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爱浇灌迟开的花朵 | 粤奋进·粤精彩⑳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教育 2019-03-29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广东在行动!

“广东教育”“广东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的“粤奋进•粤精彩”系列新媒体报道已推出专题文章19篇,覆盖大中小学幼儿园各个方面。今天我们推出第20期,一起看看咱广东是如何用实力说话,稳步推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的吧!


“粤奋进·粤精彩”系列最近三期回看↓↓↓

《广东持续发力!乡村教师“利好”连连》

《“现在的乡村教师真幸福!”这群园丁这样说》

《是时候改变对特殊教育的刻板印象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反映,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办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针,这不仅是对十七大“关心特殊教育”、十八大“支持特殊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十九大“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重要体现。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逐步完善特殊教育发展政策,认真推动实施《广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广东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责任书,并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情况、普通学校设置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情况列入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范围,从政策高度上推动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发展特殊教育的职责。


给特殊教育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

推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必不可少,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是广东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省教育厅会同省残联,对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进行全省通报,要求各地采取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组织开展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大部分市、县(市、区)已建立了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


不仅如此,广东还在以下方面出力,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


在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方面,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免收学杂费、课本费。目前,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汕头市、清远市以及珠海市、江门市、茂名市、揭阳市的大部分县(市、区)已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



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面,省财政设立新建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维护专项资金,对欠发达地区新建和改建、扩建特殊教育学校予以奖补。2014-2018年共下达省专项补助资金14.49亿元


在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方面,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8-10倍的标准拨付,附设特教班学生按不低于5倍且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标准拨付,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按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标准拨付。


给特教教师一片放心成长的天空

“教特殊的孩子会很有挫败感,但既然选择了特殊教育,就要全身心投入,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有时候,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而是整个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校长聂永平感慨地说。


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为提升特教教师的幸福感,我省从经济支持和环境改革方面进行保驾护航。


和学生在一起的特教老师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广东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制定的特殊教育津贴等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2015年起,将到我省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纳入“上岗退费”政策范围;2018年起,退费标准从原来每人每年6000元提升至12000元,研究生、本科、专科生分别退5年、4年、3年,这样的政策大大激励了特教教师的从教热情,也留住了不少优质人才。


在教师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升方面,广东积极开展特殊教育校长、教师培训和课程教学改革,对提升特教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联同粤港澳其他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大湾区特殊教育联盟”,以积极开放、共赢发展的方式,通过开展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共同为提升区域特殊教育质量而努力;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小学积极筹办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研究班和教师全员培训,更好地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水平;珠海市特殊学校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明爱学校结成了姊妹学校,参与沪珠澳特殊教育交流研讨会,学习到了优秀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


沪珠澳特殊教育交流研讨会现场

给特殊学生一具融合发展的铠甲

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小学早在80年代末就已经有特教班了,如今已形成了融合教育校园文化。2015年开始,学校综合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两种安置形式的优势,率先提出了特殊需要学生的随科融合安置形式,构建了“普特多元融合育人模式”。学校将学业性课程调整为适应性学科音乐、体育、美术科目的融合,明显提升了特殊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现在,特教班已经慢慢转变为特教资源班,形成了开放性强、互动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要接纳、认同和尊重每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小学的校长徐永海神情认真地说。


特殊儿童进入普班进行融合活动



在推进融合教育方面,广东一直在努力。比如,广东计划依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建立省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统筹全省特殊教育资源,提供更专业的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依托市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完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供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此外,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规划,重点选择部分普通学校建立资源教室,配备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指定其招收残疾学生,其他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也会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来源 |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教育杂志社

记者 | 李曼莉

统筹 | 黄日暖

“广东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

政务新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权威发布

沟通桥梁

服务平台

别忘了点个好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