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征信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实践
欢迎金融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newmedia@fcmag.com.cn
——金融电子化
文 / 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产品创新部总经理 陈康
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产品创新部 于航 谭师林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侵害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在1994年出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对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性
1.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金融风险
人类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是驱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例如,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分布、种群动态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蝴蝶、部分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物种的种群分布呈现北移或向高纬度迁移的趋势,许多对气候变化更敏感的物种存活量逐年下降;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大气及水途径进入环境中,由于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逐步累积,抑制生物酶的活性,破坏正常的生化反应,最终导致死亡;至少有690种海洋动物被人类活动并排放到海洋中的所有塑料垃圾影响,至少17%的受影响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根据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联合国际可持续金融政策研究与交流网络(INSPIRE)发布的《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的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两类,即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
物理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依赖的生态系统服务退化或丧失所带来的风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20年发布的《新自然经济报告》,2019年全球一半以上的经济价值都适度及高度依赖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丧失必然会对依赖这些服务的行业、企业造成影响,如农业、林业、渔业、造纸业、水电行业等,导致企业收入和利润减少,甚至是亏损或倒闭,进而引起金融资产减值乃至清零,引发社会经济与金融动荡。
转型风险是指为减缓或扭转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对经营活动主体造成风险。比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颁布、技术的更新、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都给企业带来转型压力,导致企业的商业模式变更、经营成本增加等,企业经营活动可能因此减少或被迫终止,进而引发破产或违约风险。
部分研究量化展示了金融系统正面临较大的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例如vanToor等(2020)提出36%的荷兰金融机构资产高度或非常高度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如果政策将自然保护区占土地面积的比例从15%增加到24%,金融机构面临150亿欧元的风险敞口;如果增加到30%,风险敞口将上升到280亿欧元。Calice等(2021)指出巴西针对非金融企业的贷款中有46%高度或非常高度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如果将巴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全部列为自然保护区,则风险敞口将上升4,100亿雷亚尔。世界银行与马来西亚央行的联合研究(World Bank and Bank Negara Malaysia,2022)指出马来西亚的商业贷款中有54%高度或非常高度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商业贷款中87%被投放至以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利用等方式高度或非常高度影响自然资产的行业中,因而易受转型风险的影响。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机遇
Deutz等(2020)的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投入大约为1240至1430亿美元,然而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需求约为每年7220至9670亿美元,当前总体投入仅为实际需求的15%左右。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我国昆明召开,会议达成的《昆明宣言》呼吁各国“协调所有资金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习近平主席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表示,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主题论坛的发言中多次强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潜力并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向生物多样性领域倾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为生物多样新投入资金”。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政策激励、金融工具与产品创新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征信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径
征信广泛存在于以银行为金融媒介的信贷融资中,是缓解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信息不对称、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征信”或“公司”)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19年6月批复成立,由江苏省国资委列名监管、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负责行业监管、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行业指导。公司同时建设运营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金服平台”)和江苏省企业征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征信平台”),并按照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21〕80号)的要求建设江苏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绿金平台”),通过征信平台与绿金平台的协同配合,助力金融机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开展。
1.辅助金融机构防范风险
防范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的前提是识别依赖与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和自然资本金融联盟联合建立了探索自然资本机会、风险和敞口数据库(ENCORE),对11个行业门类,177个细分行业的经济活动对21项生态服务的依赖程度以及对11项生态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每一项依赖程度和影响程度可分为非常低、低、中、高、非常高等5个等级。依托ENCORE数据,公司构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与ENCORE经济活动分类的映射关系,进而判断国民经济行业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程度和影响程度。此外,公司通过融资主体经营地址与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与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的距离参数,结合行业性质进一步辅助金融机构识别风险资产并估算风险敞口。
2.辅助信贷资金精准投向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等分类标准中已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技术升级减缓生态破环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类产业纳入了支持范围,为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依据。以此为基础,公司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对照表以及产品与服务索引,并发挥征信平台的数据归集与处理优势,通过工商经营范围、招投标,知识产权、环保备案、项目备案等信息识别融资主体是否从事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产业,并且识别具体的产品与服务类型,助力金融机构快速判定目标企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属性。另外,公司正在建设中的绿金平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融资主体打造贷款、债券、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生态,聚集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产业资源并形成信息中心,引导产融高效充分对接。加强工商、环保、知识产权、信贷、司法等领域征信数据分析,积极参与江苏省绿色企业与绿色项目认定与评价规范的研发,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融合作试点的申报、评选工作线上化,实现融资需求智能化对接。
障碍和政策建议
1.征信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障碍
生物多样性度量缺少统一标准。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在跨越临界点时会出现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和潜在不可逆的变化(Kedward等,2020;Lenton等,2008,2013);并且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度量生态多样性时很难找到类似于气候风险管理领域二氧化碳当量这样统一的度量指标(Svartzman等,2021)。金融机构与研究机构目前通过ENCORE或者其他生物多样性足迹评估方法评估经济活动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可量化的生物多样性度量方法。
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较难获取。在给定空间和时间中生物或物种数量的平均变化是度量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基础数据,大量的生物和物种生活在人类不易抵达的区域,使得监测和记录生物的活动数据困难;且由于生态系统变化的复杂性,需要多年的监测与记录以形成可比较的基准线数据。一些科研项目整合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尚未实现共享应用,无法对金融领域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提供有效支撑。
2.政策建议
针对生物多样性度量缺少统一标准的问题,建议加强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度量准则的讨论和制定,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可牵头讨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多样性度量方法,便于金融部门更好地管理生物多样性金融风险。
针对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较难获取的问题,建议探索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等数据。同时,构建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平台,整合集成资源、环境、生态和生物领域的数据,加强金融信息与生物多样性信息的融合,有利于更好地评估投融资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栏目编辑:魏亚楠)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观点 | 中小银行推动低碳经济数字化发展的实施路径与发展机遇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