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丛林系列(4)除袈裟外,出家师父们还有哪些日常服饰?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僧人服装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服装的制作工艺,并结合出家人自身的特点,制成了既符合佛教律仪要求,又适应中国气候条件的丛林僧人服装。这些丛林僧服主要包括海青、长衫、罗汉褂、短衫裤、僧鞋及僧袜等。
一
海青
海青是我国僧团中主要的服装之一,它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它衣裳肥大很多,因此常把它叫做大袍。海青本是雕类的鸟名,生得俊秀文雅,常在辽东海边飞翔,如李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海青鸟翅类似衫之大袖,因此吴地把海青鸟名借来当做广袖大袍的名字。后来古代丛林借用这一名称,将礼佛的衣服也称为海青。
海青的服式原是从我国汉唐时代的服式衍变而来的。在从前,无论僧俗都穿用它。由于世界潮流的演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世俗大众早已改变装束。而佛教相对保守,尊重古制,同时为了整肃仪容、庄严道风,所以海青虽然不是和三衣一样的法衣,但是到今天都还能够遵守穿用着。
2018年灵隐寺传戒教授叠海青
尽管海青脱胎于汉服,但是与汉服相比,它也有一些特异之处。海青的衣领是用三层布片复叠缝制而成的,称为“三宝领”。在衣领的前面中段,还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这叫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另外,俗袍的袖口是敞开的,而海青的袖口却是缝合起来。这也是僧袍和俗袍彼此不同的一点。
三宝领
五十三参
海青袖口
关于海青缝合袖口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梁武帝的后妃郗氏,她不信奉佛教,常想诬害僧尼。有一次她命宫人做了一些猪肉包子,召请宝志禅师师徒前来用斋,以便造成和尚犯戒,羞辱佛门。如果僧众当时不吃,就会构成违逆皇后旨意之罪。宝志禅师乃是得道高僧,早已预知其意,于是事先命令门徒把海青的袖口都缝合起来,先把馒头预藏袖筒之中。当进宫接受午宴之时,一手把包子放进空袖筒里,一手取出馒头来吃。这样子才逃过了郗氏的诡计。
至于海青的颜色,一向是以青黑色为主。只有少数名位崇高的长老,以及方丈、首座、法师等才穿着黄褐色的海青。
在我国的僧团中,除袈裟外,海青算是最尊胜的僧服了。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
二
长衫与太虚褂、短衫裤
长衫也是我国汉传佛教僧尼们的服装之一。长衫又称长褂,为僧众的常服。仿唐装而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表征福田、百纳之意。根据长度不同,长衫也有更加细化的分类:长及脚背的叫做长衫,长仅过膝的叫做二衫,长未及膝的叫做三衫。长衫是僧尼们的外出服装,从前在华中华南地区最为流行,二衫是平时在寺院里穿用的,三衫则是在工作时穿用的。
长衫的颜色,有黑、灰、褐等色。一般黑色长衫与黑色海青的最大差别在于袖口,海青的袖口宽大,如海鸟的翅膀,不分出家与在家,于礼佛时皆可穿著;长衫的袖口如一般的窄袖,只有出家僧众可穿。
缝于长衫及海青右胁下的带子,长约一尺,其作用在于提醒行者走路要从容、稳健,不可摇摆身体,乃至大步奔跑,而使胁下的带子左右晃动,因此稳带有训练行仪的功用。
弘一大师身着长衫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民间的服式都逐渐地趋于简便适用了,只有僧尼们的服装还是那么宽松长大、动作不便。因此,遂有一部份出家人有意加以改革。太虚大师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长衣和短衫裤。他所设计的长衣长度刚刚及膝,领子是用两层布片复叠缝制的,胸前中间开启对襟,纽扣钉在对襟的边缘上。这种长衣,因为是太虚大师所倡导,所以当初都管它叫做太虚褂。太虚褂既省布料,行动又较利便,但是它的款式格调不如偏襟的大长衫庄严雅致。因此,穿它外出的人仍然不多。
短衫裤是指僧尼日常生活中所穿着的服装。短衫裤的上身是短短的小褂,下身是肥长的裤子。这种衣裤是我国僧尼们的里层服装,它是穿在长衫里面的。同时也当做睡衣裤穿用。
短衫的长度仅仅过于臀部,裁制式样完全和对襟的罗汉褂的上半身一样,从前则是偏襟式的。裤子原本是我国民间的古式常裤,只是比较肥长而已,穿着时必须把膝下的裤管纳入僧袜之中。
太虚褂
三
僧鞋与僧袜
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期出家人是不用穿鞋子的。其实,根据《禅林象器签》卷下列举《鸳掘摩罗经》中的记载,如果有施主买牛皮做革履,允许接受。另外根据《释门归敬仪》,印度地多湿热,允许用皮革做履,僧众参谒上座时,应该马上脱掉以表尊敬。又《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卷中四记载,鞋、袜等为此丘百物之一。所以印度的佛教出家人是准许穿用鞋子的。
芒鞋
罗汉鞋
僧鞋
我国处于温寒地区,人们为了御寒当然更需要穿着鞋子。我国僧尼们所穿的鞋子,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芒鞋,是用草类编织而成的,所以也叫做草鞋。从前居住在乡间或山林中的出家人,平时多穿用这种鞋子。第二种是用布料做的罗汉鞋,鞋面的尖部是用三片布条排列缝牢,鞋帮缝缀一些方孔,和芒鞋的式样差不多。现在的出家人在夏天时都穿用这种鞋子,因为鞋子面有孔,所以寓有教人看破一切的含义。第三种是用布料做成的僧鞋,全身无孔,只是在鞋面前端缝起一条硬梁,其式样与世俗的鞋子没有差别。
我国的僧尼们,于僧鞋外,还穿着长筒的僧袜。所谓僧袜,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的古装袜,其颜色在习惯上都是以灰色为主。穿着僧袜不仅冬季可以抵御严寒、夏季可以防范虫蛇,而且十分庄严威仪。
说起僧袜,在律典中也有其的出处。四分律说“寒听着袜”,释氏要览说“钞云袜亦是衣”,这都是僧袜在僧团中早已存在的明证。
僧袜
四
卧具
卧具也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为比丘六物之一,是坐卧时敷于地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这是为了防御地上植物、虫类,以保护身体及避免三衣、寝具受污损而作。
具的量度尺码,律制中规定为“长佛二搩手,广(宽)一搩手半。据《禅林象器》,遇到身量高大的人,也准许向四边酌量放大裁制。具的颜色,和袈裟同样地须要染成坏色。其质料应用旧布,这都是为了破坏它的美观,避免生起贪爱之心。
具的缝制方法,是用两重布料复叠一起,四边加贴布条缝制而成。据日本的无着道忠大师(禅林象器笺编著者)说:四边贴布,可能就是为了破坏它的美观。
按照律制,具是比丘们所必须随身携带的用具。使用时有持具、展具、起具等姿式,需要自己展敷、自己收起,不应假手于人。携带时,折叠安置左臂袈裟之下,或放入衣囊之中。
2018年灵隐寺传戒教授展具
线上随喜
农历七月十八至廿九(9月5日至16日)启建庚子年地藏法会,法会期间僧众恭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不邀请善信居士参加)。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登记!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供佛斋僧,广种福田!
往期回顾
☀慈孝文化节
☀云林学处
▲学处 | 诵读地藏经 发地藏大愿
编辑 | 妙声责编 | 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