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汶川地震幸存者,走出76小时被废墟掩埋的黑暗记忆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3-08-30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作者李西闽

编者按:空间新书推荐栏目推介最新上市的好书,本期推荐李西闽的《地震三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品。


十五年,三部书,讲述小说家、地震幸存者李西闽的心路历程。历尽76小时的恐惧与挣扎,15年的彷徨与祈祷,李西闽在《地震三书》里真实呈现灾难现场和创伤现实,真实记录生命内在的柔软与坚韧、脆弱与不屈。


《地震三书》选读


文/李西闽



风景


2008年5月12日,中午,阳光从高远的天空倾泻下来,一扫几天来的阴霾。我5月8日来到九峰山半山腰的鑫海山庄,一连数日,都是阴雨天。尽管是不见天日的阴雨天,我还是陶醉在自然的风光之中,这里离银厂沟风景区只有两公里,山川幽静而灵秀。我此行的目的就是在这里写一部名为《迷雾战舰》的长篇小说。这天对我来说,起初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早上吃了两个小馒头后就开始写作,一直到中午。当阳光在窗外灿烂一片时,我的心受到了刺激,就走出了房间,来到了阳台上。


我住的房间在鑫海山庄C栋的四楼,是最靠近山谷的一栋楼房,离几十米深的山谷也就几米的距离。这个房间的阳台应该是鑫海山庄最好的房间,因为透过窗户的玻璃,可以看到山上的风景,站在阳台上,视角十分独特,不仅可以看到山谷清澈的流水穿过嶙峋的怪石顺流而下,还可以远远地望到九峰山神秘莫测的顶峰,还有那个像是镶嵌在山壁中的古色古香的寺庙。



阳光给风景涂上了一层亮色。也给我的心灵涂上了一层亮色。山谷里有很多蝴蝶在飞舞,像是在召开一场盛大的舞会。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蝴蝶,这种景象让我迷醉,我迫不及待地回到房间,拿出照相机,一口气拍下了好些照片。清新而凉爽的风拂面而来,我觉得这里是人间仙境。


我迷恋自然的风景。那些没有被世俗的浊气污染的风景让我灵魂安宁。多年来,每年我都要去不同的地方,在自然的风中寻找安慰。我一直认为,很多地方你去了后就会爱上它,比如西藏,比如川西,比如新疆……如果可能,我会一生流连在这些地方。


山谷里的蝴蝶越来越多,这些自然的精灵从四面八方聚拢在山谷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罕见的异象,阳光下飞舞的各种各样美丽的蝴蝶,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一个个神秘的故事,我可以听到它们柔弱的翅膀波动的声音,我还可以闻到它们身上残留的野花的香气。


这时,我听到了笑声,清脆的笑声。我的目光朝笑声寻找过去,在楼下的空坪里,站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她是山庄的服务员,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只记得她在我吃饭时和我说过,她原来在山外的城市里打工,因为她的男朋友在这里工作,她就跟过来了。她笑着用甜美的声音对我说:“李老师,你在看风景呀!”她的眼睛笑起来弯弯的,很美,很纯真。此时,她在我眼中,也是风景。我笑着点点头说:“是的,是的!看风景。”她又笑着说:“你要住好长时间哟,等你有时间,可以到银厂沟风景区去看,那里的风景更好。”


我又点了点头:“一定去,一定去!”


我向往着那更美丽的风景,这是我一生的向往。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会永远也看不到银厂沟风景区美丽的风光了,就在两个多小时后,会变成另外一种惨不忍睹的景象。


风自由地穿过山谷,穿过蝴蝶的灵魂。


回到房间,我坐在手提电脑前,没有马上继续写我的小说,而是把我QQ的签名改成了:“风自由地穿过山谷。”那种心情十分诗意和美好,其实我自从住进鑫海山庄,就一直持续着这样的心情。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遇险。


灾难在悄悄临近。


瞬间


下午2时28分,这是个黑暗的、邪恶的、被诅咒的时刻。


那时我正在电脑上兴奋地敲下这样一行文字:“大海平静得可怕,许多灵魂在海的深处安睡……”


突然,传来令人惊心动魄的隆隆巨响。巨响不是从天空中传来的,像是很多列火车从楼底的地下滚过。顷刻间,桌椅开始晃动,墙壁也剧烈地摇动,犹如有一个巨人在拨动着楼房,在和我开玩笑。


我伸手合上电脑,惊惶地站起来,大声说:“这是怎么啦?这是怎么啦?”


