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学小分队”的说明:一线工作者必须成为知识生产的主人
各位奋斗在农村一线的伙伴:
上周四,SRI发布了针对农村工作者的“共学小分队”招募,之后接到了许多中肯的针对共学内容的建议,也收到了一些亟待回答的疑问。
在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回应之前,我们想先和大家交待,为什么SRI在这一年多来不断地在寻求能够回应农村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方法。我们所说的农村工作者,在此文中,以在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和生态脆弱的地区实际开展工作的各类公益组织的从业者为主。
首先,作为一个同样在贫困农村开展工作的公益组织,SRI与所有的农村工作者休戚相关,荣辱与共。面对行业内长期依赖由西方发展机构引入工具,但无力在此之上进行本土化应用和创新的现状;以及一线工作者陷入被动接收缺乏实践基础的碎片化知识的境遇,难以对鲜活的在地经验进行归纳分析,贡献于行业的知识生产。最终,知识创造这一天赋的个人权利,成为了少数拥有特定身份和头衔的个人和机构的“特权”。行业的知识生产由上及下,在流水线上以“最佳实践”等规定好的格式批量生产,它不仅难以指导实践,还常常让我们心生疑惑:为什么案例里搞一个微店便能轻松盘活村民的农产品,而我们培育的合作社要走上三四年才能略有起色?
农村工作者个人的成长,最终取决于行业的生态。如果互联网行业长期只是停留在中关村卖光盘、攒整机的水平,它称不上行业,在统计口径里,只能算作“非正规就业”。
那些薪资微薄却仍然以蚍蜉之力坚持的理想主义者,Ta们不应该在缺乏知识产出和积累的工作中耗尽自己的热情,错失在实践中反思、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所以,SRI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拜访前辈、联络其他有志改变行业生态的伙伴机构、组建社群、与每个遇到的农村工作者讨论个人成长、动手设计需要不断迭代的产品和服务,只是因为我们想要让这个行业中的从业者,能够从自身的工作中收获知识、智慧和尊重。
这件事情颇为艰难。
在整个第三部门中,投入到农村社区中的资源日益减少,而针对农村公益组织从业者的能力建设项目,更是日渐凋零。所以,没有资助,我们必须自己来想解决办法,比如面向用户的收费、众筹。在这个过程中,SRI也逼迫自己习得新能力,学习用户思维、改善用户体验、尝试敏捷迭代。而这一切,也为我们理解农村工作、陪伴合作社成长打开了新的思路。
在我们上周发布的“共学小分队”招募中,大家会看到几个不同于行业内过往培训的点:
我们提出要细分农村工作中的典型场景,在场景中讨论服务对象最真实的需求。这个需求可能不是服务对象“需要一个环保袋”,而是“如何让服务对象在使用环保袋的时候不被村里其他人排挤取笑”。我们的共学小分队要在这个真实需求上去分享和寻求解决方案;
我们会从SRI过往访谈的发展前辈中邀请导师,与我们分享农村工作中的典型场景发生了哪些变化,为我们今天的工作提供一个历史视角,让我们知道“从哪儿来”,协助我们预测“往何处去”;
在学习的第二阶段,我们邀请了社会化设计、地理信息技术、文化敏感性、社会化学习、自然教育等领域的伙伴进行视野开拓性分享。在今天的农村工作中,我们要如何回应时代快速变迁所带来的挑战,丰富我们的工作手段,以便更好地促进人和社区的发展;
参与式的共学小组,将兼顾大家的时间安排,以3人灵活小分队和团体分享结合的方式,方便农村一线工作者能够以微信等较为便捷的通讯工具,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为每个参与者设计基于个人需求和学习习惯的“课程表”,陪伴参与者进行个人的长期学习;
我们在招募文案里隐藏了一个彩蛋:农村工作者行业知识平台,旨在大幅提高我们搜索有效文档的时间。本次培训的参与者将成为平台的第一批受邀请用户。
最后,我们将本次招募的截止时间推迟到本周六(7月8日)晚上24:00整。欢迎各位点击页面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填写表单,完成注册。
更多阅读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