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泽平宏观】英美城镇化经验与中国城镇化趋势——房地产周期研究之十七

任泽平、李欢 泽平宏观 2019-07-27


文:方正宏观任泽平  联系人:李欢

 

导读:我们在2015年基于城镇化趋势规律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英国属于集中型城镇化,美国属于扩张型城镇化。中国城镇化考虑自身人均土地面积小、农业基础薄弱、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户籍分隔政策等具体国情,在初步完成之后,一批都市圈逐渐形成,“郊区化”萌芽出现。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我们判断大都市圈战略确立,小城镇化战略退出,这符合城镇化的基本趋势,大都市圈更节约土地、更有活力,这是几百年来城市的胜利。

 

摘要:

 

英国开始最早、水平最高、逆城市化显著。商业革命带来的资本积累以及移民人口是城镇化基本条件,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条件、产业条件、交通条件和人口条件为城镇化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而受限于国土面积,英国城镇化较为集中,且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进行。另外作为第一个进行城镇化的国家,其城市问题也最先体现出来,逆城市化趋势明显。

 

美国城镇化开始较晚、速度较快、范围较大。国家统一、农奴制的废除以及和欧洲的商业革命积累资本是城镇化条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优势、工农业协调发展、大量移民、以及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水陆交通成为美国城镇化快速崛起的强大推动力。因此美国城镇化仅用时40年即已完成,且影响范围从东部扩展到中西部和南部,城市呈扩张型发展。

 

英美城镇化路径比较:从中心城镇化到郊区城镇化。繁荣的农业和工业以及充足的人口是其城镇化的基本必备因素,城镇化与经济相协调保障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且二者都经历了“中心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阶段,城市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城镇化向内涵式城镇化发展。中国城镇化条件较英美不同,人多地少,农业薄弱,城乡二元结构较难打破。未来将呈以下趋势:1)城镇化速度加快,大城市扩张明显。特别是经济结构较高级的大城市,对技术、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和容纳力不断增强,高消费能力对服务人员需求量巨大,城市规模将持续扩张,周边地带会逐步纳入,“郊区化”萌芽出现。2)“中心城镇化”将继续是现阶段特点,大城市已经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一批都市圈逐渐形成3)服务业已成为城市化主要拉动力,且趋势越来越明显。一般国际典型城市化在发展早期工业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服务业才会取代工业成为主要动力。在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IT行业、新型商业等将成为城市聚集点,引导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4)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成为城镇化发展新趋势。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超过50%,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外延式城镇化基本完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式城镇化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着重表现为城市的现代化功能逐渐完善。5)区域分化加大带来人口迁移,大都市圈汇聚人才和优质公共资源,吸引人口源源不断流入,而一些老工业城市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将会面临城市竞争力下降、人口流失等发展陷阱。6)环境污染、雾霾、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日益涌现,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目录:

 

英美城镇化历程  

1.1  英国城镇化开始最早、水平最高、逆城市化显著  

1.2  美国城镇化开始较晚、速度较快、范围较大  

英美城镇化发展的条件

2.1  英国率先具备城镇化发展条件  

2.2  美国城镇化发展条件更加优越  

英美城镇化路径比较:不同中仍有规律可循  

3.1  健全发达的农业是城镇化的基础       

3.2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动力       

3.3  充足的劳动力是城镇化的人口保障  

3.4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步伐标准  

3.5  “中心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3.6  城市问题是城镇化的负面影响  

中国城镇化预测  

4.1  中国城镇化条件  

4.2  中国城镇化发展预测  

 

 

正文:

 

英美城镇化历程

 

纵观全球城市史,英美无疑是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两国城市化路径虽然不同,但其发展较早,城市化体系成熟,因而他们在城市化中的所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问题成为各国借鉴的经验。

 

1.1  英国城镇化开始最早、水平最高、逆城市化显著

 

英国是城镇化的先驱,1415世纪的圈地运动将农民与土地剥离,造成农户分化,农民被迫涌入城市,城镇化趋势初现,到工业革命前城市人口就已达到总人口的25%以上。之后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发起者的优势,率先开始城镇化进程,城镇化速度加快,1801年达到33.8%([1])1851年时城市人口比例首次超过50%([2]),是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人口增长进入新的高峰期,1891年城市人口达到72.0%1931年则达到80.4%([3]),已实现高度城镇化,农村人口低于20%,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郊区城镇化和逆城镇化渐成趋势,1960年城镇化水平减至78.44%,之后50年间,城镇化水平时起时伏,基本不再增长,2010年城镇化水平仍在80%左右(见图1)。



