金而非信贷
比特币史话·80 | 有容乃大(4): SWIFT
比特币史话·81 | 有容乃大(5): 1比特币300万美元?

正文:

1958年,美国银行启动了一个名为“美洲银行卡”(BankAmericard)的信用卡项目。1966年,一些地方性银行卡联盟发起创立了“万事达卡”(Mastercard)与之竞争。1976年,“美国银行卡”改名为Visa,并且不再由美国银行独家控制,而是由多家发卡行背后的财团联合控制。据2015年尼尔森报告,Visa全球网络在2014年处理了1千亿笔交易,总交易额为6.8万亿美元。2015年,中国银联(UnionPay)在交易额和发卡量上均超过Visa,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卡支付平台。[1]

无论是Visa还是银联,它们都是架设在传统金融基础设施之上的“二层”支付网络,服务于所有接入该网络的用户,为他们提供快速的支付清算结算服务。到了互联网时代,美国的PayPal、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是在传统金融基础设施之上架设的支付网络服务,而这些支付网络各自有着各自的账号体系,互相并不能直接相通,必须回到底层设施进行资金划拨和流转。由于支付网络内部的很多互相转账并不必须写入到底层设施上去,所以Visa这样的支付网络可以拥有比底层金融基础设施各系统大的多的总交易额,以及多的多的交易笔数和快得多的交易速度。

在2008年11月3日的邮件讨论中,为了回应有关比特币交易数量特别巨大时,网络吞吐量受限的问题,中本聪这样写道,“带宽(消耗)可能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令人望而却步。一笔典型的交易大约是400字节(椭圆曲线非常紧凑)。每笔交易必须被广播两次,所以每个交易至少是1KB。Visa在2008财政年度处理了370亿笔交易,平均每天1亿笔交易。那么多交易会占用100GB带宽,或者12张DVD或2张高清电影的大小,或者按当前带宽价格计算约花费18美元。”[2]

“如果网络能达到那么大的规模,可能要花费好几年时间,到时候,在互联网上发送2部高清电影好像就很稀松平常了。”

在2010年7月28日的论坛中,一个账号名为bytemaster的网友、后来业内知名的steem.it和EOS创始人、人称BM的丹尼尔·拉里默(Daniel Larimer)质疑比特币的可扩展性和交易速度问题,说,“等10分钟来验证支付是好的,这时间可太长了。它应该和今天刷信用卡一样快”。

次日,中本聪回应说,“参见零食售卖机的帖子,我概述了支付处理商(payment processor)是如何可以在10秒钟或更短时间足够好的验证付款的,事实上真的非常好(比信用卡低得多的欺诈概率)。”[3]

“如果你不相信我或不懂我的意思,我没有时间试图说服你,抱歉。”中本聪如此结尾。

而实际上,中本聪关于二层快速支付处理的设想,直到他神秘消失多年以后才出现的“闪电网络”技术才给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实现方案。这样,支付网络处理高速支付,底层比特币网络提供清算结算。

【未完待续】(公众号:刘教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