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景森:金融与物联网融合下的数字运营新时代——打造智能代保管物管理新模式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2-11-29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深入贯彻总行发展战略部署,紧紧围绕“1234”战略深耕数字化转型,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实现全方位的系统性变革重塑,于2019年正式启动研发“智能抵(质)押品代保管物品管理系统”,努力实现经营网点、数据信息和风控管理的成功转型,持续提升线上线下紧密协同能力与集约化运营水平,科技赋能数字运营,有序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为精细化运营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运营部总经理  李景森


传统业务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抵质押代保管业务模式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于2014年起对抵质押代保管物品实施分行集中管理。在实物保管方面,通过沿用传统货架及PDA(射频识别设备)扫描管理模式,由人工作业完成押品的出入库分拣。在业务审批流程方面,押品出入库需由各支行客户经理发起,经分行信审、风险部等多个部门依次审核后,凭相关部门出具的审批单进行出入库操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方法相对滞后,未能实现流程可视化动态监控。传统业务模式下,以纸质批单为依据,由人工手持射频识别器进行查找、盘点为主要操作方法进行押品管理,人工占用成本较高、作业效率较低。此外,押品出入库的审批主要依赖于部门转签的审批单,无法实时、动态化查询审批流程及业务负责人员,存在精益流程难落地、风险稽核难管理、数字化布局难协同等问题。


(2)劳动密集型操作,未能防控把握操作风险。按照传统的人工记录、分拣和对数据、实物的分析处理,不仅耗费较高的管理成本,还会造成较多的错误和纰漏,不利于运营精细化管理和操作人员道德风险的有效防控。原有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实时更新、效率至上的需求,传统模式下的管理模式难以为继,新型数字化模式转型愈发迫切。


基于此,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于2019年正式投入“智能抵(质)押品代保管物管理系统”的研发运营,通过互联网识别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改变物品管理的信息零散状态,优化操作流程效率,提高作业精准度,全面打造流程可把控、风险可跟踪、业务可记录的多维度的智能库房管理系统。


物联网技术下的应用场景

“智能抵(质)押品代保管物管理系统”是集信息管理技术、信息通讯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存储技术为一体的物联网库房智能管理系统,可由机器人实现库房的全封闭管理、人库分离、自动存储、自动盘点等功能。同时,系统以远程控制手段,推动实物流、业务流及信息流的高度融合,形成结构化、模块化、可视化的流程控制与管理模式,有效化解了人工操作风险、消除了内部流程浪费,实现了实物信息化、业务数据化、操作自动化、记录无纸化的精益化运营目标。


1.数字化应用场景之“出入库及库存盘点”

(1)入库流程:库管员将待入库的押品信封装入封闭库房中指定的仓储输入台,由分拣机器人完成押品逐笔扫描、采集信息、记录状态并自动计算、分配出保管位置,待全部分拣完毕后,移动机器人将分拣后的信封按计算出的巡航路径传送至各指定位置,完成代保管物品入库业务流程。


(2)出库流程:封闭库房接到出库指令后,由移动机器人将待出库押品所在的储物箱整体取出,由分拣机器人通过逐笔扫描精准检索并定位取出待出库押品,押品取出后由机器人传送至仓储输入台。同时,移动机器人会将箱内其余物品放置原位,并传送至原保管位置。


(3)盘库流程:管员发起盘库指令后,移动机器人将对封闭库房内所有代保管物品进行盘点。通过移动机器人两侧配有的射频识别器,逐个对代保管物信封上的射频码扫描,并将识别信息推送至后台数据库,进而完成与系统存量数据的核对,并同步在库房操作平台显示全部代保管物品盘库清点结果。若初次盘点中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则系统会自动触发分拣机器人对其进行二次实物复点。


2.动态可视化应用场景之“审批业务数字流程化管理”

通过实施物联网信息交互技术的应用,搭建审批业务数字流程化管理平台,推行实物信息流、数据流和实物流“三流并行”的管理体系,实现对银行押品管理业务审批流程的实时跟踪管理。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遵照行内制度规定,根据出入库业务不同审批权限,设定了“由客户经理发起→业务审批部门审核→运营作业中心复核→出入库操作”全链条数字化业务流程,通过建立的业务流模型对审批进度进行动态追踪,从而准确追溯业务审批数据信息,实时动态定位业务办理节点及意见反馈,从而达到业务审批流程化和可视化监控管理。


系统应用效果

1.有效节约管理成本,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管理人员的经济成本投入,降低了押品管理工作量,极大提高了每日出入库及月度盘点工作效率。测算显示,管理系统上线后,每日代保管物品出、入库操作单人工时提高至1小时(月度耗用总工时20~25小时),工作产能提高100%。由于库存代保管物品账实盘点已完全实现数字智能化,现已达成零人工占用,工作产能达到最大化。


2.“数字化”运行“封闭化”管理,有效防控操作风险

在系统日常运行中,从数据收集录入到押品存放管理,再到盘点结果输出,整个过程全部由计算机算法完成,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主观判断,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此外,库房内均配置独立且封闭式机柜,能够大幅降低库管人员与物品间随意接触情况的概率,从而实现以技术手段也有效化解人工清点、手工交接等可能引发的操作风险问题和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


3.“自动化”操作,“精准化”管理

通过“机器人操作”与“机器建模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计算模型运作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干预对模型输出的影响,从而对物品存储空间实施精确定位,有效降低传统库房人工管理模式下的人为操作误差,实现数字运营精细化管理目标。


4.物联网远程监控,实时掌握代保管物品库房管理

系统所具备的“系统自主盘点”功能,即提高了库存物品定期盘点的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并可视具体管理需要灵活调整库房账实盘点工作频率。同时,亦可实现上级管理与监管部门远程非现场动态库存物品盘点工作。


5.全链条数字化流程跟踪,实现可视化实时动态查询

系统采用“大部屋”研习模式,根据不同审批权限,设定精细的系统子流程,通过智能化集约管理、可视化过程流转、无纸化业务处理,智能抵(质)押品代保管物管理系全面实现了信息推送主动化、流程衔接自动化、关键要素可视化、过程反馈实时化的数字化管理。智能物品管理模式,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注重跨部门、多岗位的工作衔接,明确先后秩序和责任界定,以“单件流”精益理念强化了各环节的协同配合。同时,加强纵横耦合联动,提升了风控效率与精度、降低了管控成本,通过系统对违规操作行为和潜在风险隐患实施硬控手段,实现了代保管物品全生命周期的持续动态监测。


随着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数字化智慧银行成为主流,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智慧银行转型、提高行业竞争力迫在眉睫。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于2019年正式启动研发“智能金库系统”项目,计划于5年内陆续推进项目内“抵(质)押品代保管物管理系统”“贵金属实物流转及库存管理”“ATM清机加钞联网管理”等九大系统的集成与融合。凭借多年来在运营管理业务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全面推动运营管理由“人控”向“技控”再到“智控”的数字化转变,并持续在精益化平台建设及细分场景拓展两方面寻求积极突破,以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视角开拓更加专业、专注的运营服务新模式,增加客户黏性,延长生命周期,加快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建设,推动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栏目编辑:马俊)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精彩内容回顾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重磅!首届数字金融展将于2022年6月至11月举办

■ 案例丨云原生 :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基石

■ 实战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抵质押信贷服务——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的探索及实践

■ 通知 | 第二届“金科达人赛”提交作品截止时间延期的通知

■ 观点 | 金融业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浅析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