        

1.2  美国城镇化开始较晚、速度较快、范围较大

 

当英国已经借着工业革命的东风,走上城镇化迅猛发展的道路时,美国才刚刚独立,城市仍为欧洲殖民扩张作为交通节点时所形成,人口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港口地区,且南北分化,北方重视工业发展,而南方则多以农业为主。美国1830年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约8%,城镇化发展缓慢。直至南北战争实现统一之后,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城市发展速度才得以起步,1880年城市人口比例达到24.9%,接近英国1750年城镇化开始时的水平。之后城市发展持续加快,到1920年城市人口比例达到51.0%([4]),仅用了40年便迅速完成了城镇化进程。从“图 2美国总人口增长趋势和城市人口比例”中可以看到美国在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加快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比率从19世纪中叶开始提高,特别是1880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直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受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等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减慢,到1950年二战结束后城市化进入新一轮高潮。

 

英美城镇化发展的条件

 

英美两国城镇化开始与完成的历史阶段不同,客观基础条件不同,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然而两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一些相同的发展规律,经历了近乎相同的城镇化发展轨迹。

 

2.1  英国率先具备城镇化发展条件

 

英国通过1415世纪开始的商业革命和海外殖民积累的大量资本,又通过1718世纪的农业革命,用圈地运动的方式将农民与土地剥离,产生大量自由劳动力,使得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转移成为可能,创造了人口和资本聚集的先决必要条件,为城镇化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城镇化进程,为英国率先走上现代城镇化提供了充分条件。

 

首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优势推动了生产分工、能源革命和交通工具革新。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在纺织业中用机器作业,轻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进而通过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这一技术革命导致进一步分工,使生产过程中对工匠的技能要求减少,降低了工人职业的准入门槛,使众多技术水平较低的农民甚至女工、童工都能在工厂工作。另外,动力革命增加了工业对能源的依赖,靠近能源地便可以降低工业成本,增强了集聚的必要性。除此之外,蒸汽动力技术给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革命性的革新了交通工具,改变了传统人力畜力运输方式,转变为蒸汽动力的汽车、火车和轮船,极大的提高了运输效率。

 

其次,工业成为主导产业,成为吸引人口聚集的动力。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导产业,使就业人口的分布发生相应变化。工业就业机会增加,将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吸纳到工业当中,逐渐形成工业城市。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1801年以来,农业人口每50年下降13%-14%,同时工业人口由29.7%不断增加至1921年的56.9%,超过半数标志着工业化的实现,而工业占比扩大速度随着1851年城镇化的实现而减缓,由前50年的13.2%降至3.4%,直至1901年以后爆发新一轮高潮,到1921年的20年间工业人口比率增加了10.6%。这与城镇化阶段发展相吻合,体现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于此相反,第三产业人口比率的增速与第二产业人口增速出现互补现象,由前50年的0.8%到后50年的9.8%,而1901年以后比率则又下降为35.9%。产业集聚变化不仅能吸收了大量劳动力,还能提供能源、生产资料、销售市场、服务设施等附加条件,促进了现代城市的发展。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布拉德福德、设菲尔德等都是于此而来的大型工矿业城市。


再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区域间流动性增强,降低运输成本。得益于蒸汽机的发明,革新了交通工具,降低了远距离长途运输的时间和成本,为人口流动和产品及原材料的流通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另外,运河、公路、铁路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打通了全国的工业运输网络。1761年到1 842年英国陆续修建了3 960公里的人工运河([7]),先进的内河与海运相连,使每吨货物的运费减少一半。在公路建设方面,1750年至19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向东南延伸的国家公路运输网络,公路运输时间缩短80%以上,原本从曼彻斯特到伦敦45天路程1814年缩短到36小时,1832年则仅需18小时即可到达([8])1836年英国铁路里程约1 600多公里,1855年达到12 960公里([9]),逐步形成内陆铁路运输网,

 

