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最厉害的英雄,叫做无名 | 拙见活动

2016-09-12 拙见 拙见



拙见说

911,拙见邀请的五位讲者,从五个不同的角度,粤语、新广州人、近代滥觞、公共关怀来阐述广州精神从何而来,又如何坚持。

 

嘉宾马志海讲起自己二十年前刚移居广州的故事,说广州人把很多在外地难以实现的生活方式和待人之道,运用得相当自然深入。他说:到广州来,我个人体验就是,小小的我开始变大,个人价值开始变大。你得到了很多的尊重。尊重是什么呢,尊重不是有多少人点头哈腰地对待你,实际上最好的尊重是平视。

 

这大概是很多广州新移民热爱广州的原因。当我问起什么是广州精神时,有朋友告诉我,这个问题如果去问广州本地人,大概很难问答,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广州的特性就是空气,处处可见,习惯其中,又不那么可见。而像你我这样的外地人一来,一下就被刺激了,我们反过头想想就很好理解,什么是广州精神?大概是其他地区不曾执著,或者还运用得不那么自然,而在此地已经成为常态的特质。

 

用李公明的话说大概是:广州人的精神一方面可以是追求自在,追求自己的一种很舒适、很平等的精神,但同时也要有一点家国情怀,同时也要一点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可能我们才能更加自在、更加平等。


务实,是对这座城市最多的形容,广州人接地气,先天有着一股自发性,他们保护粤语,保护古建筑,保护老街区,都不是为了得名。自发是他们的动力,不可否认,并骄傲地说,市民精神使得广州一直青春焕发。


