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妇干农活中暑身亡!面对致命高温,地里的农活要怎么干?

非常姐 直通三农经济 2022-10-27

作者/小乔


我们活在一个不断见证历史的时代。最近连“热”,都“热”出了新高度。

 

地上打个鸡蛋能瞬间凝固成煎蛋;去菜市场买活虾,到家发现有三只熟了;网上买活珠子,结果因为天太热孵出了小鸡……上海40.9℃的高温天气已经追平149年前(自1873年以来)的历史记录。



有人觉得夏天热不是很正常吗,无非是今年夏天格外热。可别小瞧最近的持续高温,江苏一位独居老人因为舍不得开空调,屋内闷热导致中暑昏迷,被发现时老人体温达41.5℃,瘫倒在地,身体多项指标异常,送医检查发现老人患了热射病。

 

啥叫热射病?热射病是不是大家理解的中暑?得了这种病严重不?

 

咱们先来看看最近媒体的公开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浙江、四川、福建、江苏、河南5省出现了热射病病例,至少已有2人因热射病死亡。



通俗上理解,热射病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有人可能会想:中暑不是很常见吗?但热射病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会使患者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以及多器官系统损伤,突出的特征有三点:不出汗、体温高达40℃以上、神志昏迷。



热射病如果救治不及时,死亡率最高可达80%,远高于SARS、H7N9等可怕流行病。所以千万别把热不当回事儿!

明天7月16日就要入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可以预见接下来高温天气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春争日,夏争时”,对农事生产来说,夏天更是要争分夺秒抢收、抢种,不可能因为气温高就不干农活了。

 

但在这种高温天气下干农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小编可没跟大家开玩笑。

 

河北石家庄一位56岁的女性,干完农活后中暑,被送到医院时已意识不清,体温达40℃以上,全身多器官衰竭,血压低到测不出来,还没来得及抢救就去世了,从发病到去世不足10小时。


      

这样的消息令人惋惜,但也提醒大家一定要慎防中暑。那么,夏季农活该怎么干?户外劳作要如何防暑呢?


夏季高温天气下如何干好农活?

1、合理制定生产计划 注意田间管理

受高温影响,田间许多农作物都会出现缺水打焉的现象。这个时候农民朋友们一定要加强水肥管理,选择在地面温度较低的早晨或夜晚进行灌溉。适时给农作物降温,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度非常重要。建议大家可以采取增加遮阳网的方式,给田里降降温,使庄稼免受烈日灼烧而发生严重干旱。

 

其次,要注意病虫妨害。夏季高温,正是虫害猖獗的时候,同时也是农作物迅速生长之季,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除草计划,适当辅以农药增强清洁力。

 

但一定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一般来说下雨前一两天最好不要打药,以免药物渗透前就被雨水稀释。


2、莫把农药中毒误认为中暑

夏季是各类农作物生长快速的发育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阶段。所以,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是农户夏季的农事工作之一。然而,长时间在田间劳作,人体容易出汗,毛孔舒张,这时农药容易渗透进皮肤引发中毒。

 

高温天气里的农药中毒与夏季中暑有类似症状,致使农药中毒者容易被误认为中暑,难以获得及时救治,因此要正确识别农药中毒。同时,夏季喷洒农药时的预防措施也必不可少。

 

首先,要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洒农药,每次喷药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最佳施药时间应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9点左右或下午5点左右,阴天全天可施药。

 

其次,喷洒农药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应穿戴长裤、长褂、手套、口罩等,喷洒农药后要及时脱去衣裤,并及时洗手、洗澡,用肥皂水洗全身,但切忌用热水,以免农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

 

另外,喷洒农药时要注意风向变化,不能逆风,应顺风喷洒。在喷洒农药时,一旦出现头晕眼花、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喷药,及时到正规医院对症治疗,以免发生意外。河北石家庄中暑身亡的农妇,就是在喷洒农药之后出现不适症状。


3、预防强降雨天气 注意排涝

夏季高温,往往伴随着高湿。有的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较多,建议及时排水洗苗。尽量采取深耕方式,提高排水能力的同时增强通风,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田间积水和土壤堵塞造成作物腐坏。

 

特别要注意如果是果园排涝,要多挖排水沟,以防止土壤缺氧和根系腐烂。鼓励自然生草,使土壤更为疏松,从而增强其透气性能,这样就算是雨水渗透过多也可以预防作物根系坏死。


夏季高温高湿 干农活如何防暑?

1、装备篇

首先,不要选11:00-15:00的时间段内干活,尽量避开一天中阳光最暴烈的阶段,可以选择在早上或者傍晚再去干活。出门干活前,准备好凉白开或淡盐水,随身携带,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不要等口渴才记得喝水。

 

衣着方面,选择浅色轻便的衣服,最好穿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遮阳帽、草帽等装备。

 

此外,最好再准备一些防暑药品,比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以随时缓解病情,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饮食篇

农村防暑降温的食品非常丰富,黄瓜、西红柿、生菜等蔬菜,西瓜、甜瓜、桃子等新鲜水果,不仅水分含量高,也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等,都是夏日防暑需要多摄入的食物。

 

干完农活还可以多喝点由清热作用的食材熬制的粥,如绿豆粥、莲子粥、冬瓜粥、荷叶粥等,起到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作用。


3、日常注意事项

保证睡眠与休息时间,不要熬夜,睡觉时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或者离风扇过近。选择洗澡降温时,注意水温要适宜,控制在32到35摄氏度最佳。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干完农活切忌受热后“快速冷却”。避免立马开足电扇或者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做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酷暑当头,大家一定要提高防暑意识,在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完成农活。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