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举措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2-11-29

    文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

2021年,浙江银保监局立足浙江省域实际,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立重点工作清单,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建设,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1年2月末,浙江辖内(不含宁波)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2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末,辖内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446.6亿元,增速达23%。


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一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建档。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结合政府部门认定的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清单,主动对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户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档案。加强与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档案覆盖维度。


二是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特点,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产品适配性。如,辖内银行机构与浙江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出“浙里担·新农贷”产品,以符合条件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对象,利用10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及风控模型进行评级授信,联合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截至2021年2月末,“浙里担·新农贷”累计发放贷款29.08亿元。


三是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创客等“四张清单”,推行“清单管理+主办银行”模式,“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推动银行机构积极对接行业协会、“三位一体”农合联等,为上下游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支持。如,农行浙江省分行围绕全省80条农业产业链,批量拓展契合当地产业导向、农户带动效益明显的主体,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2万多户,贷款余额超过70亿元。


实施“农村青年创业伙伴计划”,助力农村资源回归

一是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配合“两进两回”(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行动实施,创新推出“两乡双创贷”“人才贷”“人才创业险”等金融产品,对回乡青年、回乡乡贤、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提供金融支持。如,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针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农创客、新农人等客户群体特点,创新乡村振兴带头人、两乡双创、农户中长期经营性贷款等产品,将单户额度提高至1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延长至15年。截至2021年2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农创客贷款23.81亿元。


二是推动银行机构向行政村或企业派驻金融顾问(指导员),发挥金融机构专业优势、人脉优势,为乡村和企业经营发展出谋划策。如,浙江银保监局与团省委组织开展“农村青年创业伙伴计划”,百余名县域银行支行负责人、保险支公司负责人为千余农村创业青年提供结对帮扶,提供信贷产品、创业保险保障,并通过一对一辅导,输出成熟管理经验,及时传递市场信息、产业动态,帮助创业青年把握发展机遇。


三是持续深化“信用村镇”建设及“整村授信”工作开展,推动实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档授信全覆盖。截至2021年2月末,辖内建档(评级)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例超过97%,全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3065.86亿元,覆盖494.80万户,占农户小额贷款的比例达58.68%。积极推动创新工作方式,探索信用农户前置预授信,提升农户贷款覆盖面。如浙江省农信联社与农业农村厅合作加大农户信息共享,对不符合条件的农户建立“负面清单”,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实施“农户小额普惠贷款”预授信全覆盖;大力推广3万元起步、30万元以下的纯信用、免担保抵押的“农户小额普惠贷款”。目前,浙江全省普惠授信服务农户数达903万户、授信总额1.44万亿元。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乡村生态宜居

一是积极助推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整治提升,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引导各银行机构加大新农村建设、水环境治理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信贷投放。截至2021年2月末,辖内银行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为4207.43亿元,比年初增长5.42%;农村住房改造贷款余额为998.18亿元,比年初增长8.38%。


二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如,湖州农信牵头发布了《绿色普惠信贷实施要求》等三项绿色金融地方标准;衢州农信设计了32套绿色信贷资产和绿色支付节能减排的标准计量公式,量化每笔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安吉农商银行成立全国首家小法人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推出五大系列绿色信贷产品和16款特色子产品;江山农商行创建“个人碳账户”系统平台,以积分激励倡导居民低碳行动。


构建金融保障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推动完善政策性农险产品体系,探索发展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推广价格、气象等指数保险,鼓励因地制宜开发地方特色农险产品保险,持续推进农险扩面、增品、提标。如,人保财险浙江省分公司已开办80多个特色农业品类的140多款保险产品;已开办杨梅、茶叶等10余个品种的气象指数保险,覆盖40多个县区,参保农户3万余户。


二是加大特定对象保险保障力度。优化保险供给,精准扶贫保险,防止因病致贫、因意外返贫,努力构建多层次民生保障安全线。针对低收入农户群体,提供涵盖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内容的低收入农户医疗政策性保险,目前已覆盖浙江省(不含宁波)64个县区的60多万低收入农户。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质效

一是大力推动涉农机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带动普惠金融线上化、移动化,依托新一代移动作业平台,包括理财、支付、信贷等普惠金融服务都可以使用移动在线“一网通办”,实现7×24小时、跨地域的移动金融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便捷性与可得性。如,浙江农信2015年上线普惠快车微贷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一张纸、流程整合一键式、综合服务一站式、客户上门一次办”的“四个一”。目前已建立普惠金融客户档案2500余万户,完成授信、签约的普惠客户超过639万户,签约率近40%。


二是积极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创新农村信贷管理手段。如,网商银行“亿亩田”项目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同步获取申请贷款种植户的作物全生长周期的遥感影像,进行交叉验证,并将识别结果输入授信模型,实时为农户提供授信。截至2021年2月末,网商银行“亿亩田”项目已累计为超过30万种植农户提供了信贷支持。


(栏目编辑:王伟)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精彩内容回顾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访谈 | 携手生态伙伴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专访华为中国政企副总裁何达炳

■ 报道 |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做好三点

■ 培训丨“GA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等标准宣贯培训班”开课了!

■ 科技活动周专栏 | 新形势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的变革与创新

■ 实战 | 云视频会议全新上线,数字化转型再获新支撑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潘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