最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移民增长率双提高,促进城市人口聚集。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是英国人口急剧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状况改善,再加上政府按人口领取救济金的政策推动,导致人口数量激增,仅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在1801年就达到915.6万人,1831年增至1 405万人,1841年已到1 885.1万人。([10])除此之外,英国吸引了大量移民,特别是欧洲移民的涌入,最初移民多为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人,城镇化完成之后,1860年开始高层人才也陆续移民至英国。移民人数从1801年的890万人增加到到1851年的1 790万人,再到1901年的至3 250万人([11])1860年纽约人口达到100万,其中42%的人口出生在外国([12])1881年英国移民总数达到12.4万,其中伦敦就有6万人聚集在此([13])

 

2.2  美国城镇化发展条件更加优越

 

美国城镇化基本是从南北战争后开始,政治统一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必要前提,这不仅归功于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还有在此之下有效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如两党制和文官制改革以及保护关税政策、宅地法、信用金融等社会经济措施。统一之后废除奴隶制,使奴隶摆脱身份束缚,形成自由劳动力,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并集聚于城市的基础。得益于欧洲的商业贸易,美国作为欧洲工业原材料的提供者、产品的中转地,从中获利良多,积累了原始资本,是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资本基础。至此美国城镇化获得了安定的发展环境、可以流动聚集的人口以及发展城市产业需资本。除却上述的必要条件特征外,美国的城镇化还得益于以下优势。

 

首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优势推动了能源革命、钢铁普及和机械生产。19世纪末美国率先完成了以电力革命和钢铁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动机和电气制造业等普遍运用于工业,以石油为动力燃料,改变了能源结构;炼钢法的革新推动了钢铁生产和普及,改变了生产工具的使用效率。这次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工业效率的提高,还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具改良和农业机械化极大提高农业产量,增加了城市工业原料的供应和劳动力所需食品的供应,使城市能够承载更大规模的人口和工业。钢铁和石油的普及还成就了美国汽车制造业,改进了交通工具,提高运输效率。

 

其次,第二产业成为主导的同时,第一产业得到协同发展。产业机构逐渐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1850年到1900年工业产值增长15倍并在1884年工业比重超过农业,1919年美国农业产值占62.2%,农业占37.8%1860年至1910年工人数量从432万增至2580万人,1890年工业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繁荣推动大批东部老牌工业城市发展以及西部矿业城市、能源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的产生,并逐渐形成东部工业城市带。不同于英国圈地运动后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农业生产集聚衰落,美国南方农场主势力较大且美国有广阔的国土作为后备工业用地,其工业化并未像英国般农业进行剥削式打压,而是协同发展。加之农具改良、宅地法和西进运动的推动,尽使美国进入了农业黄金时代。从18991900仅一年时间农业总产值就从46亿美元上升至58亿美元([14]),成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农村生育人口支持,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保证。

 

再次,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国,大量被解放的农奴前往中西部。美国城市人口不仅来源于本地农民,还得益于欧洲移民的大批涌入,1830年开始第一次移民高潮,仅1854年入境移民就有42.78万人,1整个50年代移民人口占人口增长的35%([14])1820-1940年间的3260万的迁移人口大部分定居于城市之中。60年代以后第二次移民浪潮奔涌而来,1860年至1920年间40%的人口增长是由移民组成。([15])南北战争后,被解放的奴隶从首先从南方庄园在流入地区城市,之后又逃离至更重视工业发展的北方,更甚者则离家背井前往中西部建设新家园。

 

第四,自然条件优越,使城市可以自由发展。美国国土广阔,资源丰富。美国地广人稀,其充裕国土面积不仅为农业提供了无限潜力,还为工业建设和城镇聚集繁荣提供了足够的用地。中西部未开垦的土地吸引了众多人口蜂拥前往,向西部迁移开垦耕地,到19世纪末,土地的新垦殖面积近似于西欧各国面积总和。其次,西部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等提供能源和原材料。除此之外,西部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森林,成为皮革、木材等原材料的供应之所。作为一次大规模的农业人口跨区域流动,19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西进运动”有力的促进了中西部广大地区的城镇化,涌现了许多新兴城镇。19世纪70年代新产生的城镇有276个,80年代又增加了409个,城镇密度有所提高。([17])

 

最后,陆路与水路建设迅速,汽车普及量高。美国国土广阔,因而便利的交通显得更加重要。美国的公路建设在20世纪发展迅猛,仅乡村公路就达到300万英里,逐渐形成连结城乡的全国公路网。1830年以来,美国通过贷款扶持、投资援助、土地赠与等政策推进铁路建设,建成连结东西的5条大铁路。水运方面,在1840年美国已有13条大运河,一批中小城市沿铁路诞生并逐渐发展壮大,芝加哥由此发展起来已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20世纪之后,美国汽车生产急速扩张到1920年全国登记汽车总量达2650.14万辆,占世界产量的5/6,汽车拥有率达20%