没有人回答我,在剧烈的摇晃和隆隆巨响中,我看不清楚窗外的景象,也不清楚山谷中纷飞的蝴蝶是否像我一样发出惊恐的尖叫。



墙上天花板上的水泥块“哗啦”“哗啦”往下掉,砸在我的头上、身上。吊灯也砸了下来,落在玻璃桌面上,整个玻璃桌面一起粉碎,碎片飞溅。我一眼看到对面的立柜,几乎是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我向立柜方向奔出两步,企图躲到立柜的下面。我还没有靠近立柜,就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了出去,摔倒在地上。紧接着我就感觉到楼轰隆隆地坍塌了,许多东西压下来。我的身体侧躺着被压在了废墟里。


一块木板立起来,竖在我的胸前,还有一块木板倒在我胸前竖起的木板上面,这样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我的头就被夹在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上,动弹不得。我的左侧太阳穴旁边被一块铁质的东西顶住,朝上的锋面插进了我左脸的皮肉里,左侧的腰部也感觉有一片锋利的东西插了进去,肋间也横着一条坚硬的东西,后来才知道那是一条钢筋,勒进了皮肉里。


瞬间,我陷入了一个黑暗的世界,脑子里混乱成一片,我想我是在做梦吧,可是我是那么的疼,左边的眼睛被温热的血模糊住了,不停地有血流进眼睛,又流出去。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瞬间改变了什么。也不知道这个瞬间,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变成黯淡的尸体。我的呼吸变得急促。我被埋在了废墟之中,身体在黑暗中沉沦。我在持续不断的山崩地裂的轰响中不知所措。我的思维一刹那间被中断了。


云端里的祖母


那说过要来救我的人此时在哪里,我不得而知。我听不到任何人的声音,只有山谷里河水的咆哮声和滚石的巨响提醒着我还活着。我还是时不时大声地呼救,希望有人能够听见,可是没有人回应我。


时间仿佛被黑暗冻结。


我不知道这个夜晚会有多长,我还能不能等到天亮。有一点,我十分清楚,老板娘他们是绝对不会在这个黑夜里来救我的了。我长长地叹息。为自己叹息。落寞而又无奈。


就在这时,我仿佛听到有人在呼唤我的名字,那么轻,那么柔和……我的心颤抖起来,那是我祖母的声音,我真切地听到了。


她在对我说:“闽儿,你不会有事的,我在保护着你呢!”我突然有流泪的冲动,可我眼睛里流不出泪,只有血在循环。我仿佛看到祖母坐在云端里,双手合十,慈祥地朝我微笑。


祖母过世多年了,我一直觉得她还活着,她只是到世界的另一边去居住了,我在梦中通过一条长长的黑暗的甬道,就可以在甬道的尽头找到她,我发现,甬道的尽头十分明亮,祖母就端坐在云端里,朝我微笑。


祖母的微笑是我内心世界最圣洁的微笑。想起祖母的微笑,我内心就会平静。她的微笑无数次消解了我生存中的困难和心灵的苦难和煎熬。



我祖母是我一生的守护神。我是她带大的,她给了我精神上的依靠。她那年无疾而终。她吃了几十年的素,信了几十年的佛,她死后,老家人都把她当成了菩萨。她在我心中也是个菩萨!听我弟弟讲,那天中午,她自己做完了午饭,还挑了两桶水回家。就坐在大厅里的藤椅上,对我弟弟说:“我要走了,很多菩萨要来接我。”她要我弟弟通知我,可是我那时正在参加部队的演习,根本就通知不到我。


我想起了以前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比如我还在汕头的部队的时候,有一次要到广州出差。头天晚上,我梦见了祖母,她端坐在云端里,微笑地对我说:“闽儿,明天你不要去了,记住奶奶的话,明天一定不要去!”说完,祖母就消失了。我醒过来后,一直在思考祖母的话,我相信冥冥中有种强大的力量在主宰着人的命运。最后,我听从了祖母在梦中和我说的话,第二天一早就去汽车站改签了车票,推迟了一天出差。到了晚上,我在新闻里看到,我本来要乘坐的那辆长途汽车出了事情,车翻到了山沟里,死伤了不少人。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次。现在,我被埋在了废墟里,我想起了祖母王太阳,她还会庇护我吗?我轻轻地说:“奶奶,我知道,你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如果你保护不了我,那也是我命该绝,我终于可以去看你了,和你一起去走过漫长的道路,像我童年时你带我去山上的庙里朝拜一样。”


我的祖母在云端里微笑!


李小坏


迷蒙的光亮。是的,我看到了迷蒙的光亮。这应该是13日的清晨了吧!


此时十分宁静,外面还在下着雨。我听到雨声就更加焦渴,望梅止渴在这个时候一点用处也没有。我的喉头堵着一团黏黏的糊状物质,它让我呼吸困难,我必须把它吐出来,否则我会被它憋死。


我使出吃奶的力气,吐出了那团浓痰,因为用力,我身上的伤口仿佛苏醒,剧烈地疼痛起来,像有人用钢刀在挖着我的伤口,我的左眼上又有冰冷的血漫进去,循环着流出。我的左眼被黏乎乎的东西糊住了,完全看不清楚迷蒙的光亮,糊住我眼睛的东西不像是血,有点像我刚才奋力吐出的浓痰。


那迷蒙的光亮给我传递了一个信息:天很快就要亮了。



这个时候,女儿李小坏明亮的眼睛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往常只要我带她睡觉,她很早就会醒过来,睁着明亮的眼睛看我,还会伸出她肉乎乎温暖的小手摸我的脸。此时她是不是也醒了?她是不是睁大明亮的眼睛在寻找他的爸爸?


