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看广东未来3年如何发力!| 粤奋进•粤精彩㉑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广东在行动!
“广东教育”“广东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的“粤奋进•粤精彩”系列新媒体报道已推出专题文章20篇,覆盖大中小学幼儿园各个方面。在己亥猪年第一个工作日,我们推出第21期报道,看看高等教育“冲补强”计划将如何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打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粤奋进·粤精彩”系列最近三期回看↓↓↓
“‘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系列工程’构建了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工程的1.0版本,高等教育‘冲补强’计划就是2.0版本,是上一轮的升级版。广东将以该项计划为统领,致力打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后,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在接受采访时如是指出。
早在2015年4月,广东就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一系列工程。经过高强度建设、超常规投入,广东高校基础研究能力明显增强,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成效突出,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然而,在亮眼的成绩背后,广东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够高,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少,区域、校际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高等教育支撑区域重大发展战略能力不充分……如何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广东从高等教育大省迈向高等教育强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当前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任务。“冲补强”提升计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8年11月,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暨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工作推进会在佛山召开
2018年1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冲补强”工作计划及资金安排方案,整合了以往系列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形成“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三大建设项目,对应分成“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三类组团分类发展。其中,“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以入选国家“双一流”和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为建设对象;“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以粤东西北和珠三角非核心区域的本科高校为建设对象;“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以部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行业特色高校为建设对象,建设周期为3年,实施时间从2018年至2020年。
2018年6月,《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发布;11月,“冲补强”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从其中的新举措、新目标、新亮点来看,未来几年,“冲补强”计划将有力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打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广东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区域,粤东西北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为缓慢。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冲补强”计划兼顾效益与公平,在持续支持“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高校支持力度,适度扩大对特色高校的支持力度,力促省内所有公办本科高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从2018年“冲补强”专项工作资金和创新强校工程资金安排方案来看,“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10所高校获得17.6656亿元的支持;“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12所高校获10.3038亿元的支持;“特色高校提升计划”14所高校则获得8.4206亿元。
从公布的学科建设名单来看,全省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入选“冲补强”计划,其中,“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高校有81个学科入选(重点建设高校51个,重点学科建设高校30个),“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高校有39个学科入选,“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高校共27个学科入选。在“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系列,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三所学校为粤东西北地区高校,入选建设学科共11个。
应该说,在“冲补强”计划中,粤东西北地区高校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其目的就是在整体提升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更为丰厚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冲补强”计划坚持分类发展原则,充分考虑校际间的发展差异,按照发展定位、办学水平、所处区域等因素和前期建设情况,对纳入建设范围的高校设定不同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锋指出,“冲补强”可以分为两类,即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天”工程和“立地”工程,前者指“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后者指“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两者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均各有侧重,“顶天”工程的核心任务是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省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成为支撑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等方面建设的重要力量;而“立地”工程重点则是引导高校扎根地方或行业办大学,将学校发展方向、学科建设重点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快提升其综合办学实力,真正成为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特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按照分类发展的要求,不同组团高校适用不同的绩效考核体系,避免了评价机制的单一、固化。
“冲一流”的高校
将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实行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ESI全球排名、国际四大权威排名、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国家科技奖励、社会资源筹措能力等通用核心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
“补短板”的高校
按照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并重的原则,着重对学校短板的改善情况进行考核,主要包括:生均基本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国家级人才和项目数量、师均科研经费增长率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等。
“强特色”的高校
坚持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并重的原则,着重对学校特色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考核,主要包括:生均办学基本条件、特色学科国内外排名、学科国际化水平、博士硕士学位点水平、国家级人才和项目数量以及解决行业产业关键环节和问题的能力等。
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相对,“冲补强”注重的是内涵式发展,强调人才培养的本位性,强化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突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原始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改革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指标。
“冲补强”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服务创新驱动的原则,支持“冲一流”高校建设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支持“补短板”高校和“强特色”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重点建设和布局一批与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行业重大战略紧密相连的学科,今后发展的重点和重心调整到服务自身所处区域经济社会或行业发展急需上来。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山峰会在中山市举办,广东药科大学与香港大学、中山市共建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都在加大力度对高校放权,几乎涵盖了高校办学的各个领域。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冲补强”计划鼓励各高校充分利用“放管服”政策红利,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吸收世界先进办学治学经验,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现代大学制度。同时,构建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而所有这些发展,最终都指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在今后的建设中,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高校的核心任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截至2018年11月,广东共有11所高校入选四大国际排行榜,15所高校69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比2018年1月增加9个,比2015年增加34个;331个学科入选上海软科公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总数居全国各省(市)第4名,2017年增加41个,增量居全国首位。
办大学是需要安静、长期、精心耕耘的事业。“冲补强”计划建设周期设为3年,目的正是为高校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避免急于求成的办学。不过,通过以上一些指标可以看到,以“冲补强”计划为统领,广东高等教育正处在高效、良性的发展态势中,打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应该说并不遥远。
来源 |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教育杂志社
记者 | 黄佳锐
统筹 | 黄日暖
“广东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
政务新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权威发布
沟通桥梁
服务平台
别忘了点个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