 

英美城镇化路径比较:不同中仍有规律可循

 

英美城镇化条件不同,其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英国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城镇化,用时百年得以完成,而美国则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用时半个世纪完成。英国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其城镇化过程中对农业用地形成强烈的挤出效应,为集中力量发展工业,以牺牲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为代价。结果为英国的城镇化率极高,2015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1.6%;而美国由于国土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小,其在城镇化过程中并未对农业造成损失,反而由于城镇化之后对农产品需求量扩大,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城镇化率虽高,但仍有大片农村农业用地。同样是受限于国土面积,英国的城镇化多体现在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大,如伦敦聚集了全国近50%的人口。因此,英国的城镇化属于集中型城镇化。

 

美国则不仅体现在原有东部沿海城市的扩大繁荣,更体现在中西部城镇蓬勃兴起。如辛辛那提1800年作为一个边疆定居点居民还不到750人,40年后人口已超过10万人,成为一个发达繁荣的城市。([12])美国城镇发展是蔓延和无序进行的,特别是20世纪以来,汽车的普及和州际公路、快速路和城市环路的建设助长了都市的蔓延,郊区边缘城市大量涌现,美国城市人口密度1990年美国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仅为3783人,比1950年的6536人减少了近一半。([18])尽管英美城镇化发展所处条件不同走上了两条不同俄发展模式,然而在发展中仍然体现出城镇化中相同的一般客观规律。

 

3.1  健全发达的农业是城镇化的基础

 

英美都是在农业繁荣的前提下进行产业转化,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并为城市人口提供粮食保障。英国农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前,使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大牧场畜牧业所产的羊毛等为工业革命的先行产业——毛呢纺织业提供了原材料,而农业技术的改良则使英国拜托“低水平收入陷阱”。然而在工业革命后重工业逐渐取代轻工业地位,加之城市建设占领农业用地,以及废除“谷物条例”开放农产品市场,农业受到国外廉价产品和本国城市工业的双重挤压,农业逐渐衰落,农业生产供不应求,不得不依赖进口,从1852年到1875年英国小麦的消费进口比例从25.6%增至48%,棉花几乎全部口进口供应,([19])成为经济发展城镇化的制约因素。而美国在城镇化同样是依赖东南部农业基础,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吸引移民和推动生育。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农业机械化改革使农业效率大幅提高,加上西进运动中开垦的大量耕地,农业得以和工业协同发展,相互促进,成为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助力,推动了更深层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3.2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动力

 

工业是劳动力聚集的最直接吸引力,工业化引起的产业聚集是人口聚集的直接动力,这一点毋庸置疑。英国城市化是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而美国城市化则是已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可见工业发展程度对城市化的巨大影响。这一点已在前文中多有阐述,此处便不再赘述。

 

3.3  充足的劳动力是城镇化的人口保障

 

英国和美国在其城镇化完成的过程中都经过了高生育率和高移民率的双重人口增长,大量的人口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也为城镇化中服务业的发展和市政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较大的需求量。早期的劳动力多为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生育率逐渐降低,移民也得到控制,且逐渐吸引了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移民到英美。加之英美重视科学技术并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本国劳动力水平也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升级推动了城市产业升级,促进了城市的转型发展,一些原本重工业污染严重的城市转变为科技中心或金融中心。

 

3.4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步伐标准

 

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基本相协调,并伴随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结构演逐渐进,即同步型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先轻后重”的发展顺序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镇化的人口聚集。城镇化推进中表现出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到“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趋势。城市发展水平越高,服务业产值份额就越大,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也逐渐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上。

 

英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基本同时实现,并且协同发展,第二产业在1850年超过第一产业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完成时间基本相一致。至1960年英国第三产业产值占53.0%1966年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占67.46%。美国185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之后虽由于“西进运动”对荒地的开垦使工农业产值此起彼伏,但到19世纪80年代时,工农业产值比已达到44.1:17.9。虽受制于国家政治因素,美国城市化基础较差,几乎是伴随工业化才兴起发展,城市化完成时间略晚于工业化。1920年城市化完成,195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53.2%,总产值达到58.0%,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主导产业。英美两国主要城市功能都逐渐由工矿业城市转变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文化旅游等,美国纽约、英国伦敦都是这类城市的典型代表。

