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难,就是一起挺住
图:Paul Gauguin
几个月前有个读者留言,吴主任你有过人生的低谷吗,大概是什么样,很好奇你是怎么走出来的。
我当时在手机便签里标记待回答,一直拖到现在。不是我盘点清楚了自己的那些人生低谷,而是突然想到,难道不就是现在吗?
让人痛苦的大事无非那些,大多跟失去有关。但当它们变成回忆,多数模糊不清,而且当时的痛苦竟也无法被唤醒。如果自己回想起来都只是轻描淡写,无法还原当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那就只是一件又一件你记得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已。
一个人走出人生低谷的故事。听起来多么古怪。是奋斗的故事,还是励志的故事,又或者是治愈的故事?
每个成功人士都可以轻易地书写一个奋斗和励志的故事。过程必定跌宕起伏,越戏剧性越精彩。但通过这样的故事,人们能得到什么,感觉上不如两句歌词直击灵魂,“爱拼才会赢”“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但是,人们还是更爱听故事。这是最原始的沟通模式。观念和观点终归是抽象的,我们的原始人祖先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危险”,但是他们可以口口相传,有个人在河边被一条鳄鱼拖走了。
在围观他人的生活和故事,我们才会有巅峰和低谷的认识习惯。其实人对自己生活的感知只是当下和过去的对比,还有对未来的预估。可量化的同一数字,失去的痛苦要比得到的快乐更强烈。相比往事在记忆里的模糊,当下的感受要更强烈。古人云,由奢入俭难。人和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大家的痛苦无法在此时此刻进行对比,正如你不可能理解一个住着豪宅的富人到底在痛苦什么,感觉他已经拥有了你不敢想象的财富。
为什么说是现在?
我说的“现在”并不是我本人的低谷,是今年几乎所有人的低谷,这令人无语的2020年,这新冠疫情,已经让很多人生不如死了。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上的影响,整个环境的阴郁气氛让很多人对未来极度悲观。这疫情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是彻底结束?不仅没有人可以回答,似乎已经不敢面对这个问题。不抱希望,得过且过。
生活真的很难。由疫情和国际形势组成的外部环境,让今年很多人的日子雪上加霜。这是一次全球人民共同的低谷。但要怎么从这低谷中走出来呢?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谁能告诉我如何去安慰那些陷入痛苦的人。“朋友,开心点”?没用的。而且无论有没有这突如其来的疫情,生活的各种令人难过的意外不会停止。问题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的生活。日常的无聊和乏味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必惊慌,你的孤独落寞一点也不特殊,只是还需要点意义。每个人这一生的唯一任务就是寻找和建立自身存在的意义。
这段话,大致可以说是卡尔·荣格、乔丹·彼得森、维克多·弗兰克尔三位思想家的思想精粹结合。荣格强调的是,个人终其一生的任务是在固有的完整人格之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多样、连贯、和谐;乔丹·彼得森一直在反对“追求快乐”这件事,快乐只是意义生活的副产物;维克多·弗兰克尔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地狱一样的环境(纳粹集中营)人依然可以寻找到意义活下去,否则一切苦难终将失去价值。
我们需要直面生活的真相,生活里的那些痛苦和无聊绝不单独针对你。而就在大量人的空虚、无聊和迷茫之际,有备而来的针对性的信息精准地乘虚而入。
随着人们微信里朋友关系的稳定和对各种推送的疲惫,几乎可以说在微信里每个人都已经活在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里了,各看各的,几亿人被分裂成无数个信息茧房,几乎不会有交集。而整体上多数人渴望的是更刺激,今天再来一篇“致贱人”恐怕已经失去药效了,人还需要更多更强烈的“情绪对立”的观点,通过在文章的情绪里找到共鸣,来寻求内心一时的安宁,因为很多时候,指出环境和他人的问题实际上只是在逃避自己的问题,并且好像自己生活里的问题都有了模糊的答案,那些不幸有了真凶。至于短视频就更过瘾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精神瘾品。
适当地停下来吧朋友们。
停下来想想,自己每天都在干什么,都在看什么,自己每天除了工作到底都把时间花在了什么地方,自己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潇洒地浪费。如果你也认同时间比金钱宝贵,可是整天都在谈理财,为什么不理一下自己的时间?
说到意义,虽然是个大词,但所指的都是很具体的事情。比如说,做着你不喜欢的工作有意义吗?如果可以,多数人都不想工作,更不用说加班了。如果只是感叹自己好惨,结果就真的会很惨。但养活自己,养家糊口就是工作最大的意义啊。
寻找和建立意义,带来的是视角的转变,是生活态度的转变,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感受。意义也是内心深处最强有力的支撑。
我知道,写的这些基本上解决不了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它们是那么的具体,有时候真是让人绝望。从这个层面,说什么都毫无用处。当然也取决于你怎么理解“有用”。
只是希望,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彻底沦陷乃至自暴自弃,能在熬住挺住的过程中,去一点点地寻找和建立意义,找到内心里的那个支撑,这是一切苦难都无法剥夺的属于人类的最后的自由。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2020年依然认真生活的人。
推荐:你不可能比他更惨
都不容易,就是一起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