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生态面面观 第四期丨老龄人群需求模型
序言
前三期专栏中,研究组聚焦宏观政策层面,深入分析了养老政策的演变历程,解读了政府在养老生态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近五年来养老政策的热点和趋势。在本期专栏中,我们将聚焦需求侧,借鉴马斯洛需求理论等提出老龄人群需求模型,以期更好地解读微观个体层面的养老需求。
点击查看第一、二、三期详情:
本章节主要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总结老龄人群需求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出老龄人群需求模型。通过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关注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得到应有的支持和服务,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挑战。
1
老龄人群
需求模型理论参考
2022年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在养老服务公益领域的通识报告中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进行老龄人群需求的解读,本次报告也借鉴了类似的框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并汲取了其他国内外关于老龄人群需求的理论,最终提出了老龄人群需求模型。以下表格中是我们借鉴的部分有代表性的老龄人群需求理论。鉴于老年人的需求亦可归纳到通用的人类需求之中,对于通用需求相关的普适性理论(如身心社灵观等)不再展开阐述。
表 老龄人群需求代表理论
理论名称 | 简 介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如食物、水),安全需求(如住所、安全性),社交需求(如亲密关系、归属感),尊重需求(如自尊、荣誉感)和自我实现需求(如实现潜能、成就自我价值)。 |
老年人归属需求理论 | 197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伯特·兰格提出老年人归属需求理论。该理论强调老年人需要有归属感和参与感,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
联合国老年人原则 | 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该原则有5项:独立(收入保障、工作机会、退休可选择、教育培训、适合的环境、在家居住),参与(社会融合、社会参与、社会组织),照护(非正式照护、健康服务、社会和法律保护、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自我实现(充分发挥潜力、享用社会资源),尊严(生活有尊严、公平对待)。 |
“六个老有”概念 | 2008年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件提出了“六个老有”的概念。具体内容如下: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
“衣食住行医浴归乐学为” |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将老人需求总结10个方面,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医浴外,“归”指归属感,“乐”指老有所乐,“学”指老有所学,“为”指老有所为。 |
来源:网上公开资料,ABC研究
综合以上理论,我们认为老龄群体的需求大体可以分为基本、高级两部分,其中:基本需求,指有助于维持老年人机能退化后基本生存的全部要求;高级需求,指从自身或者社会层面有助于提高老人生活体验的全部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细化,丰富需求的层次和内涵,以适应养老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特点。
2
基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
老龄人群需求模型
研究组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为基础,对老龄人群需求进行初步归纳,并以专家访谈和人群调研作为补充,搭建了如下的老龄人群需求模型:
图 老龄人群需求金字塔
1、 生理需求
本次研究将“生理需求”定义为老年人围绕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机体需求。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可归为三类,分别是身体健康、精神健康、衣食住行。
身体健康指的是老年人对于消除、缓解或预防疾病以维持基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需求,包括定期体检需求、药物支持需求、医疗救助需求。
精神健康指的是老年人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的需求。保持精神健康可避免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以及认知障碍、阿尔兹海默症为主的精神疾病。
衣食住行指的是老人对保暖的衣服、能够维持健康和身体机能的食物、安全适居的住房以及便利的适老化设施和交通工具的需求,以避免遭受寒冷、饥饿、营养不足、居无定所、出行不便等问题。
2、安全需求
本次研究将“安全需求”定义为老年人免受外部伤害、有独立生存保障的需求。结合马斯洛及其他研究对安全的定义,以及老年人所面临的现实安全问题,可将安全需求归为三类,即权益保障、经济保障、居家安全。
权益保障是指老人对消费权益保障、法律维权服务等社会保障与优待的需求,以保障老年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合法权益,避免老人因受骗等带来的身心创伤。
经济保障是指老人对稳定经济收入的需求,包括自身的退休金保障、社会保险保障和资产保障等,这些经济来源能够赋予老年人独立生存的能力,是老年人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安全应急是指老年人,尤其是患有精神认知疾病、身体疾病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跌倒、烫伤、疾病突发和走失等安全隐患及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的需求。
3、情感需求
本次研究将“情感需求”或“爱和归属的需求”,定义为老年人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这种联系的建立是老人对抗孤独的重要途径。这类需求又可分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和对社会关系的需求。
亲密关系是指老人对爱情、亲情和友情等相互依赖性较强的关系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对子女探望的期待,与伴侣的依恋关系,以及在身边“能够信任的人”。
社会关系是指老人与有共同身份认同的人建立联系的需求,这类对象包括周围邻居、社区和有共同身份认同的团体。对于行动不便、身体健康水平较差的老年人来说,与“附近”的社交互动尤为重要,这有助于他们保持身心健康。
4、 尊重需求
本次研究将“尊重需求”定义为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与尊重(即自我认同),以及老人对来自他人的认可与尊重(即外部尊重)的需求。
自我认同包括身份认同、自我价值认同、自尊、自我接纳等,例如老人认为自己的生命经历具有意义和价值、对自己曾经的成就感到自豪、对自己抱有自信和认可等。这种自我的认同能使老人在生活中抱有更积极、乐观的心态。
外部尊重包括获得周围人如家人、朋友、邻里的尊重,以及对来自全社会的尊重的感知,例如政府承认他们对社会的贡献,社区愿意提供机会让他们继续平等的参与社会活动,全社会尊老敬老的氛围与价值观等。
5、自我实现需求
本次研究将“自我实现需求”定义为老年人对发挥自身才干、潜能以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结合学术研究和本次研究发现,将自我实现细化为内在指向的“个人成长”和外在指向的“老有所为”两类需求。
个人成长聚焦于提升技能等自身能力的追求。通过自身能力的增长,老年人能够获得内在的满足感。
老有所为体现老年人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社会、奉献社会,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愿望,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意义感。
后续专栏,我们将分享基于以上框架开展的老年人群多元需求的深入调查和一手洞察,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三一基金会,《公益领域通识》,2022年
[2]Brunner Karma、Busch Ada-Katrin and Daniel Händler-Schuster,《Exploring Health-Related Needs of Elderly People (70+) at Home: A Qualitative Study From Switzerland》,Journal of Primary Care & Community Health,2021年
版权声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由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养老研究组共同撰写,志愿者申彩林主笔。感谢公益研究院院长汪婷给予的意见和帮助。
如需转载或授权发布,请与ABC公益研究院(ABCacademy@163.com)或ABC官方微信公众号(ABC美好社会咨询社)联系。
ABC公益研究院
成立于2015年,是ABC美好社会咨询社的所属研究机构,作为ABC的智库和桥梁,研究院致力于以观点输出、方法论研究、定义探讨、ABC过往项目案例总结等方式,建立公益咨询行业理论框架,服务更多NGO,成为NGO成长助推器。
关于研究院案例的更多详情可登录:ABC线上学习平台学习:
https://share.lizhiweike.com/liveroom/24757492?inviter_id=32065544
(复制链接,在微信中或浏览器中点击查看)
作者 | ABC公益研究院团队
编辑 | 总部BPR团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