 

3.5  “中心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城市化早期为取得规模效应,各行业汇集于城市中心以获得金融资源、公共资源、政府资源和中心市场,因而人口也随之被吸引至此,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不断扩大。随着中心拥挤问题的出现和建设规模的扩大,产业和人口开始向中心周围的郊区过渡,郊区城镇化逐渐兴起。郊区繁荣程度的提高导致其土地和各类资源的价格逐渐上涨,其优势逐渐消减,直至不能弥补其远离中心所产生的交通、信息等成本时,郊区的吸引力也就每况愈下。城市持续膨胀达到最高负荷时,其凝聚力也就逐渐消失了,追求高生活质量和低生活成本的人们开始逃离城市,与城市化方向相反,逆城市化成为人口流动新的趋势。加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以及农业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慢慢缩小。如果说初级城镇化使人口的聚集,中极城镇化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那么高级城镇化即为城市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并向周围扩散传播,城乡一体化最终实现。英国农村农业从业人员仅占6%,大多数都从事制造业、旅游业、零售业等,已与城市基本无异。

 

3.6  城市问题是城镇化的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英美都经历了一些城市化所产生的问题。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最突出问题即环境污染,空气污染造成“远近闻名”的“雾都之称”,另外,工厂的污水排放污染附近河流,城市用水卫生条件差。1888年伦敦人口死亡率高达2%,婴儿死亡率则一度达到17.1%([20])19世纪中期每年都有不下1万名儿童死于百日咳,死于斑疹和伤寒的儿童更多。([21])其次,人口迅速膨胀还带来严重的住房拥挤问题,两人以上共住一间房间从19世纪一致持续到20世纪。美国的住房问题则更甚,1890年纽约每套住房平均居住热扣高达18人,1900年纽附近43000个贫民窟种居住有150万人。[18]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汽车普及之后,尽管公共交通一定程度缓解了拥堵情况,但直至今日这一问题依旧是城市中心的一大困扰。英美在城市化变革中新的社会矛盾涌现出来,社会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极大不安定因素,犯罪率的提高也是一个普遍规律。18051848年英格兰犯罪人数由4605人上升到27816人,美国1880年至1890年犯罪率上升了50%

 

中国城镇化预测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和条件与英美典型城市化不同,由“表美英中城镇化条件对比”可见中国国土面积、农业用地面积比重似乎与美国相当,但总人口和人口密度是美国的四倍多,因此人均土地面积和农业用地面积相差甚远。英国虽然总人口和土地面积较中国、美国小,但其人口密度大、农业用地比重高。英国和美国城市化经过百年发展,都已达到80%以上的水平,而中国城镇化刚超过50%,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与英国和美国都不相同,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经验,在城市化过程中更要结合自身条件进行规划。

 

4.1  中国城镇化条件

 

中国城镇化开始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条件与英美不同,国土广阔,但人口众多,人均国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较大,农业基础较差,经济发展速度快,已远超过城市发展速度。中国的滞后型城镇化,突出表现为工业化快于城镇化、服务业滞后、农民转移进城缓慢而不彻底,从而引发城镇化滞后与“三农”建设缓慢的双重恶化。([22])鉴于中国具体国情,不具备像美国一样走扩张型城镇化的条件,但也不必像英国一样走集约型城镇化。

 

首先,中国具备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政治稳定,资本充裕,人口众多。建国以后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走过一段时间的弯路,特别是“上山下乡”的政策形成人为的“逆城市化”。但是自1979年开始,政治和经济政策逐渐稳定成熟具有连贯性。且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政策宽松给城市就业带来大量机会,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就业,为城市化奠定了政治保障。资本方面从早期吸引外资,到外资主动投入,再到如今我国已完成资本积累,国内资本量充足,并出现外流趋势。人口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红利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之一,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扩张,客观上导致人口聚集,推动城市化发展。

 

