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杨绛先生最后的馈赠丨拙见观察
杨绛先生去世了,当然有些意外:这几天的传闻看来并非空穴来风——尽管传闻的始作俑者已经道歉。
第一时间,《我们仨》中的一句话浮上心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随处打开的网页,提到杨绛去世的消息,标题也多是这句。这句俗语原来似乎是《金瓶梅》里的,杨绛先生多次引用这句,也许是喜欢它的俗——因为在那个家庭里,雅致的文辞引用太多,反而是通俗的句子耐人咀嚼。但我们用这句俗语作为标题,以为用它可以传达杨绛先生的心意,有可能是错的。
正式的讣告没有发出,我们仅对如下的信息没有疑问:“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但接下来的自称熟悉这个家庭的人的说法,往往是不假思索的。比如有一种说法,认为钱锺书与杨绛与傅雷夫妇不同,前者“宁弯不折”,后者“宁折不弯”。
在此刻来评点杨绛先生的生平是不合适的,我们不妨谈谈她的家庭。
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在中学教科书中,鲁迅先生的笔下,这个女师大校长的形象是不堪的。杨绛在《将饮茶》中讲述了她的故事,她早年的婚姻,她的脾气,她与日本人之间的交往,她最后被日本人杀害的细节。我们至少可以说杨荫榆的性格是宁折不弯的。杨绛的女儿钱瑗在北师大工作,北师大曾和英国合作培养研究生。钱瑗常和英方管事人争执,说他们派来的专家英语水平不合北师大英语研究生的要求。英国大使请她晚宴,向她道歉,同时也请她说说她的计划和要求。
我觉得对于杨绛先生的一生,任何评价都应该像杨绛评价她的三姑母一样,多写细节,少说大话。举出她的长辈与女儿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只是想表明,这个家庭奉行的绝对不是什么“宁弯不折”的处事原则。
正如刘铮在《始有集》中感叹的那样,“或许,我们注定了要以自己理解的那个整体的钱锺书来推测、来判断那些枝枝节节的钱锺书,而矛盾就在于,我们的整体印象恰恰是建立在枝节判断的基础之上的。”“不过,更吊诡的也许是,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根本没有所谓‘钱锺书的真实想法’这么一回事。”
钱锺书、杨绛那种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可能需要我们花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理解。
那些与杨绛先生发生过激烈纠纷的人,也应该如此理解她了吧。她控制钱锺书先生的手稿、书信,也控制手稿内容的传播,又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容安馆札记》里被删去涂改的文字的确让人气闷,但在这个时刻,任何人也都该明白了,《容安馆札记》不就是她保存下来的吗?
她留下的回忆录也为我们理解那一代知识分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自处提供了一个框架。
远行汗漫共乘槎,始识劳生未有涯。 从此翻书拈笔外,料量柴米学当家。
说的是二人留学英国的时候,从完全不会做饭,到后来吃上红烧肉,学会了当家。杨绛在《我们仨》里写的相当坦率:“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阶段。”
任何人也想不到的是,钱锺书从不会划火柴,到最后神奇地成了红茶拼配师:
“我入睡晚,早上还不肯醒。他一人做好早餐,用一只床上用餐的小桌(像一只稍大的饭盘,带短脚)把早餐直端到我的床前。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来享用了。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 “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后来国内买不到印度‘立普登’茶叶了,我们用三种上好的红茶叶掺合在一起做替代:滇红取其香,湖红取其苦,祁红取其色。至今,我家里还留着些没用完的三合红茶叶,我看到还能唤起当年最快乐的日子。”
我们就是读完他们两人的所有作品,但如果不读回忆录,根本不可能想象他们的生活,或者说我们的想象全是错的。他们的生命境界根本无法用我们今天的常识或“知识分子”的定义去蠡测管窥。
撰稿:曾园
- 点击查看往期拙见观察 -
◇ 百鸟朝凤,跪什么跪?
◇ 怎么在三个故事里说香港
◇ 跟着papi酱,我们走入正能量网红的新时代
剧说·解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