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一厢情愿和低效
图:Marc Majewski
让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是一个去专业化的行为,这与一切生产的效率常识相违背。当然现在大家会以为拿起手机查一下或者对某个智能音箱喊一嗓子询问就有分类结果,好像掌握了垃圾的类别也不算太难。但实际操作的负担巨大,且贯穿人们整个日常生活。社会上每个人的时间成本不一样,综合起来这背后是巨大的看不见的社会财富浪费。
垃圾分类的最大问题并非分类标准的制定,而在于分类本身,准确地说,垃圾分类工作不应该由每个家庭承担。因为低效,成本巨大,效果很烂。
对废品收购比较熟悉的人就会知道,每个时期可以卖钱的可回收的垃圾价格是一直在变的,甚至有些曾经能卖钱的突然一文不值。垃圾回收作为完整生产环节的一部分有这样的波动才是正常的,这些变动的信息不可能快速传达到家家户户,这就导致了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本就不说了),就算做得再细致,从最终的处理看,也是白忙活。
这边大家对垃圾精挑细分,耗尽时间和精力,到了垃圾处理终端,全都给搅合在一起,烧了或者埋了。你可能会觉得这是我的推测?日本人对待垃圾分类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去日本的人啧啧称奇,但是网上看到的一个数据,超过70%的日本垃圾,在全日本人民用他们的工匠精神分类之后,最终还是送去焚烧厂一把火烧了。
就像之前说过的,在全民参与的活动中必定一定绝对有无数的人在分类的时候出错,这不是人的意愿问题,而是根本无法避免的正常范围内的错误率。如果从效率的角度看,就像商品的良品率一样,也是要算到成本里。看完日本的数据看德国,“据德国的联邦二级原材料协会估算,2017年40%~60%的塑料垃圾被扔进了错误的垃圾箱”。真不喜欢引用这些破数据,因为这种数字一点点都不意外。
拾荒者,有的是职业的,有的是大爷大妈拿个编织袋四处捡漏赚点零花钱。我们看这些人的行为,不起眼,但密密麻麻的从业人员散落城市各处,是最有效而且是有现成的激励机制在处理垃圾。可惜啊,因为某些不知道为什么的原因,这群人正在从大城市消失。
激励机制,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激励机制。硬推,初步的成本我们都不用算,各种定制的垃圾桶需要多少?最重要的一环,要执行下去得有多少工作人员监督?这些都是钱。然后一般人真的没办法顾不过来,也许就得花钱请专门的人帮忙分类,这些还是钱。不管是财政的补贴(也是每个人的税收)还是个人的支出,总的加在一起,数目不敢计算。另外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这简直是一定的。有些激烈冲突发生,这些成本没法算,一旦发生致命冲突,这成本怎么算?
垃圾处理作为一门生意是有利可图的,那么就会有竞争,就会带来更高效的也就是更环保的处理方式。这也是新加坡的经验。我们现在反着来,让全民参与,运动带来的姿态好像这就是最终解决方案。结果是对终端的处理技术的升级是毫无激励作用。分类流于形式,每天忙着垃圾分类的人民群众不知道估计也不想去知道最终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反正觉得自己分类到位了,为垃圾分类为环保作出巨大贡献,心满意足,有时自豪。
相信很多支持垃圾分类的人是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他们通常会被有误导性的照片和视频震撼,那都是特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面貌。焚烧也好,填埋也好,人们眼睛盯着污染。当然是污染了,但在这一层面就跟所有的工厂污染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样,是一个产权问题,人类现代文明离不开污染,同时也可以和污染和谐相处。假如把垃圾焚烧厂建在居民区附近,这是建设焚烧厂这件事的错误决策,而不是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有多么严重。填埋的道理是一样的。
垃圾污染环境,工厂也污染环境。没有人呼吁关闭现代化工厂,倒是开始觉得从每个家庭分类垃圾可以帮助解决污染问题,至少让焚烧的效率更高?不要开玩笑了,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违背常识的,带有某种道德幻觉。要优化终端处理也就是最后一步焚烧的污染问题,垃圾需要分类,但也应该是高度专业化的诸如大型垃圾分类流水线来处理效率最高。手段,目的,这种全民垃圾分类的做法几乎达不到减少垃圾污染的目的。
来个现实一点的想象,从人的行为逻辑出发。如果非常严苛,比如对垃圾分类做不到位的重罚。被折磨疯了的人会怎么办?是不是干脆就大半夜偷偷把垃圾拿到随便什么地方随便给扔了再说?或者家里有比较闲的老人,每天偷偷带一点垃圾出去,一点点往外扔,分散投放。可能为了避免被随处可见的摄像头还得戴面具。那么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首先得撤掉所有的公共区域的包括路边的垃圾桶,另外24小时安排人把守各种可疑的可能被当成公众垃圾堆的区域。不惜一切代价让垃圾分类清楚了!
不惜一切代价执行到位?也不是不可以。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豪言壮语背后的常识重复过很多遍了,比如若是希望所有的校车都绝对安全,最好的办法是让全中国所有孩子上学都乘装甲车,再配上一车的警察叔叔……还可以往上继续加码。安全是有成本的,垃圾分类也是。
所以目前哪个城市敢撤掉道路两旁的垃圾桶,结果可想而知。没了垃圾桶,那么也就等于随地都是垃圾桶了。
相关:致命的环保主义
长按二维码关注吴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