﹛今日拙词:广州精神﹜




以互联网+思维传承粤文化
0911「拙见+」讲者 劳震宇劳震宇之拙见在网络时代,文化保育应该怎么去做呢?第一,应该要发掘它的文化内涵,粤语文化里有很多精华可以挖掘,这些本土价值是可以推向世界的。其次,我认为一定要借助互联网,当今时代最炽手可热的媒介传播,就如当年李小龙巧妙地利用电影,把功夫文化推出去。第三,是要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让做文化不至于吃不上饭,以保持最初的热忱。第四,我们要尊重多元文化,要有普世价值观,所有的语言、文化,都应该是平等的,世界是因为文化多元而绚丽的。
对于广州人来说,粤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亦象征着广府人的族群认同,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广府文化,所以每个广州人都有责任把粤语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在互联网时代,新的技术和理念更为灵活务实的广州传承粤语文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华大地上流传的各地各族语言文化,无论是粤语还是闽语、川语、藏语,都是多彩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中国只存在一种语言、一种文化,那么中华文化不仅会出现严重的断层,更将失去发展的动力。
如果用几个词描述我心目中广州应该有的精神,应当是自由、包容、理性、务实。 
康梁与广州精神0911「拙见+」讲者 张启祯张启祯之拙见康有为在海外十六年那段模糊的岁月,随着新发现的史料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地被充实、清晰起来,众多迷雾被一点点剥去,众多存疑开始水落石出,一个真切的、人性化的、不愧为伟大爱国者的康有为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念及一些研究学者因史料的缺乏而对康有为曾经有过太多的误读,让人感到很心痛,现在可以客观评价了,又一个时代到了。那些江湖文章就不去评论了。 留学生中领头与大清国参展团交涉的就是康同璧(康有为的女儿),日记中还记载了事后她还设法募集400美元,遣送这些缠足者和吸食鸦片者回国。那时她还只是个23岁的女孩子。此事发生的100年后,据说美国的国家妇女儿童博物馆为了纪念康同璧对妇女解放所作的贡献,为她立了“国际妇女解放先驱”的塑像。 一位被通缉的流亡之人,却像时任外交官一样,在外国总统面前,侃侃而谈、据理力争,为了百姓的利益和国家的主权,一步都不肯退让。弱国无外交,康有为却在这种情况下发动了全民抵制美货,并为国家和民族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作了弱国政府做不到的事。 康有为的身上是如何体现广州精神的?我想是不是可以归纳成三点:首先是“得风气之先”;其次是“包容心态”;再次是“敢为天下先”。 胡适之的得意门生唐德刚说:“(康有为)数度自广州乘洋轮北上,去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时,途径香港、上海、天津……,他的这种体会和经验,实在和孙中山早年乘海轮的观感完全相同。他们二人因此也都成为清末提倡西学的先驱,这种不寻常的文化经验,我们内地的士大夫就望尘莫及了。”
我眼中的广州精神0911「拙见+」讲者 马志海马志海之拙见到广州来,我个人体验就是,小小的我开始变大,个人价值开始变大。你得到了很多的尊重。尊重是什么呢,尊重不是有多少人点头哈腰地对待你,实际上最好的尊重是平视。 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苦苦打拼,实际上还是摆脱不了人是动物的事实。看动物世界就知道,一只雄性动物最成功的就是,种群里所有雌性都属于它。于是它要变得非常强壮,非常有力,占有绝对资源,实现“动物生”的价值。这样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的状态就很好理解了。广州人给我一个很舒服的感觉,就是你有你的存在,你有你的做法。 其实什么是广州精神呢?第一,不是一定要执着于粤语,粤语本来就吸纳了很多外来语,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继续吸收外来语。第二,广州所有的“威水”史,实际都是潮头浪尖,都是当时的最时髦,所以传承广州文化,不是到故纸堆里找纸片,而是继续创造时尚,时尚时尚最时尚。 你如果想传承文化,就得 “潮”下去,时髦下去,强悍下去,你不侵略别人,你就是死,一个文化一定要有侵略性。
广州人精神的形成过程0911「拙见+」讲者 梁基永梁基永之拙见一个城市的精神,我想只能概括为共性,而一个城市的共性,其实是不会一成不变的。 我最讨厌别人说西关是老城区,西关就是清代的珠江新城好不好? 可想而知,早在梁朝的时候,广州就已经是一个对外通商城市,而且在中国里是极少数的,甚至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一个对外的通商城市。 真正成就广州的地位是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 地图上写着,CANTON,THE GREAT CITY OF CHINA,伟大的城市。这是伦敦人的观感,他们认为广州是中国的一个伟大的城市。 在明代和清代的时候,广州的地位就好像今天的纽约+东京+伦敦这三个城市一样,这样说好像很夸张,但事实上因为当时的欧洲如果能够和中国做上生意,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每一个国家可以和美国做生意那样,是一个概念的。 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要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做生意只能来广州,所以就造就了现在广州的家底。
广州精神中的公共关怀与道德勇气0911「拙见+」讲者 李公明李公明之拙见20世纪的下半叶,我们中国有很大的变化,整个社会高度模式化、高度统一,东西南北中,工农兵学商,七亿人一个大脑。在这个时候,其实很多广州人是最早清醒过来的。 我们发觉,广州人所谓的“敢为天下先”其实有很多事情是有很具体的历史情形,有很多个人的悲欢离合,有很多家庭故事。 在文革的后期,整个中国的社会开始有一种潜在的文革反思的时候,我们广州市在1974年出现了一张大字报。这就是文革后期,中国最有价值的对于文革反思的思潮的第一波。 到了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的“南方”现象,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传媒现象。比如孙志刚事件的报道,最终促使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诸位,这才是真正的广州精神所产生的对于全国的政治文明的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在广州精神概念的背后,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在台上、在聚光灯下发表演讲,或者在重要会议里侃侃而谈的人。真正重要的是广州草民的阶层,当我们想起这么多年来在广州市无论是历史建筑、白云山和粤语的保卫,我们都想起很多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 广州人的精神一方面可以是追求自在,追求自己的一种很舒适、很平等的精神,但同时也要有一点家国情怀,同时也要一点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可能我们才能更加自在、更加平等。




0911「拙见+」合作伙伴



 往期活动 


思想不能量化,却该被深深祝福 | 2016拙见年度盛典

悲伤来自不确定的欲望,而欢愉也是 | 拙见活动

启程,遇见你的伊萨卡 | 拙见活动

八个人,八道光线 | 拙见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