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智宝: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大势所趋。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成为缓解“三农”客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抓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家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顺应农业农村数字化趋势,坚持科技驱动和创新发展,摸索出了一套邮储特色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全力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 邵智宝
数字普惠金融破局农村金融难题
传统农村金融具有“两高一难一慢”的特征,即高风险、高成本、管理难、见效慢。一方面,农业容易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因素影响,农户普遍缺少高价值、易变现的抵质押品,给传统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农村分布广,农户金融交易频率低、单笔金额小,传统商业银行铺设农村物理网点不仅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由于点多面广,管理难度也会成倍增加,风险管控压力较大。
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金融的发展,为破局农村金融市场融资难题,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金刚钻”。其一,数字技术有助于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化渠道的普及,移动展业设备的应用,线上产品的创新,使农村金融服务不再依赖高成本的网点和人员投入,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改善了客户体验。其二,数字技术有助于商业银行精准获客、智能风控。商业银行通过内部数据整合、外部数据互联等方式,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整合农村客户零散信息、对农村客户进行精准画像,一定程度上化解农村信息不对称问题。
构建“4321”特色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不只是产品和业务流程的重塑,更是对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革新,以及组织架构、人才队伍等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再造。近年来,邮储银行不断将普惠金融服务与新兴科技相结合,构建“4321”数字普惠金融模式,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4”是构建数字化的营销、产品、运营、风控体系。营销方面,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搭建了“2+5”(“2”是“线上+线下”;“5”是线上精准推送、平台引流、线下自营、邮政代理、关键人二维码营销)数字化全方位立体式营销体系。产品方面,加快线上产品自主研发,推进线下产品数字化改造,形成了“标准+个性、线上+线下”的普惠金融产品架构。小额“极速贷”线上产品结余规模已突破1500亿。运营方面,大力推进业务移动化无纸化自动化,形成了“移动展业+信贷工厂”的数字化运营模式。风控方面,应用人脸识别、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精准客户识别+风控模型+预警模型”贯穿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风控体系,结合线下力量,实现全面、全程、全员的风险管控。
“3”是健全体制、机制、队伍三大保障。体制方面,不断健全三农金融服务组织机构和职责,形成了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领导小组、三农金融服务管理委员会、三农金融事业部三层专业化为农服务组织架构,在三农金融事业部专门成立农村数字金融处,加强对三农数字金融能力的建设。机制方面,继续给予三农金融业务倾斜的绩效考核、优惠的内部资金定价、专项的信贷额度、差异化的风险容忍度等政策,制定涉农贷款和扶贫贷款尽职免责实施细则,为全行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新模式增添动力。队伍方面,加强数据分析和风险建模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原有队伍的数字化适应能力,重构一支具有数字化服务理念、配备数字化服务设备、掌握数字化服务技术的数字化专业三农金融人才队伍。通过队伍重构,邮储银行约4万信贷队伍服务的区域和客户数量大幅提升。
“2”是强化科技、文化两大支撑。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发展,2020年信息科技投入超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5%;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建设,总行科技人才数量翻了一番;企业级信息化平台搭建完成,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在业务领域应用。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秉承“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理念,营造为“三农”客户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化氛围,将普惠基因根植血脉。
“1”是构建一个三农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线上,将金融与“三农”生产生活场景相融合,积极发挥邮银协同优势,打造“金融+寄递+电商”一体化的惠农综合服务平台。同时,秉承开放银行理念,采取API接口、系统共建等方式,把金融服务融入产业链核心企业、互联网电商平台等外部活跃场景,拓展金融服务边界。线下,加大县域移动支付业务布局,着力打造“网点+商圈”的获客场景,满足“三农”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要。
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有望迸发出更大动能,更有力地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邮储银行将坚守服务“三农”定位不动摇,在现有“4321”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加快科技赋能,着重从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谱写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筑牢三农金融数字化基石。高质量有价值的数据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和关键,如何高效地获取这些数据是各家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邮储银行将积极跟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优化完善“三农”数据统计规范和标准,进一步整合银行内部“三农”客户数据资源,加强与农村“三资”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村政务、农业企业、专业商圈等的互联互通,着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村镇等多维度数据图库。建立一个具有高质量数据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为广大“三农”客户提供数字化综合化金融服务夯实基础。
强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加快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线上服务能有效地提升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降低服务成本、改善客户体验,但在维护客户关系、识别客户风险、实施有效催收等方面更需要线下力量的加持。尤其是面对分布广、居住分散的“三农”客户,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显得更为重要。邮储银行将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加快线下数字化改造,增强线上服务能力,线上线下双向赋能,构建“渠道+产品+平台+运营+风控”全方位的三农金融数字化发展架构,为农村客户提供有温度、有速度、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坚持开放合作理念,健全三农金融服务生态体系。银行自身的力量还是有限的,要想实现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广覆盖,必须走开放合作之路,将三农金融服务广泛嵌入农业农村各类场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邮储银行将进一步加快三农金融服务“输出”,打造“C+B+G+P”(P指Post邮政)四大场景,推进银行与企业、政府和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场景的跨界融合,加强金融与集团寄递、电商等场景的整合和叠加,构建覆盖广泛、循环畅通的三农金融服务生态。
振兴乡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邮储银行作为定位服务“三农”的国有大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定位,发挥优势,积极为乡村全面振兴,为广大农村居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贡献邮储力量。
(栏目编辑:王伟)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精彩内容回顾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毕小文:加速“标准 + 认证”双核驱动 ——激活金融科技正能量,谱写守正创新新篇章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