其次,工业化基本完成。中国工业产值早已超过农业产值,二三产业人口也于2000年达到50%,工业结构趋于完善,科技投入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而城镇人口则于2011年才达到51.27%,较工业化完成晚了至少10年时间,属于滞后性城市化。因此,就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而言,中国城市化发展后劲十足。特别是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后,中国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面临结构转型升级,这就意味着工业对人口红利的依赖将逐渐减弱,而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增加了转移人口的稳定性,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再次,农业基础不牢固,城乡差异较大。我国农业起步较低,再加上我国地形复杂,机械化农业推广困难大,存在农业技术利用率较低、规模化程度低、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1990年到2003年在年均技术进步指数增长5.48%的情况下,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下降2.78%,可见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我国的粮食生产和供应依旧形势严峻。另外,资源配置上的不平等导致我国城乡二元化差异较大,这一差异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201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还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以及分割城乡体制的户籍制度。城市二元结构在改革开放以前是行政主导的,为从农业获得积累在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而改革开放以后则变为市场主导,投资自觉涌向资源更多的城市。两种力量叠加之后导致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固化,成为我国亟待改革的一大社会问题。

 

最后,长途交通运输条件完善,而市内交通问题涌现。2014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11.18万公里,公里里程达到44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19万公里,形成覆盖全国的路网公路铁路网。特别是动车高铁的投入使用,极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使区域间交流更加紧密。与此相比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随着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加而日益严重,以北京为例,早期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缺乏合理规划造成如今交通拥堵指数已达到6级以上,属于中度拥堵,而到通勤高峰期则堵车更为严重,运行时速低于15公里。([23])交通秩序相对混乱的中小城市也逐渐出现拥堵情况,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城市规划赶不上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另一方面也对城市公共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出行问题关乎城市生活便利程度,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将成为城市规模扩大的瓶颈,制约城市发展。

 

4.2  中国城镇化发展预测

 

由于城乡二元的分割结构,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在1978年以前基本保持在20%以内且变动较小,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户籍制度的放松,城市人口比例开始持续上涨,城市人口增长率也由先前的2%左右猛增至5%以上,8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影响开始逐步体现,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至2011年城市人口比例达到50.57%,初步完成城市化。


基于我国城市化条件与发展现状,打破二元经济结构与取消城乡户籍政策正呼之欲出。下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有一下几个趋势。



 

(一)城镇化速度加快,大城市扩张明显,“郊区化”萌芽。由于我国建国以来发展重工业和偏重于积累压缩消费的原因,城市化一直落后于工业化。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工业结构转型和刺激消费政策的执行,加之户籍问题逐渐放松,户籍改革势在必行,为城镇化形成加速度。尽管“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失去人口红利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城镇化依旧不会放缓。特别是经济结构较高级的大城市,对技术、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和容纳力不断增强,高消费能力对服务人员需求量巨大,城市规模将持续扩张,周边地带会逐步纳入,“郊区化”萌芽出现。

 

(二)“中心城镇化”将继续是现阶段特点。中国城镇化刚刚完成,城市化级别不高,仍在“中心城镇化”发展阶段,中心地段依旧是人口吸引力最大的地区。尽管大城市已经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但尚在萌芽阶段,且郊区大多只有居住功能,商业、娱乐和服务等功能缺失,广大中小城市乃至省会城市都仍然是围绕中心地段进行人口聚集。另外,中国城市化水平距离英美城乡一体化的80%相距甚远,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城乡一体化”仅是政策上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要求,经济拉动力不够,尽管即将解决的户籍问题将向这一目标迈出重要的一步,但目前说要实现尚言之过早。

 

(三)服务业已成为城市化主要拉动力,且趋势越来越明显。一般国际典型城市化如英美在发展早期工业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服务业才会取代工业成为主要动力。而我国由于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规划,工业对城市化的贡献十分有限,这也是城市化之后于工业化的主要原因,到1979年我国农业人口依旧达到70%之多。1979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从“图6”可以看出,1979年到2013年间,工业人口占比增长速度缓慢,且偶有减少,如1997年到2003年工业人口占比从23.7%下降到21.6%。而第三产业人口则持续增加从1979年的12.6%增至2014年的40.6%,超过同年工业人口占比29.9%,成为吸收农业人口的主要动力。因而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IT行业、新型商业等将成为城市聚集点,引导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

 

(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成为城镇化发展新趋势。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超过50%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外延式城镇化基本完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式城镇化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着重表现为城市的现代化功能逐渐完善。这不仅体现在迅速膨胀的人口规模下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提高,还体现在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和服务业逐渐替代传统“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提高产业附加值。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所吸引的聚集人口也将随之升级,更多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将汇聚于城市,反过来推动结构转型城市化,使城市化不断升级优化。另一方面,一些老工业城市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一味的进行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则将会面临城市和经济发展速度双重减缓、城市竞争力下降、城市人口流失等发展陷阱。

