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出夜伏”的动物们硬被逼成“昼伏夜出”,这不是绕口令,而是一个心酸的故事
《科学》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夜行的影响”的研究报告,凯特琳•盖罗(Kaitlyn Gaynor)是这项研究的合作者。CNN就此议题展开对话,通过记者与学者之间的交流,为大众提供新闻分析和评论观点。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野生动物正在竭尽全力地躲避人类
早在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在地球上的首个1亿年里,他们就学会了依靠黑暗的掩护躲避来自恐龙捕食者和竞争对手的威胁。只有在6600万年前,因流星引发的恐龙大灭绝以后,这些夜行哺乳动物才开始尝试在阳光下获取更多的猎食机会。
快进到现在,阳光下的蜜月期可能已经结束了。野生动物正越来越多地回归到夜晚黑暗的保护,从而避开目前地球上最可怕的超级捕食者:智人。
我和同事们首次尝试着去观察人类的干扰对野生动物日常活动模式的全球性影响。我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新研究记录了一个强大而广泛的过程,哺乳动物会随着人类的侵袭改变自己的活动轨迹和行为模式:人类的干扰正在促进野生动物创造一个更加强烈的昼伏夜出的自然世界。
人类对野生动物群落的许多灾难性影响已被充分证明:我们应对世界各地动物种群栖息地的破坏和过度开发负全责。但仅仅因为人类的存在,就会对野生动物产生重要的行为影响,即使这些影响并不那么明显,而且也不易被量化,但它的确在发生着。许多动物都害怕人类:我们体型硕大又嘈杂喧闹,浪漫新奇又危险无比。动物经常不顾一切地避免与我们相遇。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野生动物想要寻找无人居住的活动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夜晚,长颈鹿和牛羚聚集在纳米比亚赞比西地区的一个水坑边
我和同事在对坦桑尼亚、尼泊尔和加拿大的研究数据分析中,发现了一种惊人的模式:从黑斑羚到老虎,再到灰熊,当它们在人类活动区域周围时,它们夜晚活动的频次似乎更加活跃了。
我们开始对这种影响展开研究,探究这种现象的普遍性究竟有多大?野生动物在空间上想避开人类的机会是否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呢?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综合性分析研究。我们系统地查阅了已发表的文献,包括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章、报告和论文,并记录了大型哺乳动物的24小时活动模式。我们关注的是哺乳动物,因为它们对空间需求更大,常常使它们有机会与人类接触,并且它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我们找到一些为轻微人类干扰的地区或季节(更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的自然条件)提供数据的例证,相对应地,强烈人类干扰的地区或季节也需要一些例证,例如,研究比较了狩猎季节前后鹿的活动范围,有人类踪迹和人迹罕至地区的灰熊活动以及保护区内外的大象活动情况。
根据远程相机、无线电项圈捕捉到的信息或观察到的影像记录,我们确定了每个物种的夜间活动情况,我们计算出野生动物在日落和日出之间总的活动百分比分布情况。然后,我们量化了动物在轻微人类干扰和强烈人类干扰下的夜间活动差异,以了解动物是如何应对人类干扰而改变它们的活动模式。
总的来说,在我们研究的62个物种中,哺乳动物的夜间活动占人类干扰活动量的1.36倍。例如,一种动物在白天和黑夜之间自然地将活动分开,它的夜间活动量会增加到68%。
虽然我们预期会发现这种趋势,但世界各地调查结果的一致性仍令我们感到惊讶。有83%的调查案例显示,夜间活动频次的增加,主要是对人类干扰作出的相应反映。我们还发现,这种趋势在物种、大陆和栖息地的类型上的表现也是一致的。在津巴布韦热带草原上奔跑的羚羊,在厄瓜多尔热带雨林中出现的貘,在美国西南部沙漠里奔跑的山猫,似乎它们都在尽其所能地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改成了昼伏夜出。
也许最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模式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人类干扰,包括狩猎、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以及道路、居住和农业基础设施等活动。动物对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有强烈的本能反应,不管人们是否真的对它们产生了直接威胁。人们可能会认为,我们的户外休闲活动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对动物产生持久影响。
我们还不了解这种戏剧性的行为转变对个体动物或种群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数百万年来,我们的研究早就发现,许多野生动物已经进化成适应在阳光下活动了。
马来熊在距离人们很近的地方晒太阳
例如,马来熊是典型的昼行性和爱晒太阳的动物,在未受到人类干扰地区,它们在夜间活动的时间不到20%。但在苏门答腊森林地区,它们的夜间活动却增加到了90%,就在那片丛林中,密集的森林科考活动打破了这里原有的宁静环境。
本来适应在白天环境下寻找食物的动物根本无法成功获取食物或躲避捕食者,而它们在黑暗中又难与同伴进行交流,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甚至会影响它们的繁殖能力。
然而,由于哺乳动物的祖先是在恐龙时代的黑暗环境掩护下进化而来的,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活动模式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只要动物能够在夜间满足它们的需求,它们就可以避免在白天与可能对双方都有危险的人直接接触,从而在人类主导的世界中茁壮成长。例如,在尼泊尔,老虎和人在不同的时间在森林里有着相同的足迹,减少了人类和这些大型肉食动物之间的直接冲突。这种研究人员称之为时间划分的方式,可能是人与野生动物在拥挤的地球上共存的机制。
某些物种夜间活动频次的增加,也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改变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播。在美国加州的圣克鲁斯山上,土狼在人类消遣的地区变得越发具有夜行性。通过分析土狼粪便,科学家将这种行为变化与从昼夜捕食到夜间捕食的饮食转变联系起来,以期了解小型哺乳动物群落和其他食肉性动物会产生何种竞争关系,以及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到底如何。
并非所有动物都愿意或有能力在人们的周围展开夜间活动。那些试图完全避免人类干扰的动物,可能最容易受到不断扩大活动范围的人类的影响。
晚上,野猪群聚集在纳米比亚的赞比西地区的水潭里
在受威胁物种的生存地区,管理者可能会考虑将人类活动限制在一天中的特定时段,以便为野生动物留下一缕阳光。可行的是,为了保护那些最脆弱和最敏感的哺乳动物物种,我们需要确保野生动物保护区完全不会受到人类的干扰。
资料来源:
The influence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wildlife nocturnality
To avoid humans, more wildlife now work the night shif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