就在前两天,《凤凰生活周刊》的编辑郭蔷还向我约了一篇写给女儿的文章,准备发在第六期父亲节的专栏上的。


小坏不知道她的爸爸给她写的这篇文章会不会成为绝笔,我也不知道。我一阵心伤,在这个清晨,我真想抱着她柔软的小身体,闻着她身上散发出来的特殊的奶香……可小坏和她妈妈一样,离我那么遥远,也许我永远也见不着她们了……我想流泪,却怎么也流不下来,外面沙沙落下的雨水,就是我的泪吧,也是天下悲伤人的泪水!


——选自《地震三书》之《幸存者》


内容简介


《地震三书》是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的真实记录。收录了写于汶川5·12地震后两个月的亲历记《幸存者》、纪实文学《救赎》以及震后十年写就的非虚构作品《我们为什么要呼救》。合集是对地震时的经历、震后的心理创伤与疗愈的全面记录。


《幸存者》从第一视角,真实记录了李西闽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埋76个小时的全过程:从初至事发地,到被废墟深埋,经历惊恐、愤怒、委屈,继而是平静中的坚持、等待,以及挣扎求生的本能反应,直至获救。全文细腻再现惊心动魄的人类灾难场景,更以平实质朴的文字展现了人性中的美与善。《幸存者》在《收获》杂志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当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长篇纪实小说《救赎》讲述了在大地震中失去儿子和母亲的何国典,长期陷入难以解脱的痛苦之中,他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上海后,在周围善良的人们的关怀和帮助下,渐渐走出心理阴影,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再现了灾难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感人地书写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之光。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是作者献给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作品,讲述作家李西闽、杂志摄影师苏青和农民杨松树一家震后挣扎求生、战胜身体与心理伤痛的故事。


“总有一些东西应该被照亮。”《地震三书》以第一视角真实呈现了灾难现场和创伤现实,并在每个当事人身体和心理的自救过程中始终指向光明,表达人类在对抗灾难、重建心灵家园时的勇气和恒心,彰显了生命的神圣与尊严,传达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精神。



作者简介


李西闽,作家,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得主,恐怖小说大王。在《收获》《天涯》《作家》《青年作家》《福建文学》等刊物发表大量文学作品。著有“唐镇故事”系列,以及《死亡之书》《狗岁月》《血钞票》《崩溃》等长篇小说三十余部,散文集《肉身》,小说集《孤独旅行家》等。



名家推荐


《幸存者》是关于汶川大地震最真实、最令人难忘的记录。作者是大地震的亲历者,有着长达七十六小时被废墟掩埋的黑暗记忆,他的幸存,对于证明生命和信念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具有独特的标本意义。或许,回忆是痛苦的,但李西闽简约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苛不饰、直白其心的个体经验,同样能够感人肺腑。这是一些用血换来的句子,像针尖一样锋利,也像石头一样质朴,它不仅在提示我们这场灾难有多么的深重,还告诉我们,灾难的背后是一种难以消除的创伤记忆——这种创伤是一种心灵的内伤,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



他说他活在真实之中。这种真实自然包括他所感受到的所有爱、绝望、伤痛、病痛等。之后又写过《救赎》。作为一个作家,对一场灾难能够反复地书写,这首先需要才华,需要勇气,更需要一个强健的内心来直面灾难中的一切。

——《青年作家》副主编、作家卢一萍


如果说《幸存者》展示了地震之烈,那么《我为什么要呼救》则体现了三个人震后挣扎求生、战胜心理与身体伤痛的故事。李西闽在汶川地震被埋76小时,所受的心理创伤和身体创伤是任何人无法体会的。但他终于熬过来了。李西闽不但成为了一个更为沉潜的作家,一个不断出现在各种灾区的救助志愿者,他还成为了一名心理医生,通过写作来实现疗伤和救赎。


——作家蒋蓝


他只是希望传达出一种对死亡的思考,对生命切肤之痛的理解。他仅仅是在现实场景中感悟真实的人性,无奈、痛苦、恐惧、绝望乃至希望、坚强、力量在字里行间跳跃、激荡,谱写着令人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显然,这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对生命敏感的作家的体验,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抗拒存在晦暗的坚韧。

——评论家梁海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李西闽:那次差点死掉的离家出走注定了我这一生的坎坷

李西闽:一个汶川地震幸存者和抑郁症抗争的这些年

李西闽:那次差点死掉的离家出走注定了我这一生的坎坷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一代才女彭小莲,她让不堪的时光染上了诗意

孙毅安:我一生都是个骄傲的人,从不吝啬对自己的表扬

天使的翅膀被谁的贪欲折断?医药反腐路在何方?

知青美女嫁给贫下中农,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方方:追思老朋友曹海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