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层央行 | 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调查——以赣州市石城县为例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3-01-22

文 / 中国人民银行石城县支行  温国柱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了《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创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工作目标。根据方案要求,当地人民银行指导金融机构运用先进技术,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信贷产品等,让金融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但因当地科技水平弱,受到农村地区金融科技接受能力差、金融科技赋能层次不深、银行服务理念不强、部门间工作合力不足等多因素影响,制约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发展的能力与水平。现以赣州为例,对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赣州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为缓解融资难题,解决银行与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人民银行南昌中支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先后创新推出服务市场主体的“三大平台”。


一是从提升银企对接效率方面,建立了“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截至目前,赣州辖内共有563583户小微客户在平台注册,25296户小微客户获得贷款348.42亿元,首次申请贷款户数占比56.73%,单户授信100万元以下户数占比88.31%,平均放款时间为8天。


二是从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角度出发,探索建设了“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征信平台”。至目前,赣州市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征信平台查询8992笔,支持企业发放贷款4562笔,金额101.96亿元。借助企业收支流水平台中收录的企业收支流水专项报告和企业信用评分情况,赣州辖内4家银行机构创新开发出“流水贷”产品。


三是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方面,依托江西省政务外网,搭建“农村经营户信用信息联网核查平台”,畅通涉农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


至目前,赣州市共完成22385户农户的融资需求调查,为15283户农户进行贷款授信。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数据使用一体化、信息共享实时化和信贷审批快捷化,激发了银行服务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银企的高效对接,在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科技赋能。


金融科技赋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地区数字金融接受能力差

一是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根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占网民整体的31.24%,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当前赣州地区大部分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偏弱,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制约金融科技的赋能。二是老年群体参与数字金融活动意愿低。数字鸿沟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因素,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感知、获取和利用信息,这将直接关系到普惠金融中服务获得的公平性。截至2022年6月末,据对赣州市石城县的调查显示,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该县使用两种以上金融科技服务的群体中,60岁以上老年群体仅为5.5%左右,老年群体主动参与金融机构开展的数字金融助老线下活动中,老年群体参与度也不足20%,老年群体被动接受数字金融的积极性也不高,而该县60岁以上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6.34%。三是在当前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压态势下,居民反电诈意识得到一定提升,对于未知的数字金融产品接受度低。

图  2022年6月石城县使用金融科技服务的

人群年龄分布图


2.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层次浅

一是信息采集效率低。为获得查询农户联网核查平台信息的授权书,银行机构客户经理需逐个上户调查,导致整村推进工作进展慢。二是信用评价模块缺乏统一标准。当前金融机构授信评级指标多倾向于偿债能力,信用评价体系较为简单,局限性较大,未能运用科技手段科学权衡定性指标,特别是地方法人银行,主观评价程度高。三是科技赋能仍停留在前端,未真正打通信贷投放的“最后一公里”。当前创设的各类平台,未进行有效整合,也未实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直接联通,导致客户及银行需在多个平台进行操作,延长了客户获贷时间,影响客户的满意度。


3.银行机构金融科技服务理念弱

一是自身科技能力不足,缺少专门的科技研发人员,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基本依靠省联社或其发起行技术支撑。二是对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不足。地方性银行未在发展战略中规划金融科技目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也无金融科技内容,认为小型银行应聚焦于传统业务。三是参与金融科技创新运营的稳健性不足。由于地域及客户的自身条件,金融机构在推动基于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业务时,设施设备、业务设定等环节运营成本较高,在当前减费让利背景下,对中小企业以及经济落后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收益有限,导致银行机构数字普惠金融长期发展动能匮乏。


4.各有关方金融科技工作合力小

一是政府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不畅。如在归集农户信用信息联网核查平台数据时,需发送邮件人工手动传输数据,导致数据无法动态更新,影响数据准确性。二是创新产品缺乏真实性检验。如在“企业收支流水平台”开发初期,下发了一批基于该平台高评分的“优质首贷”企业名单;经调查了解,存在企业的银行基本账户异常、工商营业执照已注销、银行贷款逾期等问题。三是金融科技缺乏有效监管。当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标准、渠道、质量差异很大,金融科技的应用内涵不清晰,缺乏全国统一的数字金融技术应用审核和验证体系,导致金融科技监管难度大,有的地方对金融科技发展管理较严,影响银行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积极性。


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优化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基础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二是丰富普惠金融供给渠道。政府部门要通过设立的各类发展基金助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发挥电子商务等在推广农村金融产品方面的巨大优势,拓展创新空间。三是努力消除数字鸿沟。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丰富金融科技、普惠金融教育供给,培养金融服务弱势群体的数字资源鉴别能力,培育数字安全维护意识,帮助其跨越能力鸿沟。


2.提高思想认识,树牢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理念

一是转变发展理念。地方性银行要深刻认识数字普惠金融在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业务发展、节约成本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对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进行长远谋划。二是强化内部考核。银行机构要不断提升金融科技产品创新、产品运用等方面在内部绩效考核的权重占比,激发员工数字普惠金融工作的积极性。


3.结合工作实际,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层次

一是强化金融科技在信息收集、信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信息收集和信用评价的工作效率。二是深化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产品的前中后端的应用。充分整合各类“创新科技产品”,打通“创新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连接通道,实现信用评价、客户对接、贷款发放的一体化,达到真正意义的科技赋能。


4.加强部门联动,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一是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建议各部委间签订合作备忘录,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实现部门间系统信息数据的无缝对接,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做好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验证工作。可结合市监、税务、供电等部门数字,验证所开发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准确性,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工作的稳健运行。三是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在从行业规范、技术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等维度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创新,赣州作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要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力度,实现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



(栏目编辑:李朝瑞)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基层央行 |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思考

● 基层央行丨“香叶智农”一站式服务烟农

● 基层央行丨基层央行视角下的金融数据安全管理探索

● 基层央行丨基层央行维护辖区金融数据安全的实践与思考

● 基层央行丨大数据建设赋能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