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黄金眼十五周年之影响十五年
关注1818黄金眼 看百态人世间
24小时有奖新闻热线 0571-88001818
快去公众号主页“置顶”我们吧
继续来关注《1818黄金眼》十五周年特别报道——十五周年·十五个影响你我的新闻故事。
驰援灾区的爱心课桌椅、风大雨急的台风现场、事故救援的幸存者、三天三夜的大搜救,栏目开播十五年来,每次遇到突发新闻,我们的记者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只为第一时间发回真实详尽的报道,只为记录那些鲜活的人和故事。
重大新闻事件
1818从不缺席
《1818黄金眼》开播十五周年,在重大新闻事件面前,我们从不缺席。
01
“5·12”汶川地震 我们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1818黄金眼》派出多路记者赶赴四川,跟随救援队伍抢通道路、搭建帐篷、提供饮食,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都是我们时时刻刻的牵挂,尤其是孩子们重新上学的梦想,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1818黄金眼》率先在浙江省内发起募捐,为四川广元市青川县的中小学筹集了四万套爱心课桌椅,其中一千套赶在2008年5月31号就送到了帐篷学校,作为送给孩子们的一份特殊的六一节礼物。
02
甬温线铁路交通事故 我们在事故救援第一线
除了这样的暖心时刻,我们的镜头还记录了生命的顽强坚韧,2011年7月23号,甬温线发生重大铁路交通事故,《1818黄金眼》派出多路记者赶赴温州,第一时间报道救援进展,7月24号下午5点20分左右,两岁半的小伊伊被救援人员一路抬下铁路高架桥,成为这场事故的最后一名幸存者,我们的镜头全程记录了整个过程。
遗憾的是,小伊伊在这场事故中失去了亲生父母,但顽强的生命力让她挺过了伤痛这一关,经过两家医院的接力救治,在车厢里被困二十多小时的小伊伊,情况终于稳定下来,叔叔、外婆和奶奶一直陪在小伊伊的身边。
时任温州118医院烧伤科主任 叶胜解:“生命体征是好的,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都是好的,接下去左下肢的挤压伤非常严。”
时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务科 卢科长:“因为左下肢的肢端有几个指头,血液循环不是十分理想,所以要进一步观察。”
七年多过去了,小伊伊的叔叔开了微博账号,定期对外发布孩子的情况,小伊伊已经上三年级了,照片上的她笑得很灿烂,希望时间能够冲淡一切伤痛,也祝小伊伊快乐健康。
03
台风暴雨 我们在应急保障第一线
台风暴雨是《1818黄金眼》记者几乎每年都要经历的报道场景,每一条报道的背后,都有记者和摄像的汗水和泪水,有时候我们还会遭遇危险。
2012年8月8号,受到强台风“海葵”影响,台州三门健跳镇的毛张村大片农田被淹,记者跟随消防队员去营救被困村民,在通往养猪场的路上掉进了水里。
简单处理完腿上的伤口、带上新的采访话筒,记者和摄像趟过三公里长的积水带,跟着消防队员赶到养猪场,只为确认一家六口平安获救。
1818黄金眼记者 张凌寒:“六年时间过去了,当时我眼前的一片汪洋已经恢复成一片农田,到处都是蔬菜大棚,郁郁葱葱,六年时间里毛张村的水利设施有哪些新变化呢,我们跟着村干部一起去看一看。”
台州三门县健跳镇毛张村支委书记 张秀志:“从2016年开始,县政府和镇政府比较重视,在岙口塘原来三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孔(新闸),发大水的时候,排水量是原来的一倍,还有一个原因是五水共治,河道清淤比较彻底。”
在岙口塘水闸西侧这座新水闸,是2016年县镇两级政府投资295万建造的,抗潮标准为50年一遇,有效保障了毛张村1045亩农田的安全,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大水淹没田地了。
《1818黄金眼》的台风报道除了记录现场,更多的时候我们在追寻真相、温暖人心。
2013年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雨,让宁波余姚受灾严重,陆埠镇几乎成为一座“水中孤岛”,为了迅速掌握陆埠镇和姚江两岸的受灾情况,《1818黄金眼》派出多路记者赶赴余姚,同时派出“天翼号”航拍机进行拍摄,第一时间播出了陆埠水库的现场画面,让全省观众直观了解灾情,真实记录救援最新进展。
04
金华浦江搜救失踪儿童 我们在通宵搜救第一线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金华那次紧急搜救。2016年2月16号,浦江大畈乡建光村三个孩子出门玩耍后失踪,其中两个女孩分别是12岁和8岁,一个男孩5岁多。省内近60支救援队展开4000多人次搜救,从白天到夜晚,从直升机的空中搜索到山林中的四处寻找,《1818黄金眼》记者三天三夜,全程参与。
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19号上午10点多,记者跟随搜救人员在第一时间找到了三名失踪的孩子。
经过浙大一院的专家诊断,三个孩子都有腿脚肿胀的情况,男孩的情况比较严重,但经过四天治疗,陈翰林从重症监护室转入了普通病房,三个孩子的情况都稳定下来,三天三夜的紧急搜救,终究迎来了一个圆满结局。
记者在你身边,新闻因你而动,
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紧急求助,
《1818黄金眼》记者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为广大观众发回最鲜活最详尽的报道。
这里是回看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 美好生活白皮书:那些关于房子的记忆
大学生响应对方的“号召” ,贷款转出四千多,室友分析真相:要是当时我在就好了
编辑:陈亦怡
校对:赵越
审核:卢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