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叶一剑:园区经济的黄昏
中国经济整体转型进入新阶段
园区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以全球化视野及城市化综合解决方案
寻找园区经济新未来
欢迎收看第十五期《乡愁里的中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910hx3dd&width=500&height=375&auto=0
(温馨提示:请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
附文字版: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包括一带一路、全面对外开放,以及自贸区的建设等,对中国园区经济的关注也到了新的阶段。如果要统计中国经济的GDP在全国空间分布的话,那么,我想在中国的高新区、开发区的经济总量加起来,占中国的整个经济总量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甚至在70%-80%以上,所以,当年邓小平说,“开发区大有可为”,开启了中国开发区快速的增长。
但是,到今天为止,需要重新看待开发区。前几年,有一次我去湖南长沙的开发区,是一个国家级的开发区,那里聚集了很多像三一重工、LG,以及中联重科等类似的企业,但是它们当时也开始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比如,开发区经过很多年的发展以后,它的产业规模很大,势必整个产业工人变得很多,而且围绕产业工人周边的很多配套的产业也越来越多。
这样以来,配套,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和以前不太一样。其中一个具体的体现是它可能中间要开一条代表园区空间发展的一条主干道,但是做主干道的时候,可能必须要穿厂而过,厂的面积很大,这么一个主干道穿过以后一下就将工厂一分为二,工厂两边的人,怎么去沟通?当时好像要修一条高架桥或者过街天桥,这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当然,这只是一个体现,另外还有,比如它(开发区)以前的社会服务功能,像学校,和一些好的医疗机构的进驻,都是没有的,因为当时没有考虑到将来人才结构的变化。这也是今天在思考,一方面开发区必须要去转型,但同时发现,很多的开发区转型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
但是,纵然是困难,如果不去转型的话,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为,中国存量的经济里边,开发区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就是园区经济的转型,能不能转好,将直接深刻的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转型,这也是我们对中国园区经济的黄昏这样悲观的判断。
另外,如果在后发地区,比如中西部,在现在所谓的中国模式输出的过程中,如果还按照传统园区经济的发展规划和理念去做的话,那么也会带来一些不适时宜的改革的困难。所以,现在一定是要带着对中国园区经济新的思考,把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在其他地区去复制,有了这样的意识以后,对存量开发区的转型,才能真正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对于园区经济的思考,还有一个问题。园区经济它是一个空间层面的东西,但是在思考这个空间层面的时候,其实今天的思路和以前也不太一样,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所有的发展都要放在全球转型、全球变革,或者全球化的时代去看。
除此以外,再往下的话,对于中国的发展,在区域的角度来讲,或者地理的角度来讲,我们大概分了几个板块: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西北、西南、中部。从这几大板块再往下看,是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再往下看,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或者叫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的空间里再往下看,是国家级新区,或者叫新区新城。在新区新城的尺度再往下看,就牵扯到我们说的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再往下,又出现了特色小镇。比特色小镇和所谓的专业园区更小的,叫产业综合体,它就是一栋楼,可能是一个产业集群,再往下是一个企业。
你会发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双向思维,再加上城市化的综合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对新一轮升级版园区经济的期待,也是中国园区经济转型的方向,和必须要秉承的一种思维方式。判断也许是悲观的,但未来转型的方向是清晰的,只有带着反思的意识,来去寻找未来,才能找到真正好的未来。
乡愁里的中国
“我们行走世界,只为找一条回家的路”。《乡愁里的中国》致力于打造最具时代意识、家国情怀和变革精神的原创人文纪实类视频栏目。方塘传媒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