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朝鲜战灾孤儿将永远铭记,他们是在山海关人民抚养下成长起来的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卫新中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英勇顽强,血战到底。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拒敌于国门之外,保障了新中国数十年安心发展的和平环境。即日起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编辑部推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报道《不能忘却的记忆》,铭记这伟大的胜利。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不能忘却的记忆
上世纪50年代,在山海关古城内,600多名在朝鲜战争中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战灾孤儿学习生活于此、修复心理创伤,直到1958年重返朝鲜。10月21日,山海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刘学勤带记者来到“朝鲜驻山海关市战灾孤儿学院教室”旧址,讲述那段充满国际主义大爱却鲜为人知的温暖故事。
把朝鲜儿童“背在肩上、抱在怀里”
刘学勤讲述这块牌子背后的故事。
“宝贝疙瘩”在山海关的童年
宽敞明亮的教室、清静舒适的住所,虽身在异国,孩子们依旧穿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吃着家乡口味的饭菜,朝鲜战灾孤儿学院教室就建在位于西大街的市委大院内,宿舍位于不远处的西三条,刘学勤用“宠爱”来形容山海关人民对朝鲜儿童的用情与用心。
这里曾坐落着一排房子,是朝鲜战灾孤儿的教室。
当时家家困难,吃肉不易。曾在山海关生活并接触过朝鲜儿童的任雪芳女士在其著作《女史外传》中有这样的描述,“我曾去看过他们吃饭,确如传说的,他们吃的肉都是两三寸见方的大块红烧肉。我们拿着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宣传画或小人书,朝鲜孤儿抢过去就撕,然后丢在地上,用脚死劲踩!以发泄他们的仇恨。”
曾发表在《东北日报》上的图片,朝鲜儿童登长城。
1956年朝鲜学生在山海关田间插秧。(图片来源:郝三进博客)
永远被铭记的第二故乡
1958年7月,第二批归国志愿军中有一支部队将在山海关驻防,山海关人民终于见到了心中最可爱可亲的英雄。
“当时全区人民都特别激动,更激动的是这些朝鲜战灾孤儿,所有孩子都要求为志愿军叔叔打扫营房,最后挑选了年龄较大的300名朝鲜儿童和山海关区的青年学生一起,把部队驻防营区打扫干净,贴好欢迎标语。朝鲜儿童打扫时都是饱含深情的,不允许屋内有一丝尘土,在他们心中,志愿军是恩人,更是亲人。”刘学勤收集到多张当时朝鲜儿童在车站迎接志愿军凯旋的照片。
1953年朝鲜学生欢迎志愿军回国。(图片来源:郝三进博客)
9月4日,在山海关区职工俱乐部内悬挂着“中朝人民牢不可破的兄弟般友谊万岁”和“向英雄的朝鲜人民致敬”大幅标语,一场盛大欢送会在这里举行。“当时,朝鲜政府代表团来到山海关,接回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师生。山海关区委、区政府组织各界人士成立了‘欢送朝鲜战灾儿童归国筹委会’,抚养朝鲜战灾儿童是义不容辞的国际主义义务,山海关人民能为朝鲜人民尽一点义务感到非常光荣。”刘学勤的讲述中,欢送会洋溢着浓厚的友谊气氛。朝鲜战灾孤儿学院院长全章允发言:“朝鲜师生将永远铭记他们的第二故乡山海关,孩子们将永远铭记,他们是在山海关人民抚养下成长起来的。”
国际主义之光照耀未来
归国前夕,朝鲜师生为感念山海关人民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决定在天下第一关瓮城内,建一尊为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塑像,并举行祭奠仪式。“尽管是学美术的,但从没搞过雕像,心知这件事意义重大,必须圆满完成好任务。”塑造雕像的重任,落在了刚满20岁的山海关区南街小学美术教师胡学岩和他的老师翁耀光身上。胡学岩回忆,当时南街小学与孤儿学院距离不远,他常到那里给朝鲜儿童画像,因年纪相差不大,也会简单交流一下,“我模仿朝鲜语的发音问他们还有没有爸爸妈妈,他们都说没有了……”胡学岩特别同情这些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孩子,“他们十分感恩中国人民,希望在回国之前就能看到罗盛教雕像,我要帮他们圆了这个心愿。”时间紧迫,胡学岩在翁耀光的带领下找了大量的雕塑专业书籍研究,从外事工作人员那里找到报纸上的一张模糊的罗盛教照片,放大后日夜揣摩人物形象,“我们要塑造鲜活、丰富、庄重的感觉,表现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和坚毅,我负责头部刻画,最后选择了眉头紧锁的凝重表情。”塑像基座上用朝中两种文字镌刻着:学习罗盛教国际主义精神。
罗盛教雕像落成后,胡学岩(左四)和参与者的合影。(图片由胡学岩提供)
罗盛教雕像。(网络图片)
记者:江虹 李妍
摄影:张伟
视频编辑:李妍
编辑:刘伟
责编:刘旭伟 侯红玲
监审:赵明
终审:何义安 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