 

(五)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日益涌现,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涌现出来,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尽管政府日益重视城市形象的打造和维护,环卫工作开展较好,城市垃圾问题已有明显改善,然而城市河流污染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依然积重难返,2015年北京雾霾天数近半年,其中有46天达到重度污染,且北京五大水系河流水质均超标。另外,北京四环以内路段均属于严重拥堵等级,四环至五环也为中度拥堵等级,交通拥堵严重。这些现象不仅出现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在一些中小城市表现也十分明显,成为降低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城市致病率的直接因素。

 

 

参考文献:

[1].   DodgshonRA, Butlin RA.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ngland and Wales: George Allen &Unwin; 1925. 223–34 p.

[2].   王章辉. 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J].历史研究. 1992 (4):29-40.

[3].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2.

[4].   Porter,Glenn.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Scribner; 1980.

[5].   黄柯可. 英美法德俄城市化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J]. 兰州学刊. 1994 (1):34-43.

[6].   季丹虎. 英国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次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 2007 (2):95-7.

[7].   韩喜平. 欧盟社会经济结构与制度变迁: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8].   ParrisH. The Transport Revolution from 1770/Road Transport in Cumbria in theNineteenth Century (Book)[J]. Victorian Studies. 1976.

[9].   邹延睿. 英国城市化对我国城镇化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 2011 (25):219-20.

[10]. WrightJF. British Economic Growth, 1688–1959: University Press; 1962. 397–412 p.

[11]. 胡细银. 英国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及对深圳的借鉴: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2]. 科特金. 全球城市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 克拉潘, JH. 现代英国经济史:18201850: 商务印书馆; 2011.

[14]. 沙伊贝. 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5]. 宋金平, 辛奇芹. 美国的城市化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 城市问题. 2006 (1):88-93.

[16]. 黄绍湘. 美国早期发展史: 人民出版社; 1957.

[17]. 秦宏, 李嘉晓. 农户分化与城镇化:英美实践及启示[J]. 经济问题.2009,360(8):114-7.

[18]. 杨慧.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J].2014.

[19]. 樊亢. 外国经济史: 人民出版社; 1965.

[20]. 克拉彭. 现代英国经济史[J].1964.

[21]. WalvinJ. English urban life 1776-1851[J]. 1985,38(3).

[22]. 马先标, 夏秋茂, 燕安, editors. 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兼述英国城市化的特征与启示.陕西改革与新丝路新城镇建设研究2014年优秀论文集; 2014.

[23]. 郭继孚, 刘莹, 余柳. 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J]. 城市交通. 2011,09(2):8-14.




方正宏观房地产专题系列报告:

16、《德国房价为什么长期稳定:反思中国房价暴涨和房地产调控》,2016年10月26日;

15、《人口迁移的国际规律与中国展望:从齐增到分化》,2016年10月24日;

14、《房地产盛宴的受益者:房价构成分析》,2016年10月18日;

13、《控不住的人口:从国际经验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发展趋势》,2016年10月11日;

12、《保房价还是保汇率:俄罗斯、日本和东南亚的启示》,2016年10月11日;

11、《最严楼市调控出台,房地产小周期趋于结束》,2016年10月5日;

10、《房产税会推出吗? —从历史和国际视角推断》,2016年9月26日;

9、《中国房地产泡沫风险有多大》,2016年9月19日;

8、《全球历次房地产大泡沫:催生、疯狂、崩溃及启示》,2016年9月5日;

7、《地王之谜:来自地方土地财政视角的解释》,2016年8月23日;

6、《房价还会涨吗?房子还能买吗?——对当前房价暴涨和地王频出现象的解释与展望》,2016年8月19日;

5、《抑制房市泡沫:加强监管而非加强调控——下半年房市政策展望》,2016年8月5日;

4、《这次不一样当前房市泡沫与1991年日本、2015年中国股市比较》,2016年3月16日;

3、《避免悲剧重,日本房地产大泡沫的催生、疯狂、破灭与教训》,2016年3月4日;

2、《房地产去库存的挑战、应对、风险与机会》,2016年2月29日;

1、《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2016年2月25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