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小“点”大作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助力江苏省乡村振兴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2-11-29

近年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在大量基层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国家“三农”政策,坚持以“更高标准、更广协作、更远目标”为原则,坚决贯彻落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坚持支付为民宗旨,以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提质增效为抓手,不断优化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形成了支付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江苏经验”。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吉祖来


“三个导向”谋定支付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思路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深刻总结长期以来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经验教训,查清摸透江苏“三农”发展需求,联合江苏省金融监管局、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等7部门出台《关于江苏省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提质增效(2020-2022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努力构建“人民银行主导、政府部门联动、建设单位落地、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新局面。


坚持需求导向。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通过实地走访、跨省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深挖农村金融需求。一是城乡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对银行乡镇网点、ATM机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地理位置选择和转型发展等带来一定影响,对金融服务阵地的功能承载和业务整合提出更高要求。二是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方式由传统消费向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转变,支付服务需求从存取款等单一基础服务向移动扫码、网上交易、信贷理财等转变。三是农村经营主体不断扩大,对公支付服务需求从存、取、汇向信用支付、资金归集等多元化需求转变。


坚持问题导向。一是针对服务点位置分散、管理分散、数据分散的问题,《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实现服务点管理由“线下”向“线上”、由“多点”向“一点”、由“静态”向“动态”转变。二是针对服务点风险防控难问题,一方面通过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监测防范服务点非法集资、套取手续费等业务风险;另一方面,配套制定《建设规范》和《评级指引》,要求建设单位参照《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支付服务点技术规范》实现对全省服务点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三是针对供需匹配不均衡问题,《实施意见》提出要推进智能点、综合点、支付点多层次布局,坚持党建引领,加载金融、政务、民生、电商、物流等基础服务功能,满足农村主体的多元需求。


坚持目标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一站式、多功能、全方位”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江苏模式”,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要对服务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标准化、动态化和差异化管理,实现“业务规范全面覆盖,服务功能与时俱进,品牌建设彰显活力,普惠金融落地见效”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环境舒适、功能多样、服务高效、程序规范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阵地。


“三个覆盖”打造支付

助力乡村振兴前沿阵地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农村普惠服务点提质增效工作中,满足“三个覆盖”,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末,江苏省共建服务点1.47万个,2020年以来依托服务点累计为农村居民办理基础支付业务8073.5万笔、596.4亿元,开展消保宣传、残币兑换、假币鉴定、信用采集、国债预约等服务72.0万次,累计采集信贷信息11.56万户,实现信贷发放180.77亿元。


坚持地域范围全覆盖。推进服务点村级地域全面布局,到2021年末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达97.1%。紧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规划,深度契合各地区特色农业产业自身发展格局和多产业联动发展实际,引导发达地区着力于新型支付工具和服务方式推广,指导欠发达地区着力于基础性金融服务,并深挖“金融服务+党群服务”融合建设潜力,形成党政银合力攻坚,共建群众致富点幸福点。


坚持业务功能全覆盖。推进智能点、综合点、支付点多层次服务点布局,到2021年末分别建成智能点176个、综合点3501个、支付点1.07万个。指导服务点建设单位在城郊及人口聚集区建设智能金融服务区、电商服务区、便民服务区和政务服务区“四区合一”的智能服务点,提供全方位自助金融服务与基础民生服务。在综合服务点充分整合人民银行现金、国债、征信、信贷、金融消保等服务,持续融合金融、电商、政务等事关百姓民生的多样化服务功能,利用基层社区党建阵地加载社保卡办理、公共事业费缴纳、政府补贴领取等政务功能。


坚持农村群体全覆盖。推进通过服务点探索解决“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问题。将辖内1.3万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作为支付服务农村老人的“前哨”和“阵地”,切实满足老年人现金支取、公用事业缴费的需求。依托服务点为老年客户提供无偿上门服务,与村委、公益组织等合作不定期为农村居民开展金融知识宣讲等活动。部分地区依托服务点服务当地妇女就业,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点+妇女微家”,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矛盾调解、志愿服务、情感呵护等特色服务内容。


“三项赋能”提升支付

助力乡村振兴智能化水平

建设运行江苏省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和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服务点基本信息、交易风险监测、普惠金融发展三大驾驶舱,实现支付普惠助力乡村振兴“挂图作战”。截至2021年末,共采集服务点交易明细数据354余万条,排查风险服务点345个。


技术赋能业务管理更高效。一方面,管理穿透性更强。平台以接口方式与建设单位连接,完成服务点交易明细等核心数据的“D+2”日采集。通过数据自动报送、汇总、展示,以可视化数据直观展示省、市、县、村四级全地域服务点数量、业务量、业务种类等要素,实现全域穿透监管和单点精准画像。另一方面,布局科学性更强。及时更新全省服务点位置信息,匹配村级银行网点位置,通过GIS筛选“金融基础设施空白村”,指导建设单位资源向金融基础设施空白村倾斜。根据江苏省消费大数据,按月绘制江苏省消费热力图,匹配银行网点布局、服务点基础信息、地域人口总量、支付习惯等数据指标,指导建设单位服务点布局向热力汇集区域集中,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精准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数据赋能风险防控更及时。平台构建涵盖三类19个细项风险指标模型,支持“大数据技防+人防”监管模式,有效甄别高风险交易,智能感知异常交易。平台与服务点所在地人民银行、建设单位全流程互通互信,实现服务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一方面,抓典型风险。针对套取业务手续费、非法集资等典型风险,重点关注业务量畸高、重复交易等交易风险,按日开展风险监测,计算并推送区域服务点风险指数。针对重复建点、服务点负责人年龄偏大等潜在风险,督促建设单位加强巡检培训。另一方面,抓新型风险。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打通平台与“江苏政银易企通”的通道,及时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负责人账户信息与公安部门涉赌涉诈账户信息、“江苏政银易企通”系统异常名录进行匹配,发现异常的加强关注或及时清退。


场景赋能产品服务更优化。一是定制化产品逐步推广。根据农村居民场景偏好,推动发行乡村振兴卡,持卡人可享有涉农意外险等专属权益。截至2021年末,全省累计发卡225万张,通过清算机构转接清算交易1190万笔、金额388亿元。二是移动支付产品纵深推进,根据当地居民移动支付场景偏好,建设“移动支付+智慧旅游”“移动支付+特色农业”等多个示范场景,建成移动支付引领县14个。疫情期间主动对接政府,借助云闪付APP客户、平台和数据优势,立足餐饮服务、零售百货、文旅体育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生行业,累计通过云闪付发放消费补贴3.91亿元,带动消费14.73亿元,促进消费复苏、行业回暖。三是线上线下场景进一步融合,指导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开发“普惠金融服务”小程序,推动服务点基础信息上线“云闪付”,初步满足云闪付用户“附近的服务点”搜索、基础信息查询、地理位置导航等功能需求。指导商业银行依托服务点搭建“大美江苏乡村行”等线上产品营销场景平台,推进电商业务向县乡下沉,帮助农村居民通过在线直播带货等形式推动农副产品销售。


(栏目编辑:杨昆桦)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观点 | 探路关联图谱创新,推动投资研究智能化转型

● 观点 | 分布式核心系统混沌测试探索与实践

● 观点 | 人民银行安保转型期管理职能规划与研究

● 观点 | “大安全”理念下基层人民银行安保工作转型升级路径

● 观点 |  基层人行支付系统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