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序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珠江肿瘤 Author 罗鹏
不知道大家都没有这样的困惑或者是困境:
1.想写课题做机制,但是好不容易写好一个课题,结果写好了本子拿给大咖一看。大咖却说“看到你这通路,我就想给你拒了!拿回去重新写”;
2.样本送出去测序了以后,差异分析做完,或者是GSEA分析一看,一大堆的通路,选经典的信号通路好呢?
但是仔细想想,那些经典的通路都快被做烂了,感觉炒冷饭意义不大了(当然能在经典通路上再做创新,那将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剩下的通路都是什么呀?名字都没有见到过(eg. DDR通路里面的Fanconi Anemia,et al),想去研究的勇气都没有了…还别说怎样去做直接作用机制?什么是Rescue?
3.研究生/博士刚刚开始了,想选择一个方向的课题长期研究,但是微信一搜,大概搜到的文章最多是如下三类:
A. CNS级别的牛刊解读,别说看不懂了,看懂了也没钱做那么多的实验(悄悄说:当然学懂了几篇以后,哪怕是灵活运用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也随随便便在3-5分的入门阶段驰骋了);要是能够复现几篇CNS的操作就更厉害了!
B. 一些经典的通路扩展应用,结果PubMed一搜,基本上被人都已经做过相关的课题了,本来想去蹭一波末班车,但是没想到留给自己的只有汽车尾气了;
C. 相关的套路文章,不管是生信还是临床建模,套路香不香?当然香呀!但是如果长期把自己困在套路中,那自己就太难进步了!
选择一个潜在成为热门的通路,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成为了很多同学和老师迫切需要做的事情了!
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的核心是图表,而很多高分文章的正文可能都是图表,样本基本信息都可以做成label加在热图或者是突变全景图,甚至是以Sankey图的形式展现。毕竟我们都是“视觉动物”,也有很多人说“一图胜千文”,好的文章配图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文章梗概。
此外,长篇的推送大家在快节奏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去仔细学习和品读;但是我们公众号的定位就是“传播知识”,而不是“传播娱乐”。所以前思后想,我们决定做一点小改变,尝试开一个《图说》专栏,从下周起,每周2次更新,以高分综述的核心图片为载体,介绍该图片所承载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是通路/机制整理,少部分是对于某些应用型内容的可视化解读。让大家在3-5分钟内明白一个热门通路的应用或者是系统性的了解一个知识点。
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不缺信息,缺乏过滤后的有效信息;不缺单学科专业性人才,缺乏多学科组合型人才;不缺乏公众号推广知识,但是缺乏走心的实用型公众号;不缺阅读量,但是缺一个真正想成长的你!
(糟了,这是心动的感觉)
截图几张接下来会进行的推送,当作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看完了介绍,是不是有点小期待呀!那就等下周六和下周日的正式推送吧!
最后,非常感谢我们公众号小编团队每个小伙伴的默默付出,他们包括: 关锐,李雪纯,林安琪,吕琼,罗鹏,孙月琴,王秋平,游丹铭,张楠,张月明和周健;
其中:李雪纯,孙月琴,王秋平和张楠是负责目前《图说》专栏的同学;在此也希望有其他小伙伴能够加入《图说》专栏;
By the way,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些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可以后台私信我们。希望大家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实验顺利,Paper发到手